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

家中突发大火,父母都不在家,家里仅有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怎么办?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1)

江苏常熟一个8岁的小女孩就给出教科书式的示范,那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有8岁的小女孩和一个6岁的弟弟,小女孩在床上睡觉,忽然听弟弟说“姐姐,着火了”,紧接着,小女孩就带着弟弟完成了逃生、报警等一系列操作,成功逃离火灾。

从现场的照片看,当时火势是非常凶猛的。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2)

事后小女孩接受记者采访,还原了脱险经过,小女孩做了关键的三步:

  • 把开关关掉;
  • 带着弟弟到邻居家;
  • 给爸爸打电话,要爸爸打119。

记者问到“怎么知道要这么做呢?”

小女孩回答说,“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平台上有教怎么灭火,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可以做的事情我们都做了,不能做的事情我们都不做。”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3)

遇到火灾别慌乱

有调查显示,火灾事故中,受害者是孩子的比例并不低,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像那个小女孩一样,掌握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是不是能在危险中多一分生存机会呢?

台湾一名消防员在一次TED演讲中,详细讲解火灾逃生的误区和八字逃生箴言,对火灾的误解,才会让我们陷入致命的危险。

误区一:遇到火灾,躲进浴室避难

发生火灾时,很多人都下意识地躲进浴室,因为浴室有水,以为水是火的克星,但是发生火灾时,危害最大的不是火,而是浓烟。大部分火灾的伤亡者都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浓烟呛晕后死亡。

而浴室的门无法阻挡浓烟,而且空间狭小,躲进浴室逃无处逃,还会增加救援难度。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4)

误区二:不能往下跑时,变通改为往上跑

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是往上走的,而且上升的速度非常快,人跑不过烟,浓烟很快就能把人包围。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5)

误区三:遭遇浓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湿毛巾可以过滤一些可溶性颗粒和高温气体,但是,如果火势很大,浓烟很多,也挡不住浓烟中的毒气和高温。我们以为捂着湿毛巾有用,就想趁机穿越浓烟赶快跑,反而会将自己从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带到更致命的危险当中。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6)

那正确的逃生方式是什么呢?八个字:小火快逃,浓烟关门。

如果能看到小火光,马上逃离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找到楼梯,往下跑,烟气离头顶很远,可以直立快走,如果扩散到头部高度,弯腰快走,如果再往下,身子再低。

如果发现火势很大,明显感觉温度很高,浓烟滚滚,那不要逃,转身关门,到有窗户窗台的房间,如果条件允许,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一定程度上可以阻隔浓烟,争取救援时间,然后在窗边打119、敲击声音、甩动鲜艳衣服、扔纸条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没有安全措施不要往下跳!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7)

如何预防火灾?

水火无情,许多时候大火一来,人都无能无力,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咱们平时还是重视预防,牢记安全法则。

1. 寓教于乐的故事

在日常交流中,以讲故事形式,教给孩子一些基础消防安全知识,与孩子一起练习弯腰捂鼻逃生,模拟电话报警等情景。

用真实的案例教育孩子玩火的危害,从家里的物品中找出孩子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并挨个告诉孩子不能玩得原因。

2. 观看防火宣传片

学校会组织孩子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家长也可以在家中给孩子观看防火宣传片,哪些火可以用水灭,哪些火不能用水灭,基础的灭火方法要牢记。

3. 认识防火标志图案

为孩子制定目标,如画一幅家庭逃生示意图、辨识火灾隐患、学会电话报警等,孩子学会后给予一定奖励和鼓励。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8)

4. 教娃认识火的真正用途

教育孩子预防火灾的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孩子火的真正用途,可以在用煤气烧菜时让孩子在身边观察,安全用火能够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让孩子树立对火的正确认识,才是预防火灾的最重要的一步。

5.定期检查维修家中的电器电路

多数家里失火的都是因为电器电路,电路老化、取暖器使用不当、插座插太满等等,一方面要正确使用家中电器,另一方面,定期看看家里的线路有无问题,保证家里的用电安全,避免火灾的发生。

儿童发生火灾应急处理措施简短(8岁姐姐带弟弟机智逃离火灾)(9)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