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酯测试检测报告(检测资讯CPSC又搞事)

2017年10月18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以3:2的投票结果通过一项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最终规定。该规定将在联邦公报刊登后180天生效。(详情请参考CPSC官网链接:https://www.cpsc.gov/Newsroom/News-Releases/2018/CPSC-Prohibits-Certain-Phthalates-in-Childrens-Toys-and-Child-Care-Products)

邻苯二甲酸酯测试检测报告(检测资讯CPSC又搞事)(1)

▲ 科学检测,保障健康

经实验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人体的伤害不言而喻,尤其是其对人体的致癌性和对于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但是一般公众和消费者对于这类物质的名称属性及危害后果并不十分清楚和了解,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还记得早几年食品行业爆发的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和中国白酒塑化剂事件么?这可算是这种物质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的爆刷存在感的公众性事件了。塑化剂的根源,就是邻苯二甲酸酯(PAEs)。

什么是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PAEs,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简言之就是塑化剂的一种)当被用作塑料增塑剂时,一般指的是邻苯二甲酸与4~15个碳的醇形成的酯。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最重要的品种。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还可干扰内分泌系统。

▲ 邻苯二甲酸酯(PAEs)分子式结构

工业化的变革发展也快速推动着化工行业的不断进步,工业原料、化学添加物、化工替代品等已经普遍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法阻止,只有通过必要的手段进行行业监管、检测保障和问责机制,才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生活保障,行业和企业也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邻苯二甲酸酯有哪些危害?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

邻苯二甲酸酯测试检测报告(检测资讯CPSC又搞事)(2)

▲ 关注男性健康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邻苯二甲酸酯测试检测报告(检测资讯CPSC又搞事)(3)

▲ 关注女性健康

CPSC针对PAEs的新规要求

CPSC针对PAEs的这个新规定生效后,出口美国的所有玩具和儿童护理品需符合8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DEHP、DBP、BBP、DIBP、DINP、DCHP、DHEXP、DPENP)要求每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得超过0.1% (1000mg/kg)

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详细信息如下

中文名英文名简写

化学文摘号

(CAS NO.)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84-74-2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BBP85-68-7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117-81-7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DINP

28553-12-0/

68515-48-0
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i-n-pentyl phthalateDPENP/DPP131-18-0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i-n-hexyl phthalateDHEXP/DnHP84-75-3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icyclohexyl phthalateDCHP84-61-7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84-69-5
国内情况

针对“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我国有制定并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22048-2015;针对“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我国有制定并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28599-2012。不过从标准前缀名可以看出,这两个标准暂时还仅属于国家推荐性标准,仅能指导企业参照应用,并不具备国家法律性强制执行要求的作用。

针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我国在今年6月23日废止了GB/T 21911-2008这个国家推荐性标准,并同时发布并执行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后记

对于制造企业和贸易公司来说,如有相应类别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的话,须尽快探讨行业应对之策,切实委托合格、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进行相应的检测验证工作(尤其是要确保委托的检测机构已经具有美国CPSC的授权资质认可),以确保产品的顺利出口。

====================

本文来自本头条号归属的检测产业合伙人,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公众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