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资作文的素材(教资作文素材二)

主题分析“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因此,广大考生要以此作为热点话题进行备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关于教资作文的素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于教资作文的素材(教资作文素材二)

关于教资作文的素材

主题二 终身学习

主题分析

“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因此,广大考生要以此作为热点话题进行备考。

题目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 世纪人的通行证。”

要求:请结合教师职业,以“终身学习”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古已有之。早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就有终身教育的思想意识。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终身教育,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事实论据

1.爱因斯坦的“大圆与小圆”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有人问爱因斯坦:“您可谓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目前,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是无边无际的,小圆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所以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去探索。”

学无止境,既是指引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导航,也是我们践行终身学习的目标。

2.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 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他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在当地借些书来读。

3.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的践行者,84岁开始学习使用电脑,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后来又打算当“博客”。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头顶“著名经济学家”桂冠的于光远晚年又开始攀登文学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称“21 世纪文坛新秀”。90 岁之前,于老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记》《窗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们》《周扬和我》《我的编年故事》等。

4.季羡林大师的温软与寂寞

季羡林大师91岁时还坚持写作,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认为人活到80岁已经不错了,自己早已“视死如归”了。然而正是这种乐观态度,才使得季老一年年越发显得硬朗。此后随着岁月的增长与流逝,他又写出了《虎年抒怀》《九十抒怀》。他说,研究谈不上了,就是不愿待着,待着是很无聊的事情,每天接受医生护士的检查照顾,吃药打针喝水吃饭,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还是写些东西好。于是,每天他都坚持着。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并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5.钱伟长90多岁高龄仍坚持学习

钱伟长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说:“我36 岁学力学,44 岁学俄语,58 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 岁以后,现在也搞计算机了。”90 多岁高龄时,他还表示“到现在,晚上9 点以后是我的自学时间”。学习问题是一个关系国民素质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可以说,学无止境,对学习的讨论也无止境。有关学习重要性的问题,古今中外都有精辟的论述。孔子讲:“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培根也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可见,学习不但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使我们始终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代接轨、在行动上与时代保持一致,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才干,这对工作的推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而学习的过程,也是修身的过程。

6.董必武晚年仍然坚持练字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就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画。散步时,他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 挺拔,人称“董体”。

事实论据

1.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4.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杜威

5.无论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多么丰富,目的多么明确,这种教育不应随着发给学生毕业证书而告结束。从学习转到劳动是男女青年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

6.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之推

7.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

参考范文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描绘斑斓多彩人生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人生就像一张白纸,而人就是这张白纸的创造者,决定着这张白纸的“命运”:或是浓墨重彩,或是平白浅淡,或是眼花缭乱。一个经常说生活无聊的人,他的生活一定只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从来没有用心在这张白纸上涂抹色彩、描绘画卷;而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一幅多彩的画,因为他一路都在为之填补丰厚的知识、成熟的阅历、深沉的思考。平淡的人生触手可得,可多彩的画卷才能绽放生命最美的花朵。

描绘美好人生画卷,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古有大家将读书视为信仰;“只有保持学习,才能让我看到生活的希望”,今有名门为了读书而废寝忘食。终身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自古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辩证精神,也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生乐趣。作为教师,我们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了自己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不停歇的发展去适应社会需求,为了自己能够不断开阔眼界和充实自身去坚定进取。这样不仅能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还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描绘斑斓人生画卷,应该找准终身学习的方向。人生如同画卷,描绘美丽的图景需要明确绘画元素的构成、预先思索颜色的取舍。也就是说,要找准学习和进取的方向。毕竟术业有专攻,多且杂地涉猎各个领域,难以内化,空读百书仍不得学习的门径;精而专地研读某一个方面,思考消化,读过经典才能发现治学的方法。作为立志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教师,我们当发掘自身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进行学习,在正确的方向中开始描绘斑斓的人生画卷。

描绘独特人生画卷,应该坚持终身学习的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描绘人生图景,空想无用,实践为王。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时间的海绵里挤水,在生活的点滴中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立下的终身学习的誓言,努力充实并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终身学习理念由一时的兴起到审慎的选择再到踏实可观的具体实践。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能决定人生色彩的除了先天不可更改的客观条件,还有后天主观的持续不断的学习热忱。决心学习、立志学习,选择方向、准确学习,立足实践、踏实学习,只要坚持如上思想,我们终将涂抹出美丽的人生色彩,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人生画卷!

范文点评

1.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五段三分式的结构清晰地阐述了三个分论点,即树立理念、做好选择、有所坚持,层层递进、步步升华。

2.论据充实,名言、古语引用恰当,文化内涵深厚。

3.语言流畅,用词精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