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练习题pdf(光的反射参赛回顾1)

感谢省市领导对我们一线教师的关心,将湖南省自1996年以来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比赛获奖的老师信息摸底,并建立微信交流群,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感激。

回顾参赛的经历,今天给大家分享我的《光的反射》参赛的点滴经历,希望能给年轻老师点点感触。

中国教师教育网为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于2015年5月1日-12月31日举办了首届“教师网”杯全国教师教育教学文化节!本次文化节以“展师风强师能”为主题,通过初选答辩入围、网络投票、专业评审三个环节的评审,教师说课类评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湖南省常宁市第八中学雷洋文获得此次大赛说课类一等奖。

光的反射练习题pdf(光的反射参赛回顾1)(1)

网络截图

《光的反射》是2012年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第四章第二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为初中学生21个学生必做实验之一,也是12个必做的探究类实验之一。

接到参赛任务后,我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研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只有要牢牢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对《光的反射》的具体要求,才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设计并实施评价,得出是否达到学业要求的结论。

光的反射练习题pdf(光的反射参赛回顾1)(2)

光的反射现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例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对《光的反射》作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

具体的内容要求:2.3.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具体的学业要求:

(1)通过实验,对光的反射现象有直观地认识,学习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到光路可逆,基于此学习眼睛能看到物体的原理。

(2)能基于科学推理,联系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结合生活经验,合理猜想光的反射路径、反射光线的位置;先后经历定性探究与定量探究,知道二者的区别;学习利用白纸板显示光线痕迹的方法。

(3)能基于探究目的和猜想合理设计实验方案;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激光笔、平面镜等实验器材,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的位置关系,能正确测量并记录多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能合理解释实验数据,通过归纳总结得到光的发射定律。

(4)能安全使用激光笔,提高安全意识。经历探究过程,获得光线的反射定律,产生成就感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体会物理研究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识到物理研究中常通过多次实验以避免偶然性,体会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光的反射练习题pdf(光的反射参赛回顾1)(3)

实验模拟图

课堂设计及课堂教学的实施要解决的“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都必须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为了精准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首先要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1.理解什么是物理探究类实验。物理探究类实验是指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在教师引导和学生配合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类型。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2.理解课标的表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实际教学中就要求通过“光束射在平面镜上反射”的实验现象,去认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定量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光的反射规律性强、实验操作方便,在实验中容易体现探究的思想,所以教材把光的反射安排为探究活动,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实验,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侧重点是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的过程。科学探究源于问题,没有“问题”,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对于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还需要把它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这样,探究过程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探究才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教材《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就体现了这个想法。

光的反射练习题pdf(光的反射参赛回顾1)(4)

教材插图

教材首先说明:“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经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很自然地引入了要探究的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然而,“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只是一个含糊的表述,对于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指导作业并不明确。因此,教材紧接着问“也就是说,光反射沿什么方向射出?”这样就把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转化为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明确了要探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即角度)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问题,并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表述出来,持之以恒,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理解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目的是用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可折叠光屏及量角器等探究光的发射规律。由于光线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应把主要精力用于猜想反射光线的位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在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后,再进一步观察,记录不同情况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然后通过分析和论证,验证猜想,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我们就会像专家一样去整体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教学设计中作出正确的课堂教学实施流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