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超距作用本质(超距作用的证明与光速限制-掀开现代物理学的神秘面纱)

1前言中国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得超距作用又成为当下的话题爱因斯坦根据狭义相对论,预言任何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限制但量子纠缠现象却是瞬时的、超距的,从而与光速限制发生了尖锐冲突按照科学精神,当理论与实际冲突时,应对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或放弃但专家们的做法却让人大跌眼镜,仍抱定爱因斯坦预言的正确性,成为物理学界一大奇观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物理学中并非个类,只是其它的不甚明显,而被有意或无意的回避了,如原子钟环球航行实验,证明了时间不但具有钟胀效应,还具有钟缩效应,这是旧相对论无法解释的(修正后相对论‘W场’概念的提出,则使得该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1]),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量子超距作用本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量子超距作用本质(超距作用的证明与光速限制-掀开现代物理学的神秘面纱)

量子超距作用本质

1前言

中国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得超距作用又成为当下的话题。爱因斯坦根据狭义相对论,预言任何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限制。但量子纠缠现象却是瞬时的、超距的,从而与光速限制发生了尖锐冲突。按照科学精神,当理论与实际冲突时,应对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或放弃。但专家们的做法却让人大跌眼镜,仍抱定爱因斯坦预言的正确性,成为物理学界一大奇观。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物理学中并非个类,只是其它的不甚明显,而被有意或无意的回避了,如原子钟环球航行实验,证明了时间不但具有钟胀效应,还具有钟缩效应,这是旧相对论无法解释的(修正后相对论‘W场’概念的提出,则使得该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1])。

下面根据国内近期的一篇学术论文《惯性的本源及光本质探析》[2],阐述光速限制不能成立的理由。

2 光速限制的范围

根据狭义相对论,当达到光速时,相对论因子γ的分母为零,大于光速时,γ成为虚数,使相对论因子γ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速限制预言。

请注意了,在整个狭义相对论的建立过程中,从未有任何形式的‘场’参与其中。可见,所谓光速限制,只能限于实物粒子或普通物质的速度不能超越光速。而场这种物质,不同于实体物质,它是种极特殊的物质。现代物理学对场物质的本质认识,可说是还一无所知。

在量子场论中,把场假设为振子、假设为能量子、更甚至假设为虚粒子(虚粒子是什么,没人说的清,是种为了假设而假设的东西),即使这样,量子场论最终的发散性困难仍无法解决。难怪目前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精通量子理论,包括当年创立和发展量子论的物理学大佬们。其实这样的理论不是难懂,是根本不可能懂。这种靠不断假设和再假设建立起来的量子场论,无疑将会成为科学史上最为失败的理论。

3场传播速度无穷大的证明

下面通过几种不同的思路,来证明场传播速度是无穷大的,或说,场是超距的。一般来说,科学的证明只需一种方法就可以了,之所以用毫无关联的多种思路,一是为了增加可信度,二是奉劝大家不要过于迷信名人或权威。况且这些理由皆出自同行专家评审过的学术论文,应该说可信度是最为可靠的。之所以许多人仍抱定从前的观点,认为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是因为这些论文是国人近年发表的,不如外国人的流传快罢了。世上本无超人,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狭义相对论修正后(有两个错误,时空变换式的数学推导和力定义的应用[3]),可直接准确地得出至今唯一的、任意速度下都成立的洛仓兹力公式f=qvB[4]。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修正后的狭相,得到了无可辩驳的证明。二是场传播速度不受光速限制,因为洛式的推导过程,是以两不同速度电荷为实例,其间的洛力便隐含了场速的无穷大。可见,场速无穷大,不但使相对论与经典理论完美统一起来,更无任何予盾可言。相反,若设场速无穷大,则相对论与经典理论将永远无法统一起来。两个正确的理论,不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运算结果,同一轨道上的相向两列,必定是会发生正撞的。

再请看,场具有能量是指场具有做功的能力,是势能,而势能是不能与质量等效的,否则相对论的质速关系式(已被实验证实),便不能成立。如静止状态下不同处的两质点,在其引力作用下加速靠近,即势能转变为动能后,才会完成质量的增加。根据场源的质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再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场并不是由场源不断辐射出的能量子(无论辐射出的虚粒子是何种能量形式),就是说,场的传播不能形成质量,或说,场的质量始终为零。而光速限制的理由,是为了避免质量无穷大,所以场传播不会受到所谓的光速限制。场物质不同于普通物质。

还有,库仑定律经受住了现代高精度实验的验证,在理论上也同样给予了证明(含引力平方反比定律[5])。假如说场的光速限定成立,则当场源自转时,场线将成为曲线,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或两天体间的引力,将不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必将破坏作用-反作用力定律,进而否定了动量守恒定律,这都是理论和实际所不能接受的。天体之间距离动辄以光年计,场作用力的光速限定,还将使天体运动陷入不可预知的状态,而微观上的量子纠缠现象更是无从解释。由此也可得出结论,场传播速度为无穷大。

由以上可知,场是不受惯性制约的物质,通过场发生力作用的物质双方,是瞬时的或超距的,且与狭相无矛盾。爱因斯坦的光速限制预言,其根据不过是一个相对论因子γ,况且当时对狭相方程的物理意义也不甚明朗,其根基并不坚实。后人把这么一个预言做为定论,实不可取。其实现代物理学中,把假设理论当成客观现际的做法并不罕见,如宇爆学说,几乎可以说是矛盾重重,神乎其神。所以说现代物理学正在偏离严谨的科学轨道,而走向神学的说法,并不夸张。

4、总结

现代物理理论,许多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解释了这个矛盾,又出了现新的矛盾,如此不但没有逼近真理,且结论越发显得荒唐,如同一个粒子同时出现在两个地点(合理的解释请参看文献[2])。后人又以此为根据,得出更为荒唐的结论,造成现代物理学不可理喻的现象。可见假设性理论的建立,必须要在具备多种实验数据基础上,再加上万分的小心,而不是象量子场论那样,开篇就来四个假设,疑问一大堆,也被选入了教程,这实不可取。这是现代人们的急功近利,总想着出成果、出结论,而不是静下心去思考。

目前的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是找出并修正其中的错误,以免在错误的结论上再错上加错。只有基础上的错误不存在了,新的发视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当前,纠正理论中的某个错误,将会使人的智力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这比得出了什么惊人结论,更具科学价值。学术论文的价值,重点在于过程,而不应是结论。科学技术实验,才需要追求结果。

回顾下近代科学的发展史,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至麦克斯韦时期达到顶峰,创造了物理学最为辉煌的时代。反观现代物理学,动辄假设假设,最后是越来越不懂,越来越不可理解。当很多人以自已的离奇结论,而激动不已时,其不知已偏离了科学研究的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 田树勤.引力理论新探[J].现代物理.2013,3:84-89

[2] 田树勤. 惯性的本源及光本质探析[J]. 现代物理, 2015, 5, 79-87

[3]田树勤.狭义相对论中各变换式的重新推导及合理性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4):51-55

[4]田树勤.狭义相对论变换式修正结果的验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212-216

[5]田树勤. 黑洞理论重探及宇宙模型重建. 现代物理. 2014, 3, 37-4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