外国文学史上册笔记(评外国文学史话)

外国文学史上册笔记(评外国文学史话)(1)

文/马家骏

我面前摆着两本非常类似的书:一本是1989年6月陕西未来出版社出版的西北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编著的《外国文学史话》(以下简称《史话》),它长达55万字,由163篇文章;一本是1989年7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编著的、长达37万字的《外国文学史话百题》(以下简称《百题》)。前一本是书是本文评论的对象,后一本书是作比较书评的参照系。毫无疑问,《百题》的长处应是《史话》的不足,而它欠缺的倒是《史话》的优点。

从《百篇》来看《史话》的不足,是尽管《史话》包纳了90多作家的100多部作品,依然缺漏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专题,仅近代欧洲文学就缺少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华兹华斯、布朗宁夫妇、欧·亨利、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哈代、王尔德、海涅、安徒生、易卜生、裴多菲、莱蒙托夫等人及其代表名著。《百篇》可以列专题的话,163篇似也可拨些篇幅,尤其是给青少年读的,更不可忘却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与克雷洛夫的寓言之类,当然,《史话》是分类编写的,它有大量的亚非文学的作家作品的专题,不似《百篇》只讲少数的如《圣经》、《一千零一夜》、《源氏物语》几部,而是告诉了读者以更多的东方文学的知识。这是很可贵的。

《史话》很突出的是加入许多关于一个时代、一种思潮的文学概述如“全面繁荣的东方中古文学”、“古罗马文学史略”、“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类文章。这就不是零散的一百个作家的集合,而是勾勒了文学发展的历史,给人以整体面貌,这才是真正的“史”话。

《史话》前言说,它注意“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以史为线,选材另辟视点,加强趣味性……”,这是好的,一般说来,也都做到了这点。“史话”不同于“史”,在于它应是活泼的文字,新颖的知识,而非扳面孔的说教。写给青少年的“史话”不同于大学的教材,《史话》表现了它应有的特色。

欧美各国的中学生,不仅有本国语文课程,都还有外国文学史与名著选读的课程。如苏联中学,有《欧洲文学》课,系统了解荷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在《英文》等外语课中,高年级学生要通过外语去系统学该语种的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相对而言,我国中学生对外国文学史、对世界文豪与世界文学名著的了解不多,这会影响青少年的文化素质。现在的补充办法,是加强课外阅读,而西北大学这本《外国文学史话》将是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史话》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外国文学的知识,它给予的更多:从文学的概述中,青少年会体会到历史唯物主义地认识文学发展的方法,启迪他们的思维。从塔哈这样的由盲童到文豪的作家的经历,从许多作家的奋斗精神,青少年会学到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史话》是引导小读者们积极向上的有益指南。

《史话》的文字生动,装帧印刷精美,还有不少插图,青少年读来是会饶有兴趣的。

(刊于1991年2月4日《西安晚报》)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