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科学知识(科普夏季)

夏季气温高,蚊虫多,容易中暑、腹泻,被蚊虫叮咬,这些家庭常用药,记得准备好。

夏天的科学知识(科普夏季)(1)

夏季预防中暑常备药

备用药物:霍香正气水、庆余辟瘟丹、十滴水

中暑的人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乏力,恶心及呕吐,还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症状。这多见于高温天气下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的人。常备以下几种药以便不时之需。

1、藿香正气水

属于辛温药品,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每次可口服藿香正气水5~1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酒精过敏者应慎用藿香正气水,可选择其他剂型。

2、庆余辟瘟丹

具有辟秽气,止吐泻等功效。用于感受暑邪,时行痧气,头晕胸闷,腹痛吐泻。一次1-2袋,一日1-2次。

3、十滴水

为祛暑剂,具有健脾、祛暑功效。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每次可口服2~5毫升。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儿童、孕妇、年老体虚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服药后仍不见好转,甚至出现休克,应马上就医。

夏季预防腹泻常备药

备用药物:枫蓼肠胃康颗粒、克痢痧胶囊、黄连素

很多因素都能引起腹泻如感染、受凉、饮食不净等,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腹泻会引发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失衡等。

1、枫蓼肠胃康颗粒

具有清热除湿化滞的作用。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发热等症状。

2、克痢痧胶囊

主治解毒辟秽,理气止泻,用于泄泻和中暑,一次口服2粒,一日3~4次。

3、黄连素

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成人一次口服1~3片,一日3次。

夏季预防感冒常备药

夏季感冒多因喜凉和饮冷引起的,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很多人会把夏季感冒笼统地称作“热伤风”,其实夏季感冒除了热感冒以外,还有一种暑湿感冒。

备用药物:芙朴感冒颗粒、霍香正气软胶囊(胃肠型)

1、芙朴感冒颗粒

是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宽中理气的作用。用于风热或风热挟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肢体酸痛,鼻塞,胃纳减退,开水冲服,一次10~20克,一日2次。

2、藿香正气软胶囊(肠胃型)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一次口服2-4粒,一日2次。

夏季预防蚊虫叮咬常备药

备用药物:风油精、清凉油

可用于对抗普通蚊叮虫咬,既有效,对皮肤刺激也较小。

涂药时,建议用指甲反弹患处至微红后薄涂、点涂为好,不宜搔抓,以免皮肤破损。如涂抹部位较多,睡前宜清洗。若出现肿胀扩大、红肿扩散、渗液不止、溃破、发热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诊。眼周、鼻孔、口唇、外阴、肛门等部位的皮肤,以及与黏膜交界近处不宜用,渗液处及伤口处禁用。

来源:联合用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