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七大要点(饮食要注意五点)

《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慢性病好发的时节,此时在饮食要稍做调整,主要应注意以下五点。

清明养生七大要点(饮食要注意五点)(1)

1.清淡饮食,少食发物

清明是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高发的时节,吃发物会诱发这些疾病。羊肉、狗肉等食物属于发物,要适当少吃,可食用粳米、芝麻、淮山等清淡食物。发物,即中医所说的动风生痰、发毒助火的东西,很容易引发慢性疾病,所以要远离。

2.明目清肝,饮菊花茶

清明时节,天气转暖,阳气升发,是养肝的好时候,养生学有“春与肝相应”的说法。此时,可饮用菊花茶以明目清肝,同时能起到疏通经脉、养肝利胆的作用,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春天。

3.补充维生素,多吃蔬菜

经过了冬天,人体会出现摄入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不足的情况,容易皮肤病发作,比如出现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皮肤瘙痒等问题。补充新鲜蔬菜,让身体营养平衡,能预防和缓解春季皮肤疾病,让身体保持健康。

4.促进代谢,多饮水

养肝是春季养生的重点,多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身体代谢,减少毒素对肝的损害。喝水也能促进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所以有利于废物排泄,对身体十分有益处。

清明养生七大要点(饮食要注意五点)(2)

5.不聚寒气,少吃寒凉食物

冬季体内聚集­­­­­­了寒气,到了春天需发散出来,所以清明时节不宜吃寒凉食物,尤其冰激凌、冷饮等。寒气聚集在体内,会导致夏季脾虚,使身体出现问题。所以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内容来源于随糖平台,更多健康资讯可下载随糖App,或关注随糖微信公众号(suitang-s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