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景颇族,基诺族,拉祜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怒族,水族,藏族,佤族,瑶族 彝族,壮族,普米族,傈僳族 。

云南民族的服饰很具有观赏性,同时也会对我们日常生活的装饰、穿着起到创造性的艺术上启发。上两期介绍了16个民族的服饰文化,本期简要介绍9个民族的服饰。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1)

云南民族服饰文化

1、 怒族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怒江、迪庆一带。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素雅,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轻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成串的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环垂于肩部。

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腿。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怒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2)

怒族

2、 水族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水族喜好白色、青色和蓝色,服装一般以青色和蓝色为主色,以白色作为装饰点缀。近些年来墨绿色也成了水族服饰的主色。

水族男子服饰变化较大,清朝强制改装前,水族男子长发绾髻,穿无领无扣长衣,系腰带。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3)

水族

3、藏族

藏族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使用藏语的民族,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云南主要居住在香格里拉一带。

约略而言,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历史的不同,藏族服饰异常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藏族的服饰还主要表现在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上。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

在等级差异方面,贵族藏袍与民间藏袍的结构并没有根本区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地和花纹上。贵族服饰质地精细,花纹讲究。一般有蟒缎袍,由黄、红、蓝、绿、白、紫等色作基调,上面有"间希"纹祥(龙、水、鱼、云等纹)。平民着装一般是:头戴帽顶有红绿色绒饰的尖顶小帽,下穿黑红色相间的十字花纹毛裙,着邦垫。无论贫富,都要戴两串念珠,富者戴大蜜蜡珠,胸前除挂银镶珠石胸饰外,必戴佛盒,富者还头戴"巴珠",价值千金。

藏族男子服饰逐渐趋向于大同小异,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上装爱穿多件右襟齐腰短衣,叫“对通”,镶金边高领,用银币、铜珠做衣扣,讲究层次重叠,颜色醒目。穿长统皮靴或藏靴,充分显示出藏族男子的健壮、豪迈和英武。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4)

藏族

4、佤族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标志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妇女们的装束最突出的是头戴宽约3公分左右的银箍,留长发;身着靛青色无领大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颈戴银质大项圈,细项链。喜爱戴宽手镯,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男子一般穿黑、青色的无领短款上衣,下着黑色或青色的大裆宽筒裤,剪发。用黑、青、白、红色的布包头,喜欢戴银镯,佩竹饰,出门肩挎长刀、挂包。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5)

佤族

5、瑶族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

瑶族人精于织染、刺绣,服饰亦多种多样。防城花头瑶女子穿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布条。下着短裤、绑腿,用红穗缠头,顶一方挑绣几何纹头帕。大瑶山花兰瑶女子穿对襟交领式长衣,衣侧开衩,领襟、衣摆、袖子皆施以精美的红色绣饰,下着青布短裤、织锦绑腿、木屐,青布帕、白帕包头,颈尖佩带银圈等饰物。金平红头瑶女子穿青布对襟长衣,领襟有红色绣饰和一排银牌。腰系青布带,带端刺绣几何纹,下着刺绣精美的宽大花裤,其裤子堪称珍贵艺术精品。

常见的瑶族男子服装有对襟、左大襟短衣或长衫,束腰带,裤子也有长裤和短裤之分,以蓝色为主。较为特殊的是南丹白裤瑶男子的白色灯笼裤,其宽臀紧腿,造型奇特。

瑶族人民精于蓝靛印染,以娴熟的蓝靛印染和印花技术,制作出了驰名国内外的“瑶斑布”。 瑶族服饰是中国瑶族的传统服饰,于2014年11月1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6)

瑶族

6、彝族

彝族(原称“夷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

彝族服饰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图案纹饰多为鸡冠、羊角、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

彝族服饰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7)

彝族

7、 壮族

壮族旧称僮(zhuàng)族,它是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8)

壮族

8、 普米族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的云南省怒江、云县、凤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九龙等。

普米族长期和纳西、彝、藏等民族杂居,服装及头饰吸收了这些民族服饰特点。宁蒗、永胜地区的普米族女子喜将牦牛尾和丝线缠在长发中编成粗大的辫子盘在头上,再缠绕长头帕,以包头大为美,其身穿高领右襟衫,下着宽大百褶裙腰缠织有红、黄、绿、兰条纹的羊毛宽带,有的还在背上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兰平地区未婚女子用天蓝色绣花帕包头,头帕外垂一束红绒线,这是未婚的标志。已婚妇女用黑色长帕包头。有的喜佩红、白色珠饰,有的喜戴耳坠银环。富裕人家在颈项还要挂上珊瑚、玛瑙和料珠,胸前佩带“三须”、“五须”的银链,手戴镯圈和宝石戒指等。女子能用构造简单的腰机和水平织机织出图案精美的土布。

受藏族服饰影响,男子穿大襟立领上衣,外套皮袍,系腰带,下着长裤、皮靴。天热时将皮袍褪至腰间,两袖系在身前。头戴前沿高竖的皮帽,腰挎一把长刀。传统普米族男装为麻布短衣和宽大裤子,天寒时披羊毛坎肩,裹绑腿。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9)

普米族

9、僳族

傈僳族是古代氐羌民族与西南民族融合而成的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

傈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僳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白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黑傈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花傈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傈僳族男子服饰最早模拟喜鹊的颜色与样式,称喜鹊服。上衣是麻布短衫,下穿及膝黑裤,缠黑布包头。傈僳族男子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羊毛彩带,肩背革制箭包、砍刀等物。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显风采)(10)

傈僳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