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

1979年,电视导演王扶林从英国BBC考察回国,给央视高层提了一个建议:英国人已经将莎士比亚的名著拍成剧集登上了电视荧屏。我们自己的四大古典名著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搬上荧幕,再铸经典。

彼时,相比于电影界第三、第四代名导辈出(以谢晋、凌子风、谢铁骊,吴贻弓、滕文骥、谢飞、郑洞天、黄建中为代表),中国电视界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拿出有代表性作品来提升行业水准,拍摄四大名著这样群众基础深厚的作品可谓正当时,于是央视高层领导们当即拍板筹拍《红楼梦》和《西游记》。《西游记》由戏剧导演出身的杨洁执导,而《红楼梦》的导筒则交到了建议的发起者王扶林手里。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1)

  • 最高规格的改编团队

“人生之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摘自张爱玲《红楼梦魇》

原作有很多版本传世,在市面上常见的120回通行本中,前80回汇校了脂本,后40回从程本中提炼(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但人们对后40回的争议声始终未断。拍摄红楼梦首当其冲的问题当然是如何改编原著,为此,中央电视台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的阵容堪称空前绝后。著名作家沈从文、曹禺,书画家启功和红学家王昆仑、周汝昌等20多位大师级人物都在列。

这个团队几乎囊括了当时文学界的半壁江山,其水准之高当世无匹。

当然,导演王扶林的作用自然也是十分关键的,多达20位专家的建议如何消化和取舍本就是个高难度的工作。

早在正式筹拍之前,王扶林就将自己关在家里长达一年之久。闭关研读了整整一年的《红楼梦》原著和相关学术资料。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立刻向红学家们请教,他坚称:“没有质量过硬的剧本,一切都是妄谈。”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2)

豪华阵容的专家团保证了剧本的扎实

1982年的冬天,在中国音乐学院的一间屋子里,挤满了专家学者,大家围坐一起,热烈地探讨剧本的改编。

“那时每天都像踩着地雷,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这是当时大家在一起讨论时,导演王扶林所描述的心境。

诚如他所说:“《红楼梦》的改编,事关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千万不能搞砸了。”

剧本于1983年3月6日起稿,当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二个月。

央视版的红楼梦最终采取了前29集基本参照曹雪芹的原著,后7集则跳出高鹗的续作,除了司棋之死、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天出家等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的设定,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式结局,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重新创作了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

所以说,1987版《红楼梦》不仅仅是电视界的艺术创作,更是国内众多红学家和文化大家们对红楼梦各种版本统一认识的过程,最终给了专家一个相对认可的改编和从未接触过的观众一个相对完整的红楼梦。

  • 最严格的演员海选

剧本到位之后最重要的工作自然是选择适合的演员,来饰演在戏剧舞台上被各名家演绎过无数次的红楼梦众生相们。

为了能够选出最匹配原著的角色,导演王扶林决定在全国进行选拔,这在当时可是一个相当超前的理念。

于是,剧组在北京郊区建造了大观园作为拍摄基地,同时开始从全国范围海选演员。演员招募令发布之后,剧组每天收到的信件都能装满整整一麻袋。

除了自荐,剧组还跑遍了全国各大艺校、剧团甚至是各大工厂去招募演员,有的演员甚至是从大街上被看中直接拉来试镜的。

足足用了整整1年多时间,从几万报名人选中,最终挑出了153名演员,而且几乎全是新人。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3)

现实生活中的金童玉女

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趣事,最为人称道的是红楼灵魂人物黛玉饰演者陈晓旭的入选。要知道林黛玉一角是相当引人注目的,有人为了林黛玉一角,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一身文艺气质的陈晓旭当时写了封自荐信给剧组,导演被她身上的那股劲儿打动,也被信中带着忧伤和哀愁的气质打动,一句“我天生就是来演林黛玉的”最终确定了黛玉人选。王扶林导演曾评价陈晓旭说,没有第二个人跟林黛玉那么贴近了。因为选林黛玉最难,她不仅要身材瘦弱,更要有诗人气质,且艳冠群芳,多愁善感,说话尖刻。在当时的条件下,综合各方面的素质,陈晓旭是最合适的。事实也证明,王扶林导演的眼光没错。可惜的是,此后她再也拿不出超越这个角色的演绎,41岁便香消玉殒了,但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可供缅怀的“林妹妹”。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4)

陈晓旭演活了大家心目中的林妹妹

饰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那年20岁,是一名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虽有一些影视作品的积累,但基本还算是个新人。但因为天生一副娃娃脸,很多角色都不会眷顾他。在偶然的机缘下,他在邓婕的引荐下见到了王扶林,欧阳奋强自认为的“缺点”却成了导演眼中的“亮点”。于是乎,最初一代的“小鲜肉”贾宝玉就此诞生了。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5)

宝玉成了欧阳奋强艺术生涯中最出彩的角色

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最出彩的角色,泼辣狠毒,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邓婕演王熙凤,现在看是87版红楼梦里最耀眼也最传神的一位,但在当时,她却险些与王熙凤这个角色失之交臂,因为当时王熙凤的候选人,她有一个强大对手乐韵。甚至有人劝她放弃,演别的角色。邓婕没有放弃,一边准备凤姐的戏,一边准备平儿的戏,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角色。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6)

邓婕的王熙凤也是经典

张莉的薛宝钗、郭宵珍的史湘云、东方闻樱的探春、姬培杰的妙玉……选角的过程无不渗透了导演组的心血。

之后就是对演员进行相关文化突击培训了。所有备选演员被集中送往了圆明园培训基地,由专家顾问团进行为时两期的专业文化素养培训。让他们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表演、练习琴棋书画,进行形体训练,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等。然后反复观察3个月后,才确定了角色的最终人选,就算到了拍摄期间,她们还要一边拍摄一边学习。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7)

王扶林导演在片场导戏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8)

现场指导

  • 考究的服装设计和配乐创作

在选拔演员的同时,服装设计师史延芹也同时开工,由于《红柳梦》没有具体特指哪个朝代,她就决定汲取中国各个朝代最美、最精华的服饰元素,然后加以融合设计出了独属于红楼梦的服饰意蕴。

最终,耗时三年,她和她的团队设计出了2700余套精美绝伦的服装。其中王熙凤一人不同季节的服装就有74套,仅秦可卿出殡时的服装就多达七百种,绝大部分还只出场了一次。

而且设计的服饰,都与每个人的角色性格与心性高度吻合。

比如宝钗素来不爱与人争羡,那给宝钗设计的服饰颜色多为半新不旧的中庸之色。而给黛玉设计的颜色多为素雅之色,因为黛玉生来高洁清灵、幽怨慧秀、清冷感伤。男主角宝玉单纯善良、待人温暖,服装颜色大多以红色为基调,暖色为主。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9)

乖巧伶俐的宝钗一样让人记忆深刻

种种细节之考究让人拍案叫绝,让书中人物直接来到人们的面前。最终我们看到了满园春色、百花齐放的红楼群芳,无一不贴切、无一不经典。

搞定了人物设定和造型设计,《红楼梦》还给我们留下了家喻户晓的13首经典歌曲。这13首歌曲都出自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之手。

1982年,王立平找到了当时《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

他毛遂自荐,希望能够为《红楼梦》创作音乐,圆自己一个红楼梦。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10)

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拥一颗敬畏之心

“我知道你们不能完全相信我是否可以写好,但是我愿意把我创作的黄金年代放在《红楼梦》上。我先为你们写一个《红楼梦》的主题曲,你们请顾问团的专家听一下,如果可以我就继续地写下去,如果不可以我立刻就走人。”

最值得一说的是,当时一个演员都没有定,就先把作曲的给定了,这是少有的。王立平曾这样形容自己与《红楼梦》的缘分:“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在此后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他所有的一切都与《红楼梦》紧紧连在了一起。经过日思夜想,最终确定了音乐的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为此他倾尽了自己所有心血。他说:“只有一种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把每一首都写成精品,让人舍不得放下。”靠着这股信念,仅《枉凝眉》就写了一年零两个月,而《葬花吟》则写了一年零九个月。

最终,耗时4年半,完成了《红楼梦》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乐流传至今,如今再听,仍然让人如痴如醉、回味良久。

  • 红尘来也来,去也去,都是一场梦

那时候的他们,为了一部作品,愿意耗尽自己毕生心血。《红楼梦》引爆荧屏之时,导演王扶林也不过只拿了400元奖金。他们付出了最纯粹的心把它做到极致,才锻造出这样一部旷世经典,也成就了一座无法逾越的艺术高峰。尽管对原作内容改编本身的争议至今仍不时泛起,但千余次重播的盛况也足以印证这一经典“不可逾越”了。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11)

个性鲜明的87版人物塑造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12)

李少红版的是相当精美,但千人一面的角色设计让我犯了脸盲症

2010年,李少红导演翻拍了新一版电视剧《红楼梦》。实话实说,后来对四大名著展开得如火如荼地翻拍中这一次的创作其实能算是诚意满满的一部。遗憾的是,我们对于经典的“苛求”, 已经无法允许心中再装下另一场“红楼梦”了。最终2010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就像是投入水中的一块石头,只溅起了一点水花而已,唯有87版红楼最让人追忆。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13)

宝玉已满脸沧桑

红楼梦87版催人泪下(1987版红楼梦红尘来也来)(14)

凤姐已成了张国立夫人

2017年6月,1987版《红楼梦》播出三十周年主创再聚首。在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里,幕布徐徐拉开,当王熙凤“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朗笑重新传来,当林黛玉的声音(配音张海玲)再度响起,当贾宝玉缓缓诵出“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那些记忆里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就在这一刹那被拉回到了大家面前,我们这些老观众都会忍不住说一声,红楼,好久不见!

国剧经典回望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点赞。

注: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另外,此文由本人所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相关权益。

国剧系列之《西游记》:制作粗粝、魔改原著,却依然成为一代神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