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500字(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初十日男(对父母的自称)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膝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500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500字(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500字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初十日

男(对父母的自称)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膝下:

昨初九日巳刻接读大人(指父亲)示谕及诸弟信,藉悉一切。祖父大人之病已渐愈,不胜祷祝,想/可由此而痊愈也。男(我)前与朱家(朱尧阶)信/言/无时不思乡土,亦久宦之人所不免,故前次家信亦言之。今既承大人之命,男则一意服官,不敢违拗,不作是想矣。

昨初六日派总裁房差(会试有主考官,若干同考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阅卷时由同考官分房阅卷并进行预选,预选出来的考卷送主考官审阅 ),同乡惟黄恕皆(官员)一人单另列,初八日题目亦另列。男今年又不得差,则家中气运/不致太宣泄,祖父大人之病/必可以速愈,诸弟今年或亦可以入学(童生经考试录取后进府、州、县学读书),此盈虚自然之理也《家书43》中提到:诸弟/生我十年以后,见/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以为本分如此耳,而不知/其初/皆与我家/同盛者也。兄/悉见/其盛时气象,而今日零落如此,则大难为情矣。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今/我家方(正)全盛之时,而贤弟以区区数百金为极少,不足比数。设(假设)以贤弟/处/楚善、宽五/之地,或处/葛、熊二家之地,贤弟能一日以安乎?

凡遇之/丰、啬、顺、舛,有(天命,命运)存焉,虽/圣人/不能自为主张。(数有“数数”“数目”的基本含义,还有其它引申义。古人常用算卦的方法预卜未来的事情,算卦也离不开计算,所以“数”字也指占卜之术。古语说“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意思是说占卜也有失算的时候,鬼神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数”的限度,古人把“数”的限度称为“天数”。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日月轮回,四季交替,都含有数的节律。生命的节律就是“命数”,所以“数”又有命运的意思)

天/可使/吾/今日/处/丰亨之境,即可使/吾/明日/处/楚善、宽五之境。

君 子之 处 顺 境,兢兢焉(小心谨慎貌)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

君子之 处 啬 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比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

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来书有“区区千金”四字,其毋乃(莫非,岂非)不知/天之已厚于我兄弟乎?

兄/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

日中则昃(zè太阳偏西。太阳走到天的正中就会向西偏),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古代方术用语。计日时,天干10,地支12,彼此相配为一旬,所余的两地支称之为“孤”,与孤相对者为虚。古时常用以推算吉凶祸福及事之成败),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剥(剥卦: 顺势而止 )也者,复(复卦:寓动于顺 )之(jī苗头,预兆 )也,君子以为可喜也。

夬(guài夬卦:决而能和 )也者,姤(gòu姤卦:天下有风)之(征兆,迹象)也,君子以为可危也。( 夬卦与姤卦相反 )

是故/既吉矣,则由(非分贪求)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守其缺,不敢求全)以趋于吉

君子但知有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

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非分贪求)与凶/随之矣。

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今/吾家椿父萱母重庆(祖父母、父母均健在),兄弟无故,京师/无/比美者,亦可谓/至万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命名)所居/曰“求缺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祖父母、父母)。此则区区之至愿也。

家中旧债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诸弟所需/不能一给,亦求/缺陷之义(道理)也。内人(曾国藩妻)不明此意,时时欲置办衣物,兄亦时时教之。今幸未全备,待其全时,则吝与凶/随之矣。此最可畏者也。(详见《家书43》)

男癣病虽发,不甚狠,近用蒋医方(药方)朝夕治之。渠(他。“渠”作为指示第三人称的用法始于西晋。六朝、唐代时期使用频率较高,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语的使用中更加普遍,“渠”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下降,一般只在诗歌中以“问渠”的形式出现。渠(佢)作为第三人称的代词,最早见于《孔雀东南飞》:“渠会永无缘” )言此病不要紧,可以徐愈。治病既好,渠亦不要钱,两大人(父母)不必悬念。男妇(曾国藩妻)及华男(曾国华)、孙男女(曾纪泽曾纪静等)身体俱好,均无庸(毋庸;无须)挂虑。男等/所望者,惟祖父大人病之速愈,暨两大人(父母)之节劳,叔母目疾速愈,俾(使)叔父宽怀耳。余容另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