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的性格改变好难(如何突破和改变你的原生性格)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性格修正》作者: [美]本杰明·哈迪

原生的性格改变好难(如何突破和改变你的原生性格)(1)

性格并不是不能改变,可以通过创伤、身份认同叙事、潜意识、环境四大性格影响因素,来修正自己的性格,走出困境,实现直接、高效的成长转变。

性格的误解

很多人喜欢做各种人格测试比如 MBTI、大五、九型来了解自己。

但你需要性格测试是 自陈式的。我们的自我认识总在随着当前的关注点、环境和情绪而变动。

性格不是简简单单做一次性格测试就能知道的。性格不是固有不变的。它不是你的过去,更不是“本真”的你。你不是必须先寻找和发现自己的性格,然后才能开始活出自我。

这些错误观点尽管常见,却是谬论,会限制你作为人的潜能与自由。如果你之前陷入过这些文化神话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请放下它们,至少要质疑它们的合理性以及对你的人生和未来的影响。

当你看着自己或他人时,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不变的“类型”。相反,你看到的是一种身份认同、一段故事、众多往事、期待、文化等等。人是动态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同情与理解,少一些肤浅和评判。

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可以决定并创造自己的性格。性格是动态的、可塑的。当你理解了性格的原理和操控性格影响因素的方法时,你就能成为未来自我的导演。

基于目标,创造理想性格

原生的性格改变好难(如何突破和改变你的原生性格)(2)

性格的真相是,性格可以、应该也确实会改变。目标塑造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塑造行动,行动会塑造你现在和未来的性格。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

成为一个有意识的人的关键。需要思考一下你自己的目标和雄心吧。

你人生中真正想完成什么?

你正在做的事情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了 这件事?

你正在做的事情值得做吗?

你是否走在一条不通向任何地方的黄砖路?

即使你正在走向“某个地方”,你的眼界是否也太狭隘?

性格主要是由你的目标、身份认同和源于目标的行为塑造而成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性格都是对人生际遇、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反应,未经有意规划、扪心拷问和审慎选择。

当你有意识地对待自己的前途时,你就能成为想成为的人。

你只需要唯一的核心目标

在确定自己的使命时,你只需浏览一遍自己的所有目标,然后问自己:在这些目标中,哪一个能让我成为实现人生其他一切欲望所需要成为的那个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的使命。

——哈尔·埃尔罗德(Hal Elrod)

花时间认真思考未来的自己、未来的境遇和未来的可能性之后,下一步就是思考让未来的自己成为可能的 单个核心目标或成果。

单个目标。

拥有多个目标不需要你专注,它反映了你的恐惧和缺乏决断。你需要单个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需要是可度量、可定义和可视化的。这个目标需要明确支持并有助于生活中的其他所有重要方面。收入目标的强大力量正在于此。如果你是写手,目标可能是阅读量或订阅人数;如果你是顾问,目标可能是支付高佣金的客户数量;如果你是跑步者,目标可能是马拉松比赛的成绩。

单个目标带来专注。专注带来动力。我 100 天行动 的核心原则就是一次一个目标。

根据研究最深入、最核心的激励理论之一的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高激励水平需要以下三点:

● 明确且迫切的目标或成果

● 有信心达成目标的路径或过程

● 对行动和成功的信念

没有目标就没有激励。研究还表明,没有目标也不会有“希望”。目标越明确、越可定义,路径和过程就越直接。在锻炼技能、学习知识、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形成对行动和成功的自信心。你对目标的欲望会越来越强。最终,你会达成目标,你的整个人生也会发生改变。这时你就踏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然后从那里出发设定更远大的新目标。

每次重新设想未来的自己,努力达成超越自己的目标时,你都需要改变下列“性格因素”之一。

影响因素共有四个:

● 创伤。创伤可以将你困在过去,也可以激发巨大的转变与成长。

● 身份认同叙事。它指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基于过往经历,也可以基于你想要的未来。

● 潜意识。潜意识会将你拉回稳态,但也可以通过情绪体验和属于未来自我的行为来不断提升。

● 环境。环境可以让你维持现状,也可以迫使你进步,成为一个新人。

除非你具有战略眼光,否则这四个因素就会将你困在重复、可预测的轮回中。你会有被困住的感觉,你会感觉改变很难,甚至不可能。但当你明白了如何控制和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你的性格就会发生突然的、必然的剧烈变化。

利用好他们会让你经历人生和性格的剧烈的、自主引导的改变。

转化创伤:重塑性格,不让过去决定未来

人之为人,内心难免有创伤。我们如果能转化创伤,那么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就会势不可当。如果不能,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成为创伤的副产物。

创伤的一项基本特征是,它被单独挑出来,继而被内化,最后被回避。最初的情绪反应——消极而痛苦的,还可能是让人无力的——成了头脑中储存的记忆的过滤器。

健康的记忆会随着时间变化。人在成长,过去也会持续变化,在内涵与实际用途上延伸。

要想走出痛苦经历、向前进,你不能回避它们。你需要面对。在日记中记录和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很重要,也很有力。你可以将想法和感受从头脑中转移到纸面上。通过面对自己的情绪和负面感受,你就能改变它们。

你还需要外人的视角帮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俗话说,“身在瓶中,不见标签”。共情见证者不是要给你提建议,而是为了你,专门坐下来听你说话,给你坦率表达自身感受的空间。这样一来,你的感受就可以转化了。如果要找共情见证者,专业心理医生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你有任何尚未转化的负面或痛苦经历,那就是时候找一位共情见证者了——要是有多位就更好了;是时候转化自己的创伤与过往了;是时候走出最初的反应,让心态灵活起来了。去找一个你信任的人,尽可能诚实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你也要开诚布公地描述未来的自己、你真正的欲望。坦诚地分享你可能一直在追求的“小目标”或者作为创伤副产物的生活。

最后,如果你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人需要去原谅,或者需要与你或由你建立更深的联系,那就去吧,去聊聊吧。过去的感受很快就会瓦解和转化,快得让你惊讶。你会觉得自己才开始抬头呼吸,你都想不到自己之前的生活有多么窒息。

改写你的故事:创造新的身份认同

原生的性格改变好难(如何突破和改变你的原生性格)(3)

为了巩固新的身份认同,你需要按照新的身份认同开始行动,而不能沿袭过去的自己。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自我信号显示(self-signaling),指的是行动反过来指示我们自己是谁。我们是通过行动来评判、衡量自身的。如果你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身份认同也会随之开始变化。

当你开始按照未来的自己行动时,你最终会成为那个未来的自己。你的性格会根据目标自行调整,你会具有你想要的品格、特征和境遇。

为此,你必须让未来的自己成为日常行为的新标杆。你必须为了未来的自己忍痛割爱,对那些属于当下自我的机遇和选择说“不”。

未来的自己是你的新标杆。

比如,如果你是一名演说家,出场费是5000美元。现在,把出场费提高到15000美元,对方不付就拒绝掉。宁愿坚持新标准被拒绝,也不苟且于旧标准。

渐渐地,你的潜意识会逐渐鼓起勇气,成为你的新常态。最后,新标杆会被另一个更高的标杆取代——而且不只是金钱方面的标杆。有时,新标杆会横向拓展,而不是纵向上升。让未来的自己成为当下思维与行为模式的新标杆吧。

提升潜意识:控制潜在驱动力

原生的性格改变好难(如何突破和改变你的原生性格)(4)

虽然我们常常认为记忆是抽象的心理活动,但记忆其实是 物理性的生理活动。你的身体就是你的过去的证据——是之前发生的所有事的具身性记忆

提升潜意识方法一:断食

休息和断食是最好的药。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晚上六点以后断食是提升潜意识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既然身体就是潜意识,那么当你有目的地不让自己吃东西时,你就在真正重新设定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可以休息和恢复,而不是消化食物。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定期断食对明确和成为未来的自己大有裨益。断食期间,你的头脑会更清晰,与直觉联系更紧密。

提升潜意识方法二:定期做慈善

幸福感固然是好的,但捐款可以也确实会对你的潜意识带来有形的强大影响。捐款会向你自己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你是乐于助人的人。捐款行为能提升你的潜意识。你可以也应该将其用作一种开拓身份认同的工具。

你也应该将慈善捐款作为一种提升潜意识的手段。你付出的越多,你付出的能力就会越大。

-

要想成为未来的自己,你必须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层面转化自己。空怀愿望和偶然的悟见是不够的。你必须投入行动,产生高峰体验,转变身份认同,创造出自己的新“常态”。断食和捐款只是众多潜意识提升行为中的两种。

不要让过去的所作所为定义自己,你可以也应该被你未来的行为定义。不要被过去的经历定义,你可以也应该被你未来会创造出的高峰体验定义——高峰体验会让你从现在的自己变成你想要成为的人。

重塑环境:让所在环境与你的目标一致

如果你真的想成为未来的自己,那就需要创造出一个采用忽视策略的环境。想一想你现在接收到的种种不利于未来的你的信息。

自我检测

如何不依赖意志力就对这些信息保持无知?

你在人生中的哪些领域需要运用忽视策略?

你现在可以做出哪些能够消除决策疲劳的简单决定?

你现在对哪些不应该了解的事情有了解或过度了解?(想想消遣话题——对我来说是赛事分析和明星动态。)

你的世界中还需要消除哪些让你分心的事物或者你不想要的诱惑?

约束情形: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潜能

约束情形是为了清除你以前的自己,或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干扰因素。你在创造一种适合未来自己的情形,这种情形让你不得不现在就以未来的自己示人。

尽管常常会遭到你自己的抵触,在生活中加入约束情形却能确保你不偏离方向。约束情形需要有时间限制,从而激发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这条定律的意思是,只要还有时间,人就会磨洋工。你给了自己一个期限,就不得不在期限前得出一些成果,否则就全白干了。

将约束情形嵌入生活的方法是建立更快的、责任重大的反馈回路。

对个人来说,环境是最强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你对改变自己和改变人生是认真的,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环境。

你是所处文化与情境的产物。你是你接收的信息和输入的产物。一切进入的东西——食物、信息、人、经历——都在塑造你。第一步,认识自己的情境及其对你的影响。第二步,有策略地处置自己的环境与情形。

不要让环境和境遇反映你的身份认同,而要设计自己的环境,让它反映未来的你。要让环境成为一股水流,推着你前进,而不是把你往后冲。

当你改变了自己的环境时,你的一切都会逐渐变化。你会开始拥有新的经历。你会有新的思想和情绪。你会结交新人。你会做新的事情。

你的身份认同与性格会发生变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