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景001轮沉没搜救(海上搜救力量救起1名)

7月4日早上,总台记者从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了解到,4日凌晨,海上搜救力量救起1名“福景001”轮失联人员。记者从现场救援人员方面了解到,获救人员目前生命体征稳定。现场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中。

【新闻链接】“福景001”轮遇险沉没27人失联,涉事公司回应:与台风有关、暂未查出锚链断裂原因

据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消息,7月2日凌晨3时50分,阳江市海上救援中心在广东海事监管指挥系统值守中发现,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轮在附近海域防台锚地避3号台风“暹芭”时,锚链断裂、走锚遇险。

福景001轮沉没搜救(海上搜救力量救起1名)(1)

图源:人民日报

搜救行动持续进行中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海上搜救应急响应,成立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福景001”轮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开展救援行动,协调在附近的专业救助船、商船、海警船艇等参与救援;将情况通报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协调派出香港特区政府飞行队3架救助直升机和1架固定翼飞机前往救援;同时播发航行警告。

至7月2日12时许,“福景001”轮上3人被香港特区政府飞行队救助直升机救起,其余27人落水失联。目前,“福景001”轮已沉没。7月3日下午2时许,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目前正全力协调飞机、舰艇,搜救行动正在紧张进行中。

“福景001号”系工程船

正参与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

3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同在阳江附近海域锚地避台风的船员吴先生。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的船当时在“福景001”轮附近,“我们也是工程船,申请了内锚地。我们在水道里,他们就在水道外边的临时抗风锚地,出事后不知什么原因移动到茂名去了。”

吴先生表示,“福景001”轮移动的时候一直在“高频”里求助,称“生活区进水了”,但“我们当时也很紧急,很多船走锚了,有相撞危险。”

据吴先生介绍,类似“福景001”轮的工程船动力不强,“工程船一般重心高,而且还有个大吊车,动力无非就是侧推器全回转舵桨,顶不动12级风。工程船只能锚地避风,跑的快的先申请好的地方,晚的就在外边退而求其次。”

通过检索关键词,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涉事船只“福景001号”在事发时正在参与粤电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施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5月31日发布的《粤电阳江青洲一海上风电场项目A04号和A10号机位工程沉桩作业—粤航通〔2022〕0068号》通告显示,2022年5月3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福景001”、“海电运维502”、“苏启新荣38”、“大鹏拖9”轮将在以21°05′43.33″N 111°38′57.84″E为圆心半径1海里水域(A10号机位)和以21°06′29.77″N 111°39′48.76″E为圆心半径1海里水域(A04号机位)进行作业。

另据阳江发布6月4日的文章显示,福景001号近日在阳西县青洲海域参与粤电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主体工程施工。青洲项目由粤电阳江海上风电公司属下青洲海上风电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是继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顺利投产后,广东能源集团在阳江市布局的又一重大清洁能源项目。其中青洲一项目容量40万千瓦,场址水深范围35~38米,中心离岸距离约50公里;青洲二项目容量60万千瓦,场址水深范围37~43米,中心离岸距离约55公里。

此外,据中国能源新闻网报道,粤电阳江青洲一、二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由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场址水深范围35~43米,中心离岸距离50千米~55千米,规划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共布置92台单机容量为11兆瓦的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50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各1座。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6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1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8万吨。

遇险船舶所属公司:目前没有查出准确原因

记者了解到,此次遇险船舶“福景001号”属于上海华景智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艘2000吨级全回转起重船,船长204米,事发时载有30名内地船员。事故发生后,记者联系到该公司工作人员陶先生。他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联合了广东、福建以及香港的搜救队正在进行营救。”

当记者问及事故发生的原因,他说,“目前还没有查出准确的原因。台风天的风力是一部分原因,不过具体锚链为什么会断裂,很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事故发生后,我们与家属取得联系,正在对家属进行抚恤,也在联系相关的保险理赔工作。”

福景001轮沉没搜救(海上搜救力量救起1名)(2)

图源:上海华景智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据了解,“福景001号”事发时正在参与粤电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主体工程施工。上海华景智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此前曾表示,青洲海域离岸远、水深浪高、海况条件恶劣、施工技术难度大,这些特点给项目施工建设带来极大挑战。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