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

随着电车汽车的兴起,汽车网联智能化,科技化和人机交互也逐步兴起。从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使用了第一块中控大屏之后,汽车厂商纷纷开启了大屏中控屏的比拼。下边跟随“汽车肿动员”一起看看近几年的中控屏发展趋势吧!

  • 趋势1:大屏及多屏化,且配备高端座舱芯片

a.从过去的2-3英寸发展为10-14英寸甚至更大,大屏渐成主流。大屏之后还出现了双联屏,双联屏设计最早在上奔驰S级上;除了双联屏与三联屏,高端车型提升了交互屏幕的数量,腾势 D9 采用了 7 屏互联(包括15.6英寸中控,10.25英寸液晶仪表,HUD,中排12.8英寸头枕屏X2,中排座椅扶手屏X2),第三代荣威 eRX5 采用了 27英寸 4K 长联屏交互的形式。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1)

奔驰S级双联屏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2)

理想one三联屏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3)

腾势D9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4)

荣威eRX5

b.同时高端芯片为座舱体验保驾护航,飞凡 R7、哪吒 S、小鹏 G9、腾势 D9 均搭载高通骁龙 8155 智能座舱芯片。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5)

屏幕数量及座舱芯片情况

  • 趋势2:高清化

车载屏幕显示技术主要有TFT-LCD,OLED,Mini LED 和 Micro LED,目前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最普遍的产业化方案,但在智能座舱上应用性能有局限,主要限制在:能耗较高、适用温度范围较小、对比度、亮度等较低。Micro LED(微米发光二极管)可能成为替代的技术路线。优势:清晰度、色彩饱和度更高,满足影视、游戏、娱乐等功能要求;能适用于 AR、VR 显示;更亮、更稳定、更节能。

  • 趋势3:交互多模态化

目前中控屏的主要交互模式是触屏模式,但触摸交互会妨碍驾驶安全;近两年应用较多的为语音交互,目前小鹏汽车发展较好。多模态中的“模态”即指“感官”,多模态交互即综合运用手势、触控、语音、眼神等支配中控屏的各个功能。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6)

小鹏汽车:语音助手小P,具备全场景语音功能,支持30秒连续对话、双音区锁定。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7)

小鹏全场景语音

奔驰:投影大灯将警告标识、标记辅助等与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信息投射在前方道路上

中控大屏发展方向(智能座舱-中控屏发展趋势)(8)

奔驰投影大灯

结语:以上为中控屏发展粗浅的总结,如感兴趣,请留言讨论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