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如何做到身体中正(太极之节节贯穿)

太极如何做到身体中正(太极之节节贯穿)(1)

这一次讲太极拳中的节节贯穿,我们在看太极拳拳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节节贯穿这四个字,到底节节贯穿是什么意思? 节节贯穿怎么样才能做到, 这是我们练太极拳必须要明白理解的东西,光理解不行,要练到我们的身体上,身体有感觉才行。 身体上有感觉了,你就会觉得没有比这四个字更准确的表达了。所有其他的解释都是画蛇添足,就像六祖慧能悟道之后所有佛经自然明白一样,所以如果你身体已经有了感觉就没必要再看以下的内容了。

在初期做不到时,我们很难理解节节贯穿, 但是其实节节贯穿是很简单的, 只要你身体足够的放松, 你的筋是松开的, 经过一段时间特定动作的练习,你就能够做到,并不神秘, 有科学的依据在里面。

首先说节节贯穿, 我们先顾名思义,从大的方便讲身体有上中下三节,小的方面讲手指有三节,手臂和大腿也有三节,脊柱有24节,节节就是这些身体部位,是对身体的划分,更进一步而言是指骨节,骨头,这一段段的骨头。

而贯穿, 是重复用词,贯就有穿的意思,贯通,连贯,旧时用绳子穿上铜钱,每一千个叫一贯,而穿字也是破透的意思,作动词是动作时,穿透了就是贯,就是从头至尾, 从上到下、 从始至终是通达也是贯串, 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我们的关节儿从头至尾, 我们的力量是从头至尾, 一节一节通过的,是有先后顺序的通过在我们身体上,运动力学管节节贯彻叫做动量传递,动量传递的前提是放松,但放松是必要不是充分条件。

在经典力学中,动量(是指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 ,量纲MLT⁻¹)表示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人体中能够单独运动的肌肉和骨骼质量最大的部位就应当是臀部胯部了,就是我们平时练拳为什么管胯部叫做根部,相对于手臂而已,肩部的质量最大,所以肩是根部,手是稍节。动量从肩传递到手的过程就是动量传递,如果手里有长枪,动量也可以传递到枪尖,就出现了枪如臂指的感觉。能不能将动量从根部完美的传递到稍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动量加入其中,使合成的动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从稍节发出,形成最大的冲力,是我们练拳功力的体现,就是绝对的打击力量。以肌肉力量为主的力量对人体能量的消耗会比较大,持久力和耐力和冲击力量都不如懂得动量传递的运动员,这些都是有人体动力学的基础的,传统的拳论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是完全一致的,事实只有一个不会有两个结果。

再看看百度百科中关于人体动力学和人体力学的定义,

人体动力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其中有这样的描述,若要给人或器械以强大的冲力,就要尽量缩短其作用时间,这和传统拳术中讲究寸劲是一致的。

人体力学(human mechanics)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它基于人体生理解剖学、理论物理学的知识,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结构、功能与运动规律,从而指导人体防护与保健。在体育、舞蹈、搬运和负重、医疗、航空和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太极拳正是练习者以自己身体为实验对象来研究人体力学和人体动力学的拳术。

练习太极拳还不只是研究人体力学,

还是以自身为实验和试验对象研究人体科学的科学实践。

每一个人都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来探索人体的奥秘。

有点跑题了,再回到关节上,哪些都是关节儿呢? 关节包括两个部分,关和节。节和节连接的地方叫做关,是骨与骨之间间接连接的一种形式,一般就叫做关节,其实这个关节特指是关不包括节。在东汉许慎的《说文》中,认为“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而关的引申词义,是指地势险要和交通要道上的防御设施。就像我们交通上有城关,关卡,关口,中国有著名的“十大名关”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

关口应用在身体上就是指我们身体的关节是气血、经络、神经、血液等系统经过的,集中,汇聚的地方,和实际的关口一样,千军万马都要从这一个地方通过,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关节对于身体的健康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十大名关对于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就像明朝山海关一破明朝就很快被清朝覆灭,可见守住重要关口的重要性。

我们身体上而言如果要治病,保健,养生也要象国家重视关口一样重视关节。尤其是重要的大关节。我们手指有指关节、 腕有腕关节、 肘由肘关节、 肩有肩关节, 我们跨有跨关节、 膝有膝关节, 这些我们的4肢都有关节,但其实我们最大最多的关节, 其实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脊柱上, 我们脊柱上24个关节,还要再加上我们下面的骶骨和尾骨, 一共33个关节,我们脊柱上边儿的关节儿如果能够打通的话, 是对我们人体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所有这些关节里有几处是比较重要的关节,腰,跨,膝,颈,肩,也是我们练习太极拳重点需要练习的地方。

太极如何做到身体中正(太极之节节贯穿)(2)

啰嗦这么多无非是要表达关节的重要性,不管是练拳还是健康养生都要重点在这些地方上下功夫,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大家明白这点就不需要看上面的了。

节节贯穿能做到的话, 不只是胳膊和腿, 还要包括我们的脊柱。我们手臂的节节贯穿是最容易体会到的。 因为我们手臂没有重量的支撑, 我们大部分的情况下, 我们的手臂是放松的状态,手臂上的关节不会受到挤压,关节也就更加灵活。 我们在练太极拳的时候, 我们讲究梢节领、 根节催, 然后手臂放松, 肌肉不用力, 我们经常按照这个方法去练, 也许是3个月,也许是半年, 看你每天练习的时间的长短, 你就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手臂在向下做运动的时候,首先是肩关节的下沉, 然后是肘关节, 然后是腕关节, 然后是指关节儿。 或者出拳的时候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力量是从肩通过骨头传到肘, 再通过小臂的骨头传到了手掌, 再通过手掌传到了我们的手指, 明显的感觉到我们每一个关节中力的传递的方向。这是我们自身的一种感受,手臂是最容易做到这种感觉的。我在当初手臂有节节贯穿感觉的时候, 我就在想, 手臂经常做这个运动比较容易达到。 可是我们的大腿如何做到呢? 我们的腿始终是在地面支撑的作用, 我们没有办法放松腿部关节, 它始终在支撑地面, 始终在受力受压的情况下, 而它的运动又比较少, 如何做到腿部的节节贯穿呢?更难以锻炼到的是我们的脊柱, 我们的脊柱怎么才能做到节节贯穿?怎样从骶骨将力量传递到肩部颈部头部和手上?

这是我当初苦苦思索没有寻求到答案的几点。所以说现在我希望把我当初的困惑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然后要让有同样困惑的拳友能够知道我们怎么样去做到腿部和脊柱的节节贯穿。

先说说他的道理, 其实很简单, 还是放松, 放松就要求我们肌肉不用力, 我们关节儿如果想健康, 有一个前提就是关节要放松。就好比机器齿轮开动之前要加润滑油,没有油齿轮就会磨损,就不耐用。再比如螺丝,如果我们那个螺丝锈住了, 没有油,这螺丝就拧不动了,我们叫锈死了。 如果有油螺丝就不容易长锈, 我们就可以很轻易的去拧动螺丝。同理我们的关节儿里边儿有液体, 象油一样起到润滑的作用。

我们关节的间隙如果太紧了, 同样我们就不够灵活,我们关节放松的同时做运动,放松动作没有对关节形成压力就不会对关节形成磨损,就像机械一样没有压力的活动就没有摩擦就不容易损坏,摩擦力越大越容易损坏。人体是更精密的机械,虽不同,理相同。不受压时的关节运动能够增加我们关节的间隙, 使我们的关节松开, 使我们的关节得到充足的润滑。 这里面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够在关节受压的情况下做运动,这是一个最大的原则。不管什么样的运动, 只要关节受到了压迫, 在压迫的同时你又给它做运、 做旋转、 做扭动, 这样的话就会破坏关节的关节膜, 一旦这个关节膜受损,就很难长了。

我们去做按摩,推拿,正骨首先师傅都是要让你放松,然后帮你放松,一放松我们就容易困,所以很多人去按摩,按着按着就睡着了。放松完之后师傅才是真正的正骨动作,筋骨肌肉不放松下来,连针都可能扎不进去,更不用说正骨了。按摩是让别人帮你放松,而运动则是自己主动放松,放松的结果和持续时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自己放松的结果很难回弹,松了之后能够保持极长时间,健身效果更明显,只不过是需要的时间也长,而且只有自己锻炼才能做到节节贯穿。

我们要保护关节,保护软骨,怎么保护?就是放松, 我们的运动是放松状态下的运动就能保护我们的关节, 使我们的关节越来越松活。 腿部我们如果想让它松下来, 我们必须让腿部不支撑, 这些都是原理上、原则上,纲领性的东西,原理懂了你就可以自己创造动作,用原理衡量别人的动作是不是对身体有好处,是不是有副作用。我们健身的第一步叫做懂理,懂理再加上明法,剩下的就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了,就是经常练习。 所谓师父领进门,就是让你懂理,明法。修行在个人,师父教你了,你自己不勤加练习,就是孔老夫子教也没用,功夫也不会到你的身上。

我们在学拳时师父都会反复强调要放松再放松,只有放松了才会灵活,才会健康,才能懂劲。但是松是结果,需要用正确的动作练习才能松。精神上的放松也需要练习才能真正做到。

太极如何做到身体中正(太极之节节贯穿)(3)

腿部放松的动作, 首先就是金鸡独立,这个很简单,有点基础的都能做,关键是提起的腿要放松,将膝关节,踝关节,大腿肌肉,小腿肌肉都放松下来,踝关节放松后脚尖会自然下垂,然后以膝关节为轴前后摆动,摆动时小腿千万不能用力,要尽量的放松,有人问不用力怎么摆的起来?我们不要太教条,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到,不能抬杠,所谓的不用力就是很小的力,或者说是小腿不用力,其他地方用力使她荡起来,就像我们荡秋千一样只在向下那一瞬间最关键的地方助推一下,不是整个过程都是紧张的。而这个助推得力,一开始不熟悉时必然要用到小腿的肌肉力量,再练习多了就会少用小腿肌肉力量,改用大腿肌肉力量,在进一步,大腿小腿都放松不用肌肉力量,而是用胯的力量去摆动,一开始肯定做不到的。只是需要慢慢练习,你就能感觉到每天的不一样,身体的感觉,摆腿的感觉,慢慢的整个身体都可以动起来,整个脊柱都可以通过这一个动作动起来。虽然主要是锻炼膝关节,你会神奇的发现,踝关节也会松下来,能够体会到动作时,关节上骨头之间的位置变化,关节间的细微感受,关节还会发出麦子拔节一样轻轻地脆脆的声音。踝关节松下来有什么好处呢?最基本的就是你不会崴脚了,如果原来受过伤也会慢慢的好了。所以这个动作不仅仅是锻炼是锻炼膝关节,踝关节和胯关节,脊柱都会得到锻炼,当然锻炼到脊柱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的,要一步步来。

膝关节的结构决定了小腿主要的运动方向是前后摆,左右摆的幅度很小,所以重点是练习前后摆动,一般不用进行左右摆动的练习,只有在无压力情况下小腿才能左右摆。

这个动金鸡独立 摆小腿可以说非常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尤其是可以不断的进步,可以说永无止境,就像太极拳拳架一样,由大动到小动,由外动到内动,体会会越来越细微,尤其是脊柱,感觉也会越来越丰富,也可以体会到节节贯穿,虽然这不是锻炼脊柱的主要动作,其实只要练到一定程度每一个动作都可以锻炼到脊柱。

坚持练习金鸡独立 摆小腿,还可以体会到类似谭腿中蹬腿的感觉,或者类似于永春中寸劲的感觉,虽然是在放松的情况下摆腿,根本不需要专门练习蹬腿或者发力,松下来之后一定可以体会的到,可以蹬腿力量只集中在脚后跟,此时对自身的身体平衡会控制的很好。

这个动作还是新西兰橄榄球队比赛前热身的动作,不是他们抄袭我的,也不是我抄袭他们,当然他们的动作要求没有我的多,也打不到我说的结果,细微之处差别也很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单腿支撑摆小腿。我也忘记了这个动作是从哪里学来的了,可能当时仅仅当做一个热身动作没有足够重视,或者是我脊柱节节贯穿通了之后才开窍明白腿部关节这么练习效果最好。

这个动作在治疗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疾病上还有特殊的疗效,而且完全无副作用,前提是做对。只要感觉膝关节,踝关节不舒服都可以做这个动作,但是如果骨头断裂后不能做。关节放松不受压,不会造成二次伤害,这是自主性运动,一切都有是在自己可控的基础上进行,对于治疗上的应用还要加上意念,正念,内观,念住,就是四念住中的身念住和受念住,做动作时将始终觉察自己的动作,膝盖关节的感受,不要去胡思乱想。在觉知动作和感受时不要起分别心,对于各种感受只是觉知不要有主观的喜欢和厌恶,保持心的平静,但是要知道感受是从哪里产生的,感受出来之后,运动之后是舒服了还是更难受了,要清楚的了知,有利于判断后续的治疗方案。用于健身时,意念也是一样的,要保持正念即可,不做引导和想象。

金鸡独立 摆小腿既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也适合有很多经验的拳友,只要你没有体会到腿部的节节贯穿就应当做。也没有年龄的限制,老年人也可以增加平衡能力。

对于动作的要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讲,比如手和手臂在什么位置,肩在什么位置,腰,腿,头等等部位的要求,这些和站无极桩和混元桩是一样的,可以参考站桩的技术要求。重点要注意的腿部膝关节的地方要保持弹性,似曲非曲,似直非直。除去睁着眼睛可以摆小腿之外,还可以闭着眼睛做,闭眼做难度更高,平衡不好掌握了,练习是要循序渐进。

每次练习时两条腿都要练习,人体是宏观对称,微观不对称,练习动作要从宏观上入手,微观上体会,不可执于一端。

金鸡独立 摆小腿这个动作的好处综合了金鸡独立,混元桩的好处。我这里就不再多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好处很多的,最基本的是调节身体平衡和增加免疫力。日本研究称“金鸡独立”可测中风几率,研究带头人田原康玄(音译)说:“我们的研究发现,‘金鸡独立’的能力是对大脑健康程度的重要测试。”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金鸡独立 摆小腿就像春天的小雨一样,无声无息之间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和神奇的变化。

大家记住在做膝关节的动作时千万不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做左右的摆动或转动,这样原则要求同样是适用于保健治疗其他关节的动作,之所以膝关节最容易受伤就是因为经常性的受压大,而且还有扭动。所以要保护膝关节就从相反的方向入手,还是放松,少受压,有压力时不扭膝,无压力下做运动。

节节贯穿既是动作要求也是动作时的感受,感觉每个人都会有,身体有了感觉,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比喻去描绘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身体上有了感受就会理解张三丰王宗岳拳论上的东西,而且不需要解释,感觉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都是画蛇添足,就像我讲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画蛇添足,理解的人根本不需要解释,身体没有感受,说了再多也很难理解这种感受。

节节贯穿中脊柱的节节贯穿尤为的重要,以后再讲怎样使脊柱节节贯穿,怎样将力从胯部传递到手上,同样的非常简单又永无止境。其实这些动作在我创编的《太极养生功》里都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