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熊猫血救助中心(秋日暖意急寻熊猫血)

位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血站,这两天格外繁忙。传遍全网的急寻RH阴性O型血的消息,让不少热心市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体检、撸袖献血又匆匆离去。急诊楼内的烧创伤监护室外,伤者陈女士的丈夫仲先生一直守候着,见到护工从监护室出来,他焦急地上前询问妻子情况。

西安熊猫血救助中心(秋日暖意急寻熊猫血)(1)

图说:伤者在长海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11月9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的宁静。妻子生产时备血的经历让仲先生一下子慌了手脚:她是RH阴性O型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熊猫血”,每千人中只有三人是这个血型。

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在长海医院输血科响起。“该血型在医院血库还有3个单位的悬浮红细胞,立刻给患者用上。”输血科副主任医师顾海慧分秒必争。同一时间,求援信发向了上海市血液中心。9日上午,1单位“救命血”送到了医院。在血站志愿者群里,急需RH阴性O型血的消息也传开了,1800毫升鲜血很快采集到位,等待检验。

经验丰富的顾海慧和战友们意识到,自己能做的不仅是等待。“经过紧急讨论研究,我们制定了配合型输血的预案。”所谓“配合型输血”,即医院准备了RH阳性O型血,在挽救生命的必要情况下,给伤者输入。“RH血型含五种抗原,C、c、D、E和e。是否有D抗原决定其为阳性或阴性,大部分RH血型都含有D抗原。”顾海慧解释,“经过检测,伤者抗体是阴性,首次输入阳性血不会有溶血反应。”

爱心从全城汇拢而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供了两个单位的悬浮红细胞,各医疗机构又协调了5个单位的“熊猫血”驰援。院内,一条为挽救伤者生命的“绿色通道”也开辟了出来——从采血、检测到用血,常规流程需要走上48个小时;这一次,白衣天使在确保安全、准确的前提下,生生压缩到了6个小时。“9日上午采集的‘熊猫血’,经过严格筛选,1000毫升符合要求,并快速给这位年轻的患者输注。”顾海慧告诉记者。

监护室内的妻子仍在“鬼门关”徘徊,更大量的用血需求摆在了眼前。“我只想救我太太的命。”守候在烧创伤监护室外的仲先生眼里流露着诚恳。他和家人想到了通过媒体求助的方式,很快,求助信在朋友圈、抖音、微博上流传开。

“一般来说,稀有血型的产妇会做备血,但需要较长时间。像车祸这样突发情况,能募集到这么多‘熊猫血’,不仅是伤者家属,我们医务人员也被感动了。”输血科主管护师朱燕霞动情地说。她被安排负责接待爱心市民,也见证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有人在出租车上听到了求助的广播,让司机立马掉头赶来医院;有人出门匆忙忘带身份证,自费叫“闪送”送到输血科;还有志愿者从朋友圈看到消息,从浙江乘高铁一路飞驰而来。“有一对母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妈妈知道自己是RH阴性O型血,但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就把孩子也一块儿带来了。”朱燕霞回忆,“还有周边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学生,甚至有外国爱心人士都来了。”

今天下午2时,在长海医院的血站内,记者见到了两位闻讯赶来的热心市民。赵先生是“新上海人”,从事物业工作,来到这座城市三四年了,年年都会撸起袖子献血。“第一次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也是缘于献血。当时怎么也不相信,还特意去检查了一遍。”赵先生11时许看到消息,请了假从普陀区赶过来。“我体质好,献血就没有不成功的时候。”他大大咧咧地说。他的脑海里也浮现过,自己若有需要输血的那一天,也会有爱心人站出来。“这也是我来到这儿的原因之一。”

西安熊猫血救助中心(秋日暖意急寻熊猫血)(2)

图说:市民赵先生正在献血

另一位献血者小李是个年轻的姑娘,昨天下午在微博上看到了消息,今天请假赶来献血。“这是我来上海后第一次献血,还是有些紧张的,出了一身汗。”她边收拾东西边笑着对记者说。“等会儿还要回单位接着上班呢!”一旁,站着伤者的妹妹,嘴里不住道谢。

西安熊猫血救助中心(秋日暖意急寻熊猫血)(3)

图说:献血者小李

据统计,已经有50多位热心志愿者参与到这场献血的爱心接力中,近6000ml的血液已经输注到患者体内。输血科一位医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10日前来献血的热心市民拿着献血证的合影,图中央一名男子手里拿着好几本。“这是伤者家属,有些市民献完血后匆匆离去,他把这些献血证都收藏了起来。”

在监护室外,烧伤外科主治医生范晓明介绍,10日下午,患者已经接受了第一次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暂未出现脏器外伤性改变,但后腹膜出现损伤致渗血渗出,予止血后迅速结束手术操作。”范医生说,“病人病情逐渐稳定,但后期还有几关要过。”记者从院方获悉,目前患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接下来,患者将继续接受输血、补液、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支持等多项治疗措施,医院还将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发挥部队医院战创伤急救中心学科团队的优势,对伤者展开系统性的治疗。

“我也希望通过媒体辟谣,我的爱人不是网上流传的复旦大学的学生。我们不能借学生身份炒作。”仲先生说,“感谢所有人,目前备血已不紧张了,不希望过多影响医院正常秩序。”长海医院一名医生也表示,每两次献血间隔需要6个月,而成分血保存时间为35天,全血保存时间是21天。目前来看,伤者前期用血基本可以保证。如果之后手术有用血需求,希望还有爱心人士能站出来。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