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全球感染人数超125万例(速览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

4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5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本土23295例。当前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各地防控情况如何?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最新数据全球感染人数超125万例(速览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1)

疫情情况

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

波及30省份

3月1日至4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325303例,波及30个省份。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落地,新发生疫情的地区能够快速有效处置,没有形成新的规模性疫情。

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从全国16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4万余名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医务人员一起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更多阅读《4万余名医务人员援沪 2月26日以来上海本土病例出院986例》

  • 目前,河北、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疫情总体可控。

  • 吉林省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已连续三天新增感染者降至千例以下,但仍在高位;长春市每天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但管控区内社区传播没有完全阻断,仍需要继续加强管控区内各项防控工作。

  • 上海市连续8天报告新增感染者数超过1万例,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社区传播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预计未来几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将处于高位。

吴尊友:“动态清零”符合我国实际

是当前抗击疫情最佳选择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我国的防控总方针概括起来,就是“动态清零”,为的是尽一切可能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保护老年人和婴幼儿等易受病毒危害的群体。

吴尊友表示,“躺平”实际上是其他国家一种无奈的选择。在经过多种尝试努力后,仍然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的策略,疫情依然严重流行,很多国家干脆就选择“躺平”,即除强调疫苗接种外,不再强调其他防控措施。我们国家的抗疫实践已经证明,“动态清零”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也是我国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佳选择。

更多阅读《为何抗疫不能躺平? 吴尊友:“动态清零”是当前抗疫最佳选择》

物资保供

国家发改委:

目前已有多批蔬菜大米等物资通过铁路支援上海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许正斌介绍,近期部分地区发生疫情以来,国家发改委全面启动生活物资保障相关工作机制,会同商务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成员单位,加强与相关地方的沟通联系,指导各地细化实化各项保供措施,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监测调度。建立疫情重点地区生活物资日报制度,跟踪政府储备和商业库存、市场供应、价格波动等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建立全覆盖的分省包片协调机制,加强与包干省区市的衔接,及时了解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和困难并帮助协调解决。

二是积极督促协调。先后向陕西、山东、广西、吉林、上海等多个地方发函,督促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保障,及时帮助地方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全网跟踪监测物资供应保障相关情况,积极协调地方及时解决生活物资保障的个案问题。

三是抓好产销衔接。加强与商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沟通衔接与信息共享,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生活物资生产供应、调运组织等工作,指导各地切实组织好鲜活农产品生产,积极对接外地货源,提醒商超及时补货补架,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国家发改委还及时启动了疫情重点地区与周边省份生活物资联保机制,组织加强货源保障和物流支持,建立生活物资运输快捷通道。

四是强化重点保障。针对吉林、上海等疫情重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在包省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还专门组建了工作专班,坚持与吉林、上海等有关部门每日衔接,积极协调推进相关保障工作。先后启动对口吉林、上海的省际联保联供机制,组织相关省区迅速筹集当地蔬菜等货源,并对前往吉林、上海运送生活物资的车辆提供通行便利。同时,主动协调国铁集团加强对上海的蔬菜等重要生活物资的运力保障,目前已有多批蔬菜、大米等物资通过铁路驰援上海。国家发改委还协调江苏、浙江建立服务上海的重要物资中转接驳站,江苏昆山、浙江平湖中转接驳站已经都投入使用。浙江嘉善中转站也已经改造完成,随时可以投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组作用,会同各成员单位,密切关注疫情态势,加强生活物资监测预警和产销衔接,强化生产组织和市场供应,努力保持物流畅通,协调督促有关地方畅通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物资配送,共同做好疫情地区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商务部: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

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介绍,今年国内疫情频发,给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保供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商务部坚持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

对近期疫情较重的吉林、上海等地,李党会表示,商务部组织生活物资外延基地省份,建立联保联供机制,加大货源组织力量,密集调度物资支援,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总量的稳定。指导上海在周边地区,建立生活物资零接触运输中转站,疏通跨区域生活必需品运输堵点,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供沪货源稳定。

更多阅读《商务部: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

疫苗接种

中疾控:

研究显示接种三剂次疫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在90%以上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奥密克戎确实出现了免疫逃逸现象,尤其疫苗对感染和发病预防效果随着时间在减弱,但是对重症和死亡预防作用仍然是非常有效。

香港最新的一项初步研究显示,接种三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90%以上。根据4月8日发布的一项香港研究显示,在≥60岁的人中,未接种疫苗者的相对死亡风险是接受≥2剂疫苗的人死亡风险的21倍。

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种21329.3万人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截至4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0032.8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8015.6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4492.3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8%,全程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3%。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1932.4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241.4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2477.7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1329.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5076.1万人。

接种疫苗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老年人接种疫苗获益明显。为进一步推动做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近日全国老龄办专门印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充分认识老年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周密做好组织实施,努力推进尚未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尽早完成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及时完成加强免疫,还是希望大家主动接种疫苗。

热点释疑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可以居家隔离?

本轮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当诊断一个人为无症状感染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人很可能是确诊病例的一个潜伏期,再观察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症状,甚至会发展成重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接受治疗,还是会出现风险的。所以,某个时点发现的感染者其中有一部分不是我们讲的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是确诊病例的潜伏期,也就是说,这是带引号的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居家隔离还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可能继续把疫情传播扩散,二是对他本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的病情进展,有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可能发展成重症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

吴尊友介绍,集中的隔离有三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所有集中隔离观察的无症状和轻症的病例,他们都是感染者,不会出现交叉传播造成扩散的问题。

二是对于无症状和轻症的感染者集中隔离期间,他可以接受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防止这些无症状轻症演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

三是由于在集中隔离观察,如果病人出现了向重症发展的时候,及时能够发现,及时能够转诊,所以如果出现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我们要尽可能的把这些人集中到定点的隔离点去隔离观察。

诊断为阳性的感染者来不及转到隔离点怎么办?

专家建议来了

部分阳性感染者目前来不及或者暂未转运至隔离点治疗,他们居家应该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他们同一栋楼的邻居该如何做好防范,他们小区该如何做好防范?

吴尊友表示,对部分刚刚诊断为阳性的感染者来不及转到隔离点,在这段期间还是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要减少传染给家人或者传染给邻居或者小区的风险。

第一,如何减少家庭内的传播。要做到减少家庭内的传播,诊断的感染者应该是单独居住一个卧室。另外最好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不和家人共同进餐,不和家人交流谈心,这些都是减少家庭内传播的措施。

第二,减少传染给邻居或者小区的居民。阳性感染者家庭要及时对居室、卫生间等环境进行消毒,感染者家庭成员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去串门聊天,要坚决杜绝串门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在小区内的活动和与人交流。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楼宇或者小区的居民来说,在病人没有转移出去或者转移后的一段时间,整个楼宇和小区都属于封控管理阶段,在这个期间,各家各户都是居家隔离,不许外出,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封控管理阶段以及健康监测阶段的足不出户的规定。但封控管理和健康监测期间,我们每一个人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化,有没有出现咽喉痒、咽喉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通过抗原检测方法进行自我检测,如果出现疑似症状,或者抗原检测筛查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置。

如果感染过德尔塔或者奥密克戎

会不会再次感染?

吴尊友介绍,如果一个人自然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种免疫力不足以预防再次感染,而且这个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如果一个人感染过德尔塔毒株或奥密克戎毒株,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感染者还是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研究发现一个人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次感染风险比奥密克戎的要低,就是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再感染的风险比感染了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

吴尊友说,新冠病毒的变异一直在持续发生,无论是病毒变成新的毒株,还是两种病毒在身体里重组成新的病毒变异,无论怎么变,我们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对反复无常的病毒变异现象,减少个人感染的风险。我们说“不变”包括哪些内容呢?对于个人来说,主要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以及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飞絮是否会传播病毒?

各地即将进入飞絮期,有些人比较担心飞絮会不会导致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

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μm,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

“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另外一方面,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

整合自央视新闻、中国网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