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相邻。古时此地盛产砂金,并设置淘金场。唐天佑元年(904),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金。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中央政府诞生地,以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形成地和苏区精神、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主要发源地。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1)

历史沿革

西汉属豫章郡。汉高祖六年(前201)为雩都县辖域。东汉建安七年(202),建置象湖镇,隶属雩都县,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均在雩都封内。唐天祐元年(904),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瑞金之名始此,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瑞金监改置为瑞金县,隶属江南西道昭信军。宋开宝八年(975),改昭信军为军州,仍辖瑞金。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江西行中书省,改赣州为路,瑞金属赣州路。元大德元年(1297),赣州路置会昌州,辖瑞金。明洪武二年(1369),改赣州路为府,辖瑞金。洪武九年(1376),设江西布政使司,领赣州府,瑞金县隶属赣州府。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置宁都直隶州,辖瑞金县,至清末隶属未变。民国元年(1912),全国行政体制设中央、省、道、县4级,江西省置4道,瑞金县属赣南道。民国15年废道,瑞金县划归江西省第六行政区管辖。1930年4月,瑞金境内农民暴动成功,推翻民国县政府。同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嗣后,中国工农红军开展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瑞金县置为中央直属县。194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瑞金,隶属宁都专区。1994年5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瑞金县,设立瑞金市,管辖范围、行政级别未变,仍隶属于赣州地区。1998年冬,国务院批准撤销赣州地区,设立地级赣州市之后,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2月14日批准瑞金市由省辖,赣州市代管。瑞金市下辖7镇、10乡,县域面积2448平方千米,人口69.37万。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2)

红色圣地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大地上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宣告成立,瑞金成为“赤色的首都”和全国苏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从1929年2月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红军离开瑞金长征,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一共存续了5年8个月。党史专家以“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精辟概括了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瑞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年24万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3万人参军支前,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目前,瑞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影响最广的革命传统教育名城之一。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3)

风景名胜

罗汉岩风景名胜区 位于赣闽两省交界处、瑞金东北部的壬田镇中潭村境内,海拔500余米,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以其“峰险、岩奇、洞幽、泉清、水秀”著称。1985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4)

龙珠塔 位于瑞金城西赤珠岭,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为九级六面楼阁式砖塔,高36米,塔内结构为壁内折上式,内设壁龛,可登临。1838年及1934年、2007年3次重修,1987年12月18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5)

瑞金苏维埃红色遗址群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革命传统教育名城,至今完好保存180多处革命遗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6)

瑞金红色景点简图(红色圣地江西瑞金)(7)

著名人物

杨以任(1600—1634) 字惟节,号澹馀,象湖镇绵塘下坊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乡试中举。崇祯七年(1634)升南京国子监博士,同年在职病逝,年仅35岁。其学富识博,精通治政理财、管理地方之方略,工古文辞,才名卓著,著述颇丰,有《读史四集》《京学志》《皇明奏疏》《名臣言行录》《非非室文集》等行世。与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并称为江西五大家。周邦道(1898—1991)字庆光,号龙雾山樵,黄柏乡直坑村人。1931年,在国民政府举行第一届高等考试中荣获第一名,被誉为民国“状元”。历任江西省立宁都中学校长、教育部督学兼国立贵州(第三)中学校长,考试院参事,安徽江西考铨处处长,江西省教育厅厅长,考选部政务次长;国民大会代表,国立中正大学、中兴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国医药学院代理院长,高等考试及皖赣县长考试典度委员。编有《科学发达略史》《近代教育先进传略》《中华大典·宗教》和佛学、道学等著作32种。

责任编辑:徐佳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