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人皮面前:在美丽的人皮面前

2008年,张靓颖的一曲《画心》成了我们那代人枯燥高中生活的一抹亮色记忆,深绵而悠长的海豚音,诉说、追问,最终走向潮落。作为电影主题曲,《画心》的歌词颇为契合地延伸了电影故事的主题。近来偶然又听见这首歌曲,连续重温了《画皮》I、II。

在美丽的人皮面前:在美丽的人皮面前(1)

电影《画皮》取材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画皮》,小说里讲的是秀才王生早上出行偶遇一美丽女子,便将其带回家中,遇道士点拨发现该女子是一恶鬼,美丽的外表是恶鬼用人皮所画,然悔之晚矣,惨遭掏心,后来恶鬼被道士制服,秀才妻子向道士求救自家相公,道士指点其前往求助老和尚,为救自家相公,她吞下了老和尚的一口浓痰,回到家后浓痰被呕出变成了一颗心脏,救活了秀才。小说意在告诫人们要识破形形色色的伪装,不能为表象欺骗。电影用暗系色调延续了小说的恐怖氛围,继承了画人皮、挖人心之外,彰显的主题已然不同,而是更加偏向爱情。

在美丽的人皮面前:在美丽的人皮面前(2)

《画皮I》和《画皮II》以狐妖小唯做衔接,在I的结局里,小唯因爱用千年道行救了凡人的性命,II的开头处点明,小唯因救人违反妖界规则,被封冻在寒冰地狱中度过了五百年,痛苦不堪。同样是小唯,同样挖人心,只不过一个是为了爱情,为和王生在一起需要保持美丽的人皮,一个则是为生存,为了摆脱寒冰地狱,甘愿为人。两部作品对小唯使用狐媚之术做了不同的阐释,《画皮I》的王生经常梦见自己与小唯缠绵,在影片结尾,王生对小唯说“我爱你,但我已经有佩蓉了”;《画皮II》的霍心只梦见过一次小唯,是揭开面具后呈现的脸,真实世界里在宴会上与小唯亲密,以及后来当公主披着小唯的皮与霍心享受肉体欢娱时,都有小唯施展媚术在先,并且在后来霍心知道公主和小唯换皮后,看着已渐进妖形的公主,他愤恨自己为狐媚之术迷惑,用刀刺瞎自己双眼,狐媚术消失,影片较为明确地表示霍心沉迷美色是受了妖术的蛊惑。

在美丽的人皮面前:在美丽的人皮面前(3)

不能评论王生或霍心意志是否坚定,美丽的人皮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诱惑,况且电影里没有对人性做绝对的好坏处理,真真假假,是否动了心魔,观影人看不清,当事人更无法确定。但是两部作品都为抵制美丽画皮的诱惑有所作为,在I里王生坚决不纳小唯为妾,最后更是用自己的命来换妻子佩蓉;II中霍心则刺瞎双眼,不再受狐媚妖术的蛊惑。电影的处理往往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而略显绝对,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看到这里时想的是何至于此呢,可是读过秦汉典籍的就会理解,那时人的思维似乎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想当初荆轲刺秦王要樊于期的人头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樊于期知道后二话不说就自刎了,反而是现在的我们顾虑太多了。

为什么要抵制美色诱惑,因为心中有所爱。不仅是王生、霍心在拼命,赵薇饰演的王生妻子佩蓉和霍心的爱人靖公主,同样无所顾忌。佩蓉为爱放手,为了王生和城中百姓的安全,她愿意背负妖孽挖人心的罪名;靖公主为爱守护,为和霍心在一起,哪怕时间并不长久,她愿意化人为妖,可又不忍吃人心,而将自己逼上绝路。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一句因李莫愁为大家熟知,但并非金庸先生原创,它出自金元时期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据说这首词为元好问16岁时所作,摸鱼儿是词牌名,雁丘是题目,指埋大雁的土堆。词序中介绍的很详细,作者在赴试途中,遇到一捕雁的说,今天捕杀了一只大雁,脱网的那只在空中悲鸣、徘徊,久久不离去,最终自投于地而死,作者感其殉情,就买来葬在了汾水边上,并赋了这首《雁丘词》。

不论是大雁、妖还是人,都难免为爱而痴。所幸电影选择了团圆式大结局,现实生活中并不会事事如愿,但身边的幸福要即时把握,这是我们能做和应该做的。

最后将《雁丘词》完整附在后面,供有意读者参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