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

“小时候从老家回来,爷爷会折好回程票根,锁在他的抽屉里,下次在侨社买票就可以省20块。如今侨社没有了,爷爷的抽屉,也早已经空了。”2022年3月31日,深圳的老牌汽车站侨社客运站,正式宣布退休,终止经营。这座承载着无数人青春和回忆的客运车站,在飞机、高铁、私家车、网约车等多重因素冲击和影响,因经营难以为继,正式退出了客运市场的历史舞台。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经数十年变迁的侨社客运站,曾是无数来深淘金寻梦的起点。而今,繁华落幕,车站内外人潮涌涌、摩肩接踵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彻底成为尘封在历史照片里的“印迹”。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1)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2)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3)

来深淘金第一站

毗邻罗湖口岸的侨社客运站,是深圳市最早的长途汽车客运服务点之一。其前身为侨办设立的华侨接待站,是海外华人经香港返回内地的第一站,曾经有“华侨之家”的美称。

时间回拨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方便侨民、旅客返乡出行,深圳中旅社与省内汕头和潮州、福建厦门和泉州等地中旅社合作开通了往返旅游班线,成为侨社客运站的雏形。

“80年代初很多人到深圳打工,但当时交通特别不发达,从陆丰坐车到深圳中间可能会被倒卖几次。运气好的话,大概五六个小时能到,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10个小时以上,路况不好超过20小时的也有。”陈先生说,侨社客运站是很多来深淘金人的第一站。

1985年,初三在读的陈先生从陆丰华侨农场来深探亲,这里便是他抵深的第一站。在陈先生记忆中,侨社客运站最大的功能是服务来深香港人出行,客运场站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大多数人衣着时尚,给他带来很大的触动。陈先生记得,彼时的侨社客运站已经开通了深圳至中山、珠海、顺德等珠三角城市的客运线,而且多为带空调的进口豪华型大巴、中巴,车身上贴满繁体字样的线路牌。

在飞机、高铁,甚至火车不发达的年代,汽车站是一个难以替代的存在,这也让客运发展迎来兴盛时期。1991年11月,“侨社客运代办站”成立,正式纳入客运行业管理的轨道,经营的班线主要包括汕头、潮州、潮阳、福州、泉州、石狮、厦门、漳州等地,班车配载率80%以上。

侨社客运站的发展早已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20世纪90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经济发展高歌猛进,无数个奇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南下、来深淘金。为适应时代的变迁,1999年1月,“侨社客运代办站”更名为侨社汽车客运站,始发的班线进一步延伸至更多省市,覆盖了粤闽桂主要城市。每到春节、清明、 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这里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4)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5)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6)

汽车站长途客运功能削弱

2007年清明节,侨社客运站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客流创下最高峰,日发送旅客最高达3万余人。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出行方式日趋呈现多元化,从快速便捷的航空、四通八达的高铁到随心所欲的自驾,汽车客运站承载的长途客运服务功能逐渐被削弱。

南都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从2018年至今,深圳共撤站、停业、终止经营的汽车客运站总数为19个,目前有12个汽车客运站保持正常营业。

“以前没买私家车的时候,经常从民治坐地铁到侨社客运站回从化,侨社客运站出发到南头汽车站,在京港澳高速直达从化。社会发展太快了,侨社客运站也不复存在了!”2011年前后,在深圳工作的陈亮每两周要往返一次从化,每逢节假日,大巴基本都是满员。“有点遗憾,承载了挺多的回忆。”

今年3月,一纸公告张贴在侨社汽车客运站进站口的闸门上,宣告车站终止运营的原因更是直白:“深圳市侨社汽车客运站受飞机、高铁、私家车、网约车等多重因素冲击和影响,车站经营已经难以为继……”

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在高铁、网约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打击,汽车客运站客源、营收呈现断崖式的下降,生存发展陷入困境。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7)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8)

深圳客运站最新进展(陪伴深圳30多年的老牌客运车站关停)(9)

老牌车站悄然退场

南都记者了解到,早前,罗湖侨社客运站北区客运服务全部转移至南区,北区候车室租赁给碧桂园楼巴公司使用。不过,即便是相对稳定的楼巴线路也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碧桂园深圳至惠州十里银滩的楼巴线路客运量日益减少,“每天最多30余人,近期更因深圳疫情防控吃紧,导致线路停运。”深圳港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女士告诉南都记者,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侨社客运站闲置地方大部分转至深圳港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京东京车会)。

如今,在侨社客运站北区上车区早已悬挂上京东京车会招牌,未来这里将提供一站式的汽车美容维修保养服务、举办深圳车友会活动。停车场内仅停放了两台客运大巴,“听司机说之前开通了到开平大巴,但是因为疫情没人坐,每趟车就七八个人,根本赚不到钱,司机现在都在家。”在附近做工的夏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客运大巴司机经常和他聊起疫情对他们的影响。

在侨社客运站南区大巴进站口,约2米高、3米宽的巨幅乘车指引牌还未拆除,进站口的闸门早已紧闭。透过闸门可以看到,验票闸机、安检设备、候车座椅等设备已经停用许久,布满灰尘。旁边的小吃店、平价超市也因疫情等原因大门紧闭。

侨社客运站迎来送往了无数的人,成为无数人在深圳寻梦的起点。繁华落幕,曾经车站内外人潮涌涌、摩肩接踵的热闹,已彻底成为尘封在历史照片里的“印迹”。

“我觉得应该是结束它历史使命的时候了。有机会去拍个照片纪念一下,好好说再见。”陈先生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