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逃跑的方向(两次鸦片战争道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 起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逃跑的方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逃跑的方向(两次鸦片战争道光)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逃跑的方向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 起因

18世纪英国商人利用鸦片走私贸易赚取暴利。给中国带来深重危害。

1838年12月,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采取坚决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近2万箱鸦片。林则徐将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清道光朝官员,历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侵略;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民族英雄和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虎门销烟: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中国军民将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战争经过

中国禁烟成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1840年6月,懿律率领舰队到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

1841年1月,清政府对英宣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1月

陈连升、陈举鹏父子及六百官兵殉国,陈连升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英军封锁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和英军谈判。琦善和英军擅拟《穿鼻草约》,后来未获承认。

第二阶段:1841年1月—1841年5月

清政府对英宣战,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及四百余将士战死。

5月27日,奕山与义律签订《广州和约》。

5月29日,三元里抗英斗争。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1841年秋英军北犯。

8月27日,厦门总兵江继芸战死

9月26日,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战死,10月1日定海失陷

10月10日,镇海总兵谢朝恩战死、两江总督裕谦投水自尽

台湾道姚莹、总兵达洪阿打退英军。

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7月21日进攻镇江,都统海龄及四千余将士全部战死。

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3.后果及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2)传统自然经济初步解体。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遭到严重打击。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既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又不可避免地服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利益,呈畸形状态。

(3)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新兴社会阶层出现,买办和早期工人。

4.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主要内容有:

(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地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税需协定。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

1843年7月、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

主要内容:

(1)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人一体均沾。

(3)居住权及租地权。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房居住。

(4)《虎门条约》附有《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耆英与顾盛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主要内容:

(1)美国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

(3)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4)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

(5)加强协定关税权。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法国享有英、美在华取得的一切特权。

(2)法国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要予以保护。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起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销路不好,西方资产阶级认为中国仍不够开放,叫嚣再次发动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6年-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目的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获得的权益。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

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6月。

1856年10月,英军借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兵力不足退据虎门,等待援军。

1857年12月,英法联合出兵,都统来存、千总邓安邦顽强抵御,广州失陷。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1859年死于印度加尔各达。

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9年6月-1860年10月。

1859年6月,英、法两国“护送”换约代表北上,拒绝按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在僧格林沁指挥下开炮反击,直隶提督史荣椿、副将龙汝元等阵亡。

1860年2月英、法借换约受阻,出兵大连、烟台,封锁渤海湾,占领大沽、天津。

8月14日,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反击,塘沽失陷。

8月21日,直隶提督乐善及大沽炮台守兵全部牺牲,大沽北岸炮台失陷。

9月18日清军于张家湾顽强抵抗,通州失陷。

9月21日八里桥激战。

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承德)。

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大的,历时150多年建成,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劫掠,然后纵火烧毁,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进一步损害了中国主权。中国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大片领土丧失。英国割占九龙司,俄国侵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深入到内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英法公使进驻北京;通商口岸增加;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适应了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的产物。

4.条约

《天津条约》

1858年6月,俄、美、英、法四国先后逼迫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1)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2)增开牛庄(改营口)、登州(改烟台)、台湾(定台南)、淡水、潮州(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十处为通商口岸。

(3)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4)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5)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恭亲王在英法武力逼迫下,分别与额尔金、葛罗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1)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4)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5)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资产,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6)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