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

导读:《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作为一个让人记忆尤深的神话人物,她的身上存在着很多独特之处,携带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色彩,从而使之与其他妖怪产生了本质性的区别,拥有了一种极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甚至可以说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深度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无奈人生。

其实品读名著最好的方式,并不是拘泥于其中的情节,而是走进书中那些人物的内心,去感受作者想要体现的真正含义。尤其是那些形象比较鲜明的人物,总是承载着与众不同的寓意,可以让人通过书中的刻画与描写,看到其背后的现实世界,产生一些极其深刻的真实感悟。

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1)

这样的方式对于《西游记》这一部古典名著也同样适用,特别是在铁扇公主的身上,可以给人另外一种更加真实的感受。她在书中的身份虽然是一个妖怪,可是却具有着和人类一样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她的一系列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一些古代女子的真实境遇,以及她们面对人生的态度和内心深处的情怀。

在她的人生当中,与古时候的那些女子有着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这些都在《西游记》的情节当中一一体现了出来,并且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譬如被牛魔王冷落时的孤独处境,红孩儿被观音带走之后的复杂心情,以及他们夫妻二人被各路天神围困时的凄凉场面,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无形中让人感受到了一个五味杂陈的内心世界。

铁扇公主的真实处境,反映了古代女子的共同命运

据原著中所言,铁扇公主住在离火焰山一千四百五六十里之外的翠云山芭蕉洞内,由于她手上有一把能可以灭火的芭蕉扇,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供奉。就像书中那位老者对孙悟空说的那样:

“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那么这样看来,她的日子过得应该还算不错,而且也没有像其他妖怪那样危害人间,反到还被人们尊称为“铁扇仙”。可这样的情况,终究只是一个比较美好的表面现象,无法代表她的真实处境。

对于一个人来说,安身立命只是基本因素,人生是否完美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外在条件,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感受。那么对铁扇公主精神世界影响最大的人,无疑就是她的丈夫——牛魔王。

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2)

可是当孙悟空去借芭蕉扇的时候,对方却并不在场。因为此时的牛魔王已经去了一个叫做积雷山的地方,并且还娶了玉面狐狸做自己的小妾,过起了逍遥快活的日子。当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的时候,他已经在积雷山住了两年之久,在此期间虽然曾派人给铁扇公主送去了不少财物,可是自己却一次都没有回去过。

这个时候的铁扇公主,俨然就像是被打入了冷宫一样,尽管牛魔王并没有彻底抛弃她,但是对方的心思明显已经不在自己身上。如此情形正如纳兰性德在《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中所写: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铁扇公主的身上,也是古时候许多女子都曾经历过的命运。尤其是在那个无法做到男女之间平等相待的时代,这种事情更是时有发生。在那一段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女子都只能像她这样无能为力,只能被迫接受现实。

尽管她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凡人,可是却依旧没能摆脱类似的命运,通过这种强烈的落差,也就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古代那些女子们的无奈人生。古人常言:“易求无价宝,难觅有情郎。”结合《西游记》中的情形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就更加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一种由时代背景而造就的不公平现象。

也正因如此,旧时代的那些“三从四德”之类的错误思想,才会逐渐被人们摒弃,从而衍生出一种更加正确与公平的思想认知。然而这些内容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铁扇公主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上,还携带更为广泛的寓意。

铁扇公主对待红孩儿之事的态度,体现了古代女子的依附性

《西游记》中的三调芭蕉扇一难,之所以会经历这么多波折,就是因为当初的红孩儿之事,让孙悟空与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之间产生了难以化解的恩怨。红孩儿的遭遇,对于铁扇公主来说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同时也非常形象的体现出了那种愤怒而又无奈的内心。

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3)

比如孙悟空第一次来解芭蕉扇的时候,对方就做出了一种十分激烈的反应。详情见《西游记》原著第59回: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

至于她愤怒的原因,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说法,就是由于观音菩萨为了帮助唐僧师徒渡过难关,从而带走了她的亲生儿子。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铁扇公主作为对方的亲生母亲,又怎么可能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

对于古时候的女子来说,丈夫和儿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如《仪礼·丧服·子夏传》有言:“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样的观念虽然已经不被现代人所认可,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却是一种比较主流的思想。

也正因如此,铁扇公主才会对孙悟空怀有如此之深的敌意。在她看来红孩儿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等于在某些程度上,让自己失去了生命中的一部分。譬如当时她曾这样说道:

“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正是由于那种局限性的思维,让她产生了一种古代大多数女子都曾拥有过的心态,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无论对丈夫还是对儿子都是这样的态度,将其作为人生的主要支柱,而自己则只是一个依附者,这种感觉在铁扇公主的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4)

尽管她是一个有法力有神通的“妖仙”,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不用依靠任何人生存。可是她所展现出来的心态,却并没有让人看到独立和自主性的一面,反而和古代的普通女子一样,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牛魔王和红孩儿的身上。

牛魔王被各路天神围困之时,铁扇公主的行为暴露了她人生中的无奈

这场关于芭蕉扇的斗争发展到最终阶段的时候,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的身上,远在积雷山的牛魔王也被牵扯了进来。为了帮助唐僧师徒成功借到芭蕉扇,包括李靖和哪吒在内的各路天神,以及佛教的金刚等等,都参与到了围剿牛魔王的战斗当中。

面对这样的情形,牛魔王早已无力回天,最终被哪吒三太子彻底降服。之后铁扇公主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主动把扇子交了出来。可是在这一举动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绪。

对于牛魔王之前所做出的种种行为,如果说她的心里没有半点怨恨,那恐怕是不可能的,毕竟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女子,面对曾经冷落过自己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看法,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表现。

不过铁扇公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依然愿意放下那些恩怨,拿芭蕉扇来换对方的性命。原因就在于牛魔王是她的丈夫,在她的人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句“一日夫妻百日恩”能够解释清楚的。

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5)

看似宽容的行为,其实暗含着深深的无奈,细数古时候的那些女子,又有多少人都是在迫于无奈的容忍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她们对于这样的现实和命运,也曾发出过感慨和叹息,比如宋朝的著名才女唐婉,就写过这样一句凄婉的宋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可见《西游记》中的这段故事,其实并不只是一场神魔鬼怪的厮杀与较量,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古时候的那些女子们,在那种大时代背景之下所拥有的无奈人生。其中每一处细节,都能够从侧面体现出现实中的情形,影射出当时的社会形态。

充满希望的伏笔

在这个故事结尾的时候,其实还暗藏着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铁扇公主的结局。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罗刹接了扇子。念个咒语,捏做个杏叶儿,噙在口里,拜谢了众圣,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

这种结尾的方式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伏笔,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寄托。铁扇公主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原来的轨迹,真正掌控了命运的走向,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西游记铁扇公主人物特点(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6)

虽然这个结局是《西游记》书中的虚构情节,但是却让人感受到了真实的期望和祝福。在当时的思想约束之下,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存形态,然而书中这种思维的出现,就等于在人们的思想方面打开了一个缺口,树立起了一个新的目标。

这是一种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进展,引领了精神上的潮流,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引导着人们勇于向命运发起挑战,去摆脱充满无奈的人生。

结语

透过《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一系列经历,深度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无奈人生。那些爱恨交织的恩怨情仇,以及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鲜明的人物形象。可是在这个人物的背后,却又包含着许多现实中存在的情形,透露着极其深刻的寓意。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真实历史的相互结合。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暗藏着古人的生活形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那些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说《西游记》这类古典名著的存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通往古代的大门,可以让处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们,进行精神层次的深度交流。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