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大憨老二是老奸(老大憨老二精老话这么准吗)

老话说:“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

这里的“傻”、“奸”和“坏”都不是贬义词,翻译一下,含义接近的词分别是“憨”、“精”、“调皮”之类。

听不少家有二孩或者多孩的妈妈们说起这个话题,大部分都特别感同身受。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也有可能刚好反过来。 同时也说明,老大比较憨,老二比较精,绝不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NN和YY的身上,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父母无法改变的。 直到有一天,一个妈妈跟我说,她其实有些担心这种情况,觉得老大太老实,而老二太狡猾了。

我开始思考,这种现象,仅仅是出生序位和先天性格导致的吗?

俗话说老大憨老二是老奸(老大憨老二精老话这么准吗)(1)

通过对NN和YY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老大的“憨”,主要表现为老实、方法少、直来直去、倔强。而老二的“精”表现为灵活、变通、会察言观色、创造各种条件达成目的。

举一个例子,如果想看IPAD,NN就会直接跟我说,“妈妈,我想看IPAD。”被拒绝后,一般情况下会小小的不高兴,然后直接表达:“我就看一下你都不答应!”

YY呢,她会在爸爸妈妈面前卖萌,做各种可爱的表情和手势,用很可爱的声音问:“妈妈,我想看一会儿IPAD,就看一小会儿。”如果被拒绝,她就会使出十八般武艺,亲亲、抱抱、夸妈妈、假装伤心,甚至给妈妈倒杯水、按摩一下、去洗衣服、整理玩具等,做各种可能得到大人夸奖的事情。

几分钟后再问,“妈妈,你就让我看一会会儿嘛,就几分钟,我保证时间一到就关掉。妈妈,我其实也不是为了看IPAD,我最想的是锻炼自己主动关掉IPAD的能力,你不是说要随时能放下电子产品,我们才是电子产品的主人吗?我就想成为电子产品的主人,而不是让电子产品成为我的主人。何况,我都主动洗碗了。”

一通操作下来,老母亲一是被萌到了,二是心软了,三是晕头了,还能咋办呢?

然而,我也同时发现:NN在“对人”尤其是对“长辈”的关系中,确实比较“憨”,但是在做事情的时候或者在小伙伴面前,她有许多的创意,非常灵活。

尤其是在做她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和在同龄或者比她稍微大一点的小伙伴面前的时候。 比如她经常会自己鼓捣各种手工,或者果汁、甜品,她敢于尝试,也善于找到各种替代材料,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在同龄或者稍大的小伙伴面前,她特别调皮,经常能创造出各种游戏,带动一大群孩子一起玩。

很明显,父母的态度,在其中起到了加权的作用。

想起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在家里经常一起画画。有一次,我想在A4纸中间画一条直线,然后两边各画一些几何图形作为打底图案。没想到,当时因为太过用力,尺子被推移了一点点,这一点肉眼几乎不可觉察,但是最后画出来,就成了很明显的一条斜线。

只要纸张足够大,这条斜线和直线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如果说孩子的这些特点,就是纸张上的线条,父母的态度,就是纸张,只要次数足够多,那么,一开始细微的区别,到孩子长大了,就会成为截然不同的表现。

所以,不少妈妈发现,即使连同卵双胞胎之间,也存在老大和老二这种“出生序位”的差别。

俗话说老大憨老二是老奸(老大憨老二精老话这么准吗)(2)

也许一开始仅仅是对其中一个说:“你做事细致,你帮忙检查一下要带的东西”,然后,因为检查,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下次会发现她做得越来越好,并且因为得到肯定爱上做这件事。而另一个,则得到了这样的信息:“我不细心,检查这活我做不来。”日积月累,两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可能都大相径庭了。

甚至可能仅仅是,弟弟妹妹看到爸爸妈妈鼓励哥哥姐姐“勇敢一点,大声一点说,像XX那样就好”。哥哥姐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中带着“着急和不接纳”,更加不敢说。而弟弟妹妹看到,“爸爸妈妈喜欢敢于大声发言的孩子,那轮到我的时候,我就主动上去、大声说话。”

这样,天长日久,直到哥哥姐姐彻底被贴上“害羞、不敢当众讲话、不善表达”的标签。而弟弟妹妹,第一次当众发言,不管说得怎么样,只要开了口,必定获得满堂彩。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机会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被肯定和鼓励,就必定从“敢于发言”到“擅于表达”。

在弟弟妹妹出生前面几年,许多家里老大一般也还很小,也还是个很小的孩子。但是,父母的态度,在细微的言行中,悄悄发生着变化。

在YY四五个月的时候,NN说我对她说话不如以前温柔了。我曾经把我对NN和YY说的话录下来,反复听。果然,差别不是一般的大,简直像两个人一样。我一边听一边哭,一边提醒自己,NN也仅仅是3岁多的小小孩。

后来,这个方法被我推荐给很多妈妈,几乎没有不哭的。

观察到这些后,我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和NN做一些放松的互动,比如我会趁她不备像很小的孩子一样去“偷袭”她,会假装和她生气,双方像孩子一样“互打”,会跟她互相撒娇。

总之,我把YY平时对我用的那一套,用在了我和NN的互动上。 一段时间后,很欣喜地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越来越柔软,越来越灵活。 我喜欢“憨”,也喜欢“精”,也喜欢“调皮”。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而“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希望我的孩子,能宽厚老实,又能灵活变通;能有所坚持,又能宽容慈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