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

近期有些蒜农私信说,自家大蒜播种后,出现了出苗慢、出苗不齐的问题,而且也有蒜农说自己种的大蒜长势弱、产量低、品种差,但不知问题出在哪。

下面就针对大蒜种植管理上,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以帮助大家种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大蒜。(文章内容比较多,文字比较长)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1)

一、大蒜的最佳播种时间

我国大蒜的种植分春播和秋播两种,但因为秋播大蒜生育期比较长、养分积累比较充分,一般秋播产量比春播产量要高。北方由于冬季温度低,幼苗容易发生冻害,最好采用大棚育苗、早春播种的方式,而南方冬季温度相对暖和,秋播幼苗能够露地越冬,一般采用秋播的方式。

在最佳播种时间上,秋播大蒜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时(白露末到秋分前后),当温度达到15度左右时即可种植。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2)

大蒜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后期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①播种过早,不利于大蒜破除休眠期顺利出苗,容易出现出苗慢、出苗不齐的情况,另外过早播种的大蒜出苗后温度高比较高,在冬前容易发生幼苗旺长过度消耗植株养分的现象,会大幅降低大蒜抗寒越冬的能力,进而越冬冻害死棵;另外,过早播种的大蒜在还容易在春季发生春化二次生长现象,容易使大蒜形成复瓣蒜,会降低大蒜的品质,后期还容易发生大蒜植株提前枯黄早衰的现象,如果管理不及时势必会造成产量上的降低。正常来说,大蒜幼苗在冬前长到5-6片叶时,最有利于防寒越冬。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3)

②播种过晚,会导致大蒜个头小、产量低、品质差。因为大蒜自然生长成熟所需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过晚播种会缩短大蒜的生育周期,导致植株茎、叶生长期变短,蒜头膨大成熟所需的养分积累较少、成熟期也会推迟,如果按照正常收获期进行采收,蒜头就会因为发育不充分而出现蒜头小、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秋播大蒜比春播大蒜产量高的原因所在——春播大蒜生长期短、养分积累少、蒜头膨大发育不充分,秋播大蒜生育期长、养分积累多、蒜头膨大发育充分。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4)

二、大蒜的播种地选择

大蒜是无主根、弦须根、根毛较少的浅根系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5公分的表层土壤中,水肥吸收能力和抗旱能力比较弱,同时大蒜生育期比较长,需肥量较大,所以要想实现大蒜的高产和优产,种植地应当选择那些土壤疏松透气、表土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此外,大蒜不适合长期重茬种植,也不适合在前茬作为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上种植,否则会发生长势弱、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同时各类病虫害也会逐年加重,十分不利于大蒜的高产增收,最好能进行轮茬种植。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5)

三、大蒜的选种、种子处理与出苗不齐问题

很多农户经常反应的大蒜出苗不齐、出苗慢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由蒜种选择与播种前蒜种管理不当造成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下相关知识要点:

1、蒜种的选择

优质的蒜种是实现大蒜优产高产的基础。在选蒜种时,应当优先选择那些蒜头大(5公分以上)、蒜瓣肥硬(每百瓣蒜重1斤)、表皮色泽鲜亮且无伤无病的优质大蒜做种。对于选留作蒜种的大蒜,应当才在采收辫好后,选择晴天及时晾晒2-4天,以使大蒜的叶鞘、鳞片尽快尽快的脱水干燥,使蒜头更快的进入休眠,然后放入通风的室内进行储藏,以防蒜种发生霉烂现象。

此外,因为蒜皮对大蒜吸水和新根生长有不利影响,在选种时最好去除,这样更有利有大蒜播种后的萌芽、发根,出苗效果会更好。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6)

2、播种前蒜种处理

大蒜在播种前5-7天时,应当提前从储藏室内取出在晴天晾晒2-3天。为减少大蒜病害的发生,还应当在播种前用500倍的多菌灵容易浸泡12小时进行拌种消毒处理或者用3000倍天达恶霉灵浸种半小时,捞出晾干后再进行播种;也可以在播种前10-15天时,把蒜种用水浸泡4-6个小时后,装入袋后放在阴凉处,等到蒜瓣发根后进行播种。

四、大蒜播种的密度和深度

大蒜播种分沟播和穴播两种方式。俗话说:深载葱、浅载蒜。大蒜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公分左右,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对正常出苗造成不利影响:

播种过深,会导致大蒜出苗慢、假茎长,容易出现植株旺长、蒜头膨大难;

播种过浅,又容易造成大蒜出苗发生“跳瓣”现象,导致幼苗根系缺水、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越冬受冻死棵现象。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7)

在播种密度上,早熟品种和个头较小的品种可以适当密植,中晚熟品种和个头较大的品种应当适当稀植。一般每亩播种量以4万到5万株为佳,具体要看地力、墒情和品种决定,片面追求密植的做法不可取,不仅起不到增产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后期减产。

五、大蒜的水肥管理

1、大蒜施肥管理

大蒜生长期比较长,需肥量也比较大,除了施足基肥以外(基肥以生物菌肥或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整个生育期一般需要3-4次的追肥,依次是催苗肥(出齐苗后追施,可用人粪尿淋施)、盛长肥(播种后2-3个月后重施,施肥腐熟有机肥 氯化钾或硫酸钾为主)、促薹肥(此时蒜薹生长和蒜头膨大同时进行,应当重施速效氮肥和钾肥)、膨大肥(为保证蒜头迅速膨大,也应当追施速效氮肥和钾肥,以保证养分充足)。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8)

此外,适量增施磷钾肥,能够提高蒜薹的产量、增加大蒜的个头,同时还能预防蒜头开裂问题,具有非常好的施肥投入回报。

2、大蒜浇水管理

在浇水管理上,大蒜齐苗后可以浇1次小水,幼苗前期要注意控水和排湿,幼苗从越冬前到退母期,如果土壤干旱缺水,应当注意及时浇水,以促进叶片生长、假茎增粗,在大蒜在抽薹期需水量比较大,可以在追促薹肥后及时进行浇水,到收薹前2-3天停止浇水,当大蒜进入蒜头膨大期后,应当在蒜薹收获后立即进行浇水,一直到大蒜收获前一周停水,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蒜头膨大和蒜重的增加,可以提高后期产量。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9)

六、大蒜播种后出苗慢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1、播种后覆土厚度要适宜:大蒜播种后覆土厚度,一般以2-3公分左右为宜,覆土过厚会造成大蒜出苗受抑制,容易出现出苗慢的问题。

2、破膜放苗要及时:很多地方的大蒜都采用覆膜种植的方式,在地膜选择上选择高质量的产品,这样便于绝大部分的幼苗都能顺利破膜出土。对于那些不能自行破膜出苗的蒜苗,应当及时用竹签、小刀、小棍儿等物进行人工破膜放苗,如果放苗不及时,容易发生高温灼烧幼苗的现象。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10)

3、预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大水浇灌、持续降水后,土壤表土容易发生板结硬化问题,会造成幼弱的蒜苗不能及时破土出苗。所以,在大蒜播种后,一方面浇水要顺沟小水浇灌,另一方面在大雨或者持续降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这样可以很好地预防土壤板结,给大蒜幼苗出土提供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

4、严格注意前作物除草剂使用:大蒜是一种对除草剂比较敏感的作物,前茬作物在使用除草剂时,如果药物用量过大、残留时间长,都会影响大蒜的顺利出苗。所以,前茬作物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避免使用药效残留时间长的除草剂,并控制好所用除草剂的种类和用量,同时还要注意各类除草剂交替使用。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11)

七、大蒜播种后幼苗发黄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造成大蒜幼苗发黄的原因主要有重茬、缺素或肥害、药害、病虫害危害以及高温或低温影响几个方面。

1、长期重茬种植

大蒜连年重茬种植(同一块地连种3年及以上),是导致幼苗黄叶干尖、病虫害频发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大蒜长势弱、产量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对于大蒜重茬种植地,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与非蒜类作物进行合理性的轮茬种植。

2、大蒜缺素或肥害

一方面,土壤中氮、钾、镁、钙元素不足,都会引起大蒜幼苗缺素黄苗,另一方面如果施肥量过大,大蒜发生肥害也会出现黄苗。在大蒜施肥管理上,以前曾多次详细介绍过相关施肥方法,再次不做具体介绍,如有需要可以进我主页翻看历史文章。在此只重点强调三点:①一定要重视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使用;②重视大蒜各个生育期中微量元素肥的叶面补充;③有条件的蒜农最好采取科学性的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大蒜种植及留种管理技术:掌握这些种植管理细节(12)

3、大蒜发生药害

药害主要是由除草剂或病虫害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比如说选药种类不当、用药浓度过大、用药时机不当等,大家只要注意平时用药时稍加注意,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方法、用量浓度,一般都可避免。关于科学使用农药的文章,以前我也多次写文介绍过,有需要可以翻看历史文章。

4、病虫害危害

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地蛆、疫病、叶枯病、软腐病的防治。在地蛆防治上,一方面要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免把地蛆虫卵带入土壤中,另一方面可以用毒死蜱、噻虫嗪等药物进行灌根防治;在以上大蒜病害防治上,可以用辛菌胺、噻嗪酮、叶枯唑等药物进行及时防治。

另外,如果田间杂草控制不当,也容易发生杂草与大蒜争夺养分的状况,导致大蒜因为营养不良出现黄叶,平时应当注意及时中耕除草或者喷施除草剂除草。

点击上方“关注” 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