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剖腹产的发明,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减少了因难产对产妇和宝宝造成的伤害。

而且,剖腹产手术时间少于顺产,过程中的疼痛感也远远小于顺产,深受很多无法顺产、怕疼宝妈的青睐。

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在一方面得到了便宜,另一方面就要失去。

剖腹产能让孕妇在少受罪的情况下产下孩子,但产后护理却更加麻烦,且受罪不少,身体恢复也慢。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1)


剖腹产后一周内,留院观察期的重点护理知识

对于术后需要经历的种种流程,产妇心里要有数,若根据医生的嘱咐全做到了,恢复快还能少受罪。

1、当天6-8小时内禁吃喝,不可枕枕头

在手术及麻药的刺激下,剖腹产后的6-8小时内,肠胃会减慢蠕动速度,消化功能减弱。此时进食,胃肠无力消化、负担过重,绝对要禁食、水。

不枕枕头是为了使血液加速流通,以免因流动缓慢或凝固,增加血栓风险。

2、当天6-8小时后:翻身

手术结束6-8小时后,麻药效果渐渐消退,身体机能也逐渐恢复,此时产妇可以使用枕头了,也可以在旁人的帮助下慢慢翻身。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2)

动作要轻一些,以免撕扯到伤处,伤口不慎碰到或撕裂,需要尽快重新缝合。

此时的产妇可以少喝点温水,或者好消化的小米粥了,为身体补充些水分及能量。

3、24小时内:用沙袋盖住伤口,定时压血

剖腹产手术结束24个小时之内,护士会用沙袋盖压在伤口上,并每隔一段时间按压肚子,这是为了加速将产后恶露排出去,让子宫尽快收缩。

正常情况下,压血是每30分钟一次,过程虽然令产妇很痛苦,但这是为了健康不可或缺的经历,产妇要坚强忍耐。

4、一天后:导尿管可以拔掉了,要记录小便情况

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妇刚生下宝宝都会感到虚弱,这就需要家人帮助做些护理工作了。

比如帮产妇把尿袋适时倒掉,记录下她每天喝了多少水,尿液排出多少毫升。这样做是为了让医生准确掌握产妇的身体信息,及时排查异常情况。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3)

术后24小时左右,导尿管就应该拔掉了,然后观察产妇是否能在拔掉导尿管后的4小时内自主排尿。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就可以下床活动活动了,对排气排尿有帮助。

如果没有排尿就需要通知医生检查,看看什么原因,必要时还得重新插上导尿管。

5、第二天:适度运动、由护士进行基本护理

手术结束后的第二天,产妇就可以下地行走了,还可以喝点清淡的萝卜汤等,有助于排气,但没排气前一定要吃流食。

如产妇此时仍没有排气,也不用担心,每个人的恢复速度不同,因人而异。

你需要做的,就是放松心情、吃点东西补充消耗的体力,在病房内散散步、运动运动,促进排气。倘若第三天还是没排气,就需要告诉医生了,采取其他措施。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4)

而且,从这一天开始,护士会来进行日常的检查及护理工作,如检查流血情况、外阴消毒、烤电等一系列的理疗措施。

为了加快伤口的恢复速度,医生也会查房,询问产妇的恢复情况并换药。如果这时感觉身体哪里不适,一定要告诉医生,别耽误了术后恢复。

6、3天内:持续静脉输液

手术结束后3天内,每天都要进行静脉注射,通常是葡萄糖,主要是为了改善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风险。

另外,也能提供糖分,让产妇的能量得以补充,帮助恢复身体。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5)


坐月子的护理要点

剖腹产结束后的前一周,产妇需要住院观察,如果没有任何异常情况,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就可以带着小宝宝回家坐月子啦~

当然,这段时间也有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月子坐得好不好,对体质的影响很大。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6)

  • 首先,刀口的护理仍要继续,每天都要进行消毒直至愈合,观察伤口是否渗血或发炎。伤口若有异常要及时就医,还要每天量体温,以免感染导致发热。
  • 其次,个人的清洁卫生工作要做好,产后恶露会持续一到两周,根据个人体质时间有长有短。此时要记得及时更换,保持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衣裤等。
  • 最后,整个月子期都要好生休养,不可从事体力劳动,夫妻生活也要禁止。

剖腹产护理十大注意事项(剖腹产后的重点护理知识)(7)


媛妈寄语:

即便出完月子,宝妈们也要注意避孕哦~剖腹产两年内不可再次怀胎,因为子宫的刀口需要很长时间修复。而且,产妇的精力与体力,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休养。

综上所述,剖腹产相对顺产而言,需要更复杂的护理流程和更长的恢复时间。

选择分娩方式前,产妇一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听听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若顺产条件好,不要因怕疼选择剖腹产;若不满足顺产条件,也不要强行选择,这是把自己和宝宝置于危险之中。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