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三大经典(那些于互联网IT相关的)

从本期开始,陆续给大家说说那些和IT行业相关的,我们熟知的典故。

今天说下“bug”这个词,英文bug,字面意思是虫子,臭虫,但在it行业泛指漏洞,缺陷,错误,大多用于软件程序代码中,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个软件无缘无故的出错,卡死,停止运行,闪退等等,都会说这个软件肯定有bug!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虫子来隐喻软件上的错误呢?这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互联网的三大经典(那些于互联网IT相关的)(1)

Grace Hopper 格蕾丝·霍波

时间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电子计算机都还非常庞大,数量也非常少,主要用在军事方面。1944年制造完成的Mark I,1946年2月开始运行的ENIAC和1947年完成的Mark II是其中赫赫有名的几台,美国的艾肯博士研制出了马克2号计算机,在盛夏的时候,美国水上研究中心使用马克-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经常停止工作,其原因是,由于天气炎热加上机房无空调设备,致使大量飞蛾在机房中乱飞,这些飞蛾飞到正要闭合的继电器触点之间被继电器触电夹住,导致电路中断,造成工作故障。只需要将飞蛾找出拿掉,就可以正常工作,大家发现,这个故障就是因为这个虫子造成的

注:马克-Ⅱ型计算机在运算的时候,通过继电器开关来执行二进制指令语句,当指令是“1”时,继电器的电磁铁受到激励,带电,使得继电器的接点闭合、接通,电流通过;当指令是“0”时,继电器的电磁铁不受激励,继电器中的弹簧使得接点断开,电流不能通过。

互联网的三大经典(那些于互联网IT相关的)(2)

当时的工作记录

此后,bug这个词就在计算机领域流传开来,任何软硬件上的可能“错误”都被称为bug,随之而来的是“debug”这个词,“捉虫”就成了调试程序的代名词了。

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口中的bug竟是70多年前的一只飞蛾!

你可以关注我,看更多有趣的IT典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