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为什么比立春热(立秋将至俗语早立秋凉飕飕)

#记录乡村之美#导读:立秋将至,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后,天气还热吗?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是8月3号,离立秋不到5天了,立秋是我国廿四节气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运动到黄径135度时进入立秋,于每年的公历8月7-9号交节,今年立秋在8月7号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节点,但在二十四节气中,立秋并不代表酷热的三伏天伏就此结束,何况今年立秋还没出中伏,人常说“热在中伏,冷在三九”,所以今年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可能还要热一阵子。

立秋为什么比立春热(立秋将至俗语早立秋凉飕飕)(1)

在古代农耕时代,祖宗们为了更好的撑握立秋后的天气变化,他们又把立秋分为三候,即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其意思是说:刚立秋后,虽然天气还比较热,但刮起风来不像夏天的热风,已明显有凉飕飕的感觉,陏后早晨地面上会逐渐产生雾气,接着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起来。

再者,在古代,人们又觉察到每年立秋的早晚,也会影响到陏后天气的凉热变化和庄稼的收成好坏,所以,在民间千古流传着许多关于预卜天气凉热的农村俗语,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其语意呢?

立秋为什么比立春热(立秋将至俗语早立秋凉飕飕)(2)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为:如果遇上早立秋的年份,那么立秋后的一段时间,盛夏的余热会很快消退,民间常说的"秋老虎"比较温和也不会发威,天气会比较凉爽。如果遇到晚立秋年份的话,那么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仍然比较炎热,24个"秋老虎"会接连发威,盛夏的余热短时间内也难以消退,再加上秋天的"燥热",更让人酷热难熬,就连平时非常耐热的耕牛,也招架不住这秋后"燥热"的天气,而发生热死的现象。

这句俗语意告诫后人,如果遇到早立秋,立秋后天气会比较凉爽,让人舒服点,如果碰到晚立秋的话,秋后天气仍然比较炎热,预示人们还得继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以防中暑现象的发生。

立秋为什么比立春热(立秋将至俗语早立秋凉飕飕)(3)

那么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立秋后还热吗?

在民间至今流传的两种划分"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方法。

A,按立秋的具体月份来划分

在民间,人们把在农历六月份立秋的年份,确定为"早立秋",把立秋在农历七月份交节的年份确定为"晚立秋"

B,按立秋的具体时间来划分

在民间,人们把立秋在中午12点以前交节的年份确定为"早立秋",把中午12点以后立秋的年份确定为"晚立秋"。

今年立秋在农历六月廿九日下午14时53分48秒交节,按立秋的月份划分可确定为"早立秋",按立秋的时间划分可确定为"晚立秋",那么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

今年确定为"晚立秋"比较妥,因为按月份已到六月底廿九日,相对比较晚和七月初一日时差不到10小时,按立秋的具体时间,因为今年立秋在六月廿九日下午14时53分48秒交节,所以今年可确定为"晚立秋"。

立秋为什么比立春热(立秋将至俗语早立秋凉飕飕)(4)

小结:按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语意可知,今年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仍然比较炎热,"秋老虎"会发威,酷热难熬的日子还会持续,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变化差异大,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俗语,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时效性,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以免造成误导,这是我们学习我国古代民间俗语文化应值得注意的一点。

结束语:欢迎大家在线上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和浅析我国古代民间传统俗语文化,让其世代相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