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宽容这是一个人的善良(仅仅是一点点宽容)

你好,这里是大象思享会,我们一起读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懂宽容这是一个人的善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懂宽容这是一个人的善良(仅仅是一点点宽容)

懂宽容这是一个人的善良

你好,这里是大象思享会,我们一起读书。

今天为你推荐的是这本房龙的《宽容》。Tolerance,这本书特别的有生命力。说到房龙,相信爱读书的你一定不陌生。房龙是荷兰裔美国学者,全名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他是1882年出生在荷兰鹿特丹,是一位通俗作家。房龙的作品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每本书都特别的耐读,语言也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大学生阅读。

房龙这个人呢也很励志,在他年轻的时候,就立志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他天天买最廉价的话剧票到剧场里去听话剧。因为话剧的语言既精练同时又上口,他梦想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通俗作家。天天去听话剧,可以说变成了他的童子功。后来他就写了很多的书,包括这本《宽容》。还有《圣经故事》《房龙地理》《人类的故事》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畅销书。另外,如果家长们要想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多让他们读一读房龙的书,会很有帮助。

《宽容》出版了很多个版本,最好的版本是1985年沈昌文先生在三联书店出的版本。沈先生活了90岁,一辈子都在作出版这件事。他是三联书店的总经理。现在这个版本不多见了,还有一个译林出版社的版本,沈先生专门写了序言,我给你推荐的就是这个版本。

书名就是这本书的主题。从不宽容的历史去探讨宽容精神对社会如何重要,倡导的就是人类要通过理性去学习宽容,培养宽容的精神。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的时间是在1925年,刚好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在一战结束之际,很多人都在心怀眷恋地回顾往昔岁月,觉得1914年之前的德国犹如一个和平、繁荣、社会和谐的安乐之乡。这本宽容也是对世界状态的一种反思,但这样的反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了1931年,反而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本书有更宏大的叙事。从公元527年,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到这本书出版前后的100年里,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作者以基督教的历史以及欧洲史为脉络,讲述了人类相互残杀,种种的不宽容的事情。

序言中这个故事,基本上阐述了不宽容发生的基本逻辑。人类生存在无知之谷,一条小溪缓缓地流淌。这里居住着一个被遗忘的族群。知识长老们垄断着古书的解释权。大家世世代代被告知,外面的世界很恐怖,企图离开万仞高山的人,只能留下森森的白骨。时光流逝,人们宁静地生活着。离开山谷的浪人回来了,带来了外部世界的消息,不幸的是,他被当做异端处死了,没有人相信他。长老们维护了自己的权威,大家按照律法杀死了浪人。大旱降临,一片萧条,庄稼枯死了,人们相继离开了村庄,凭浪人留下的标记,他们离开了无知之谷,过上的富足的生活。他们终于知道,浪人是对的,为了纪念浪人,为他立了一块石碑。异端的思想总是被认为离经叛道,被消灭,再次生长,生生不息。

世界如此魔幻,最初如此,今日如此,希望将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雅典的学园,是哲学的摇篮。从公元527年开始,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拜他的命令所赐,古老的雅典哲学院被关闭了,祭司和书法家被投进监狱。等他们中的最后一个死于饥饿和无人过问,象形文字彻底失传。如果查士丁尼做得不那么彻底,在文学诺亚方舟里还保留了几位古老的象形文字专家,可以给历史学家省掉多少麻烦。

这是彻头彻尾的野蛮人。在野蛮人看来,祖宗历法既然已经定好了,索性完全遵循,那些拒绝承认公共法规为神圣意志的人,将遭到即时的惩罚,通俗地说,会用一种苛严的不宽容制度来阻止变化。

你看,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以痛苦的代价为人类的知识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苏格拉底漫长的一生,都在告诉周围的人,他们的生活空虚而浅薄,他们把太多时间都花在虚无的快乐和过眼烟云的胜利上。被处死的时候,苏格拉底有机会逃跑,但他没有这么做。通过死,传递了真理。在这位老哲学家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学说反而更加的普及和流行。

耶稣清楚地看到老祖宗的教会存在可怕的弊端陋习,他大声疾呼,有时也成功地反对过这些不良现象。虽然他的斗争仅限于内部改革,似乎从未想过创立一个新宗教。但是,耶稣还是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而马丁·路德作为改革家,临终前却烧死了一个显然逻辑能力比他强的人。今天的异教徒到明天就开始极端仇视所有持异端者。如果耶稣活得时间长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变成马丁·路德。

法国大革命期间,罗伯斯比尔通过了一项律法,所有被怀疑犯有叛国罪的人和异教徒都将被剥夺所有形式的辩护权。这项措施十分得力,在接着的六个月内,一千四百多人在断头台的铡刀下掉了脑袋。他认为自己全部是正确的。

在房龙看来,不宽容的本质其实是恐惧。一个人之所以刻薄是因为当别人在说你有点刻薄,当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尖酸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的内心可能有藏着很多恐惧。你应该去跟好朋友或者找个靠谱的心理医生去聊一聊,找到你内心的那个恐惧,把它释放出来,那么你就变得不那么尖酸、不那么刻薄了。

房龙的任何一本书都值得读。《宽容》这本书其实讲的反而是不宽容的故事,实际上,欧洲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史,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宗教迫害的历史。在欧洲的历史上,总是不断地重复着一个教派兴起,迫害其他教派,或者被其他教派迫害。但是,迫害甚至是从肉体上消灭异教徒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房龙讲,宽容是唯一的出路。

他特别强调所谓的不宽容主要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由于懒惰,就是我安于现状,懒得去改变自己,懒得去了解别人,所以对别人无法宽容;

第二种是由于无知,根本不知道世界的另一端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做过别人的那种研究,就质疑别人居心叵测;

第三种是由于自私自利,既然是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要容忍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做法呢?房龙的分析用在宗教法庭的恐怖上可以作为参考。

不仅仅是西方世界,在中国的改朝换代,同样都存在着血腥的杀戮。和平是世界少有的样子,所以房龙才如此倡导宽容。感叹我们生活在这个宽容的时代。有了宽容,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想,这可能才是房龙这本书想告诉我们唯一的事情吧。

1944年3月11日,因患心脏疾病,房龙死于康涅狄格州老格林尼治自己的家中,终年62岁。葬于老格林尼治公墓。在他去世之前,他的著作销售的总数超过600万册。

以后我们还会推荐大量房龙的书。

这里是大象思享会,我们明天见!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大象思享会,每天推荐一本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