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

大多数人在谈论古代社会的时候,都会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并表现出一副替古人担忧的样子。诚然大家都不得不承认,相比较于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来讲,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所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无法与当今社会相提并论。

但是大家也绝对不能忽视古代人的智慧,在那个缺衣少粮的旧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都比较欠缺。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古人也曾不遗余力的创造未来。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更是煞费苦心,现代人熟知的肉、蛋、鱼、虾,也是古代人餐桌上的美食。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1)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常食用,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只能在年节或改善生活的时候,才能够敞开胸怀大吃一顿。日常生活中只能吃一些自己栽种的蔬菜,以及在树上采摘的野果等食物。虽然当时人们都已经开始饲养“六畜”,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拿到集市上贩卖。

夏季和秋季古人的餐桌上,摆放的蔬菜与现代社会差不多,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却无法吃到新鲜蔬菜。为了改变这种无菜可吃的贫苦境遇,人们开始尝试制作干菜。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已经学会了制作干菜的方法。

而南方地区还根据干菜的制作原理,发明出了美味又廉价的“梅干菜”。 时至今日,“梅干菜” 已经成为浙菜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肴。而且也是芸芸众生餐桌上的必备菜品,谈起“梅干菜”的历史,相信一定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2)

干菜中的特色美味“梅干菜”

“干菜” 顾名思义就是失去水分的蔬菜。据说在“菹”出现的时候,干菜也不甘示弱的被发明出来。“菹”是用新鲜的蔬菜腌制而成,多用“崧”也就是大白菜腌渍。而在制作干菜的时候就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是蔬菜基本上都可以制成干菜。

在夏季阳光特别充足的时候,各种蔬菜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不仅长势喜人色泽也十分诱人。在秋季蔬菜大面积收获的日子里,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各家各户,都会购置大量的“秋菜”准备过冬,白菜,萝卜、土豆、芥菜、葑菜等,都是北方人“熬冬”时的必备蔬菜。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比较优越,所以无论是粮食还是蔬菜,几乎都可以达到一年2-3熟,所以南方人可以随时制作干菜。南北地区在制作干菜的时候,无论是工艺、流程还是味道,其实基本上都差不多。只不过选用的蔬菜不同,进而导致风味不一样而已。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3)

一、“干菜”起源历史及缘由

1.“干菜”发源于西周

“干菜” 既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古人生活历史的一种刻画。据相关资料记载,“干菜”应该出现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由于西周都城丰镐位于西北地区,所以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大雪封门,所以人们根本无法吃到蔬菜。

为了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制作干菜的方法。据《周礼》记载当时社会中,曾有七种可以食用的蔬菜,人们将其命名为“七菹”,即“韭、菁、茆、葵、芹、箈、筍”。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4)

这七种极具风味的蔬菜,不仅可以被制作成“菹”,而且还被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其实就是大家比较了解的干菜。在当时社会中“菹”与干菜,曾一度风靡于整个西周社会,并且被当做饮食习俗不断传承。

笔者认为,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的干菜,这次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长盛不衰,并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美食之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干菜不仅可以解决北方人冬季吃菜问题,而且也可以与任何人类搭配,制作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菜肴。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5)

2.“干菜”出现的契机

笔者认为,干菜之所以会摆在古人的餐桌上,除了与北方人的饮食习俗有关系之外;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当时社会中由于老百姓生活特别困苦;所以他们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吃菜问题,所以才会发明出了干菜这种特色饮食。

无论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的老百姓,由于他们生活在社会最顶层,所以可以拥有的社会资源特别少。再加上一年到头种地获得的粮食,有一大部分都要交给国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生活,不仅特别拮据而且也毫无幸福感可言。

如果深入挖掘古代饮食文化不难发现,古代老百姓的餐桌上,尤其是生活在西周时期的老百姓,能够吃到干菜都已经是莫大的幸福。所以为了能够避免食不知味,他们才绞尽脑汁发明了干菜。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6)

3.“干菜”预示饮食文化进步

笔者认为干菜的发展历史,既是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进步,也是老百姓困苦生活的证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代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每天都过着大鱼大肉纸醉金迷的生活,很多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百姓困苦。

相传西晋王朝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遇到了灾荒之年。由于没有粮食可吃,被活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活着的人也只能吃草根和观音土。当这个消息传到晋惠帝的耳朵里时,他沉思半晌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道肉糜?”。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7)

虽然古代社会中的统治者,很少会管老百姓的死活。但是作为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为了能够保证自己和家人可以生存下去,于是就开动脑筋发明了干菜。事实上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不难发现干菜也是老百姓的智慧结晶。

既然冬季无法吃到新鲜蔬菜,那么就将其晾晒成干菜。这样在冬季的时候用热水煮一下,就可以让蔬菜重新充满水分,虽然在味道上比不上新鲜蔬菜,但最起码不至于在冬季无菜可食。事实上制作干菜的方法非常简单,西周时期的干菜就分为两大步骤。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8)

4.“干菜”的制作方法

在遥远的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用清水洗干净放在锅中熬煮然后晒干。使用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干菜,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保质期,而且在食用的时候也有一番风味,

实际上南北地区在制作干菜的时候,其实也会出现一定地域性。首先在蔬菜的选择上北方地区,一般都会使用白菜、土豆、豆角、芥菜等,并制成白菜干、土豆片干,以及豆角丝干和芥菜干等。当然还有很多种类的干菜,菠菜、生菜等也都可以制作成菜干。

而南方地区则多以芥菜、油菜,以及大家熟知的白菜、雪里蕻为主。生活在浙江绍兴一带的老百姓,在制作干菜的时候多用雪里蕻、九头芥。而远近驰名的梅干菜,就是当地老百姓特制的一种干菜。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9)

二、绍兴特产梅干菜

相信一提起梅干菜很多人都会口水直流,因为梅干菜扣肉、烧肉、焖花肉;梅干菜烧鸡翅、炒蚕豆、包子、馅饼等,都是当地人特别喜欢吃的美食。相信对于大部分南方老百姓来说,梅干菜都是他们儿时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但是对于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朋友们来讲,或许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梅干菜是什么。事实上,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梅干菜就是一种由白菜、油菜,或雪里蕻、芥菜等蔬菜,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干菜。作为干菜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在南方地区特别受欢迎。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10)

1.梅干菜的起源历史

(1)令人向往的绍兴梅干菜

笔者认为关于梅干菜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也就是说在人们会制作干菜的时候,其实南方地区的老百姓,就已经学会了使用雪里蕻、芥菜,制作梅干菜的具体方法,而且现在社会中的梅干菜,其实与当时的制作工艺差不多。

浙江绍兴梅干菜又称乌干菜,由于制作梅干菜的蔬菜比较便宜,而且在制作梅干菜的时候,所使用的调料价格也不高。所以梅干菜被当地人的心目中,是一种物美价廉的传统美食。作为绍兴当地的著名土特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曾流传至广东地区。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11)

(2)独具魅力的广东梅干菜

事实上除了绍兴梅干菜比较著名之外,浙江省的台州、萧山、桐乡、慈溪等地,其实也基本上都以梅干菜作为下饭菜。只有梅干菜制作的菜品,不仅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而且只要吃一次,就会给人上瘾的感觉。

广东地区主要是惠阳一带,对梅干菜特别感兴趣。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近年来粤菜中的梅干菜系列,记者也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相比较于浙菜中的梅干菜而言,广东的梅干菜对制作方法做出了改进,萝卜茎叶、榨菜、芥菜等,都成为了制作梅干菜的主料。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12)

(3)梅干菜来源传说

事实上关于梅干菜的来历,还有一个世人皆知的美丽传说。相传在古代社会中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地主家当丫鬟。由于地主对下人特别苛刻,每天只给他们吃一些烂菜叶。这位女孩为了能够下咽,在菜叶中加入了一些食盐。

没想到通过这种方法腌制出来的烂菜叶,居然可以让人食欲大增。后来女孩将这种方法教授给了乡亲们,从此之后人们就吃上了更加美味的蔬菜。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中独具饮食魅力的梅干菜。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13)

2.梅干菜饮食风潮

梅干菜在浙江人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于酸菜在东北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餐,都要吃到梅干菜制作的菜品。梅干菜切肉、梅菜扣肉等,都是浙菜中最为知名的菜品。入口时不仅不仅鲜香爽口,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养生菜。

据说经常吃梅干菜还可以清热解暑,消积食、治咳嗽、生津开胃。笔者认为,梅干菜作为江浙地区一个极具饮食文化符号魅力的食物,不仅可以体现出江浙人在饮食方面的奇思妙想,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彰显出南方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特色。

浙江梅干菜推荐(梅干菜历史源于何时)(14)

结 语

古人语“民以食为天民”,在古代社会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不管生活条件是穷还是富,人们奔波劳碌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吃到美味的食物。梅干菜虽然是一种廉价的食品,但由于它的味道十分诱人,所以从古至今都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向嘉越《绍兴梅干菜》

周一海《“十月芥菜”正当食》

平幸妤《舌尖上的美食--梅干菜扣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