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人情社会中的传统)

一个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下、阴险邪恶却又充满刺激的乌有乡。

传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人情社会中的传统)(1)

乌有乡乡民每天接到很多保险,买房,放贷,保健品。。。。。。推销电话。

有一次乡民小乌接到个调研电话,是个女的,先是问,乡里治安问题,接着又问,交通拥堵问题。。。。。。问了一大推,七环八绕的,最后问他姓名,还有出生年月日。

小乌不想透露这些隐私。于是她就自报家门,唐雨沾,唐僧的唐,雨露的雨,均沾的沾,说,别误会,她只是做个标记备注,以备上级查验,不会透露个人隐私的。小乌不予理会说,他姓乌,记上乌先生就行了。

她继续纠缠说,自己都告诉小乌她的真实名字了,不用担心什么的。这时小乌正色道,就是因为什么都担心,才不告诉真名的。女的还是不死心,要求简单告诉一个名字就行了。

小乌有点不耐烦地说,不好意思,你就记个乌先生就好了。

为什么没有挂断电话呢?因为小乌前面回答得都很认真,也设想她是个真的做调研的,即使心存怀疑,也还是要有基本的尊重。

她坚持让小乌留姓名,小乌问,让他留姓名是为了什么?她说,免费送一百天的交通意外险。

小乌问,可以选择不要吗?她说,是馈赠给的礼品,感谢参与调研。小乌说,真的不需要。她问,免费的为什么不需要?小乌问,可以拒绝吗?她说,可以。小乌说,那实在对不起,希望能理解,果断挂了电话。

因为名字的事,他俩扯了好久,她就是要,小乌就是不给,她暗示小乌,意思是可以编个,小乌觉得什么都可以随口编,就是名字编着憋屈,总觉得编个名字叫不出口。因此,小乌拒绝回答她。

所谓,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人,撒谎,是本性?是修行?是保护色?有没有人能做到不说假话?可能有!

但是,在利益面前,能说真话的少之又少,比如警察叔叔审讯时,几乎每个嫌疑人都喜欢指着头顶上的灯发誓:我发誓,绝对没有。。。。。。灯都被指坏了!

传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人情社会中的传统)(2)

在乌有乡,人情世故,迎来送往,每次招待都让人头大。乡民不能欠下了太多人情,例如你去人家里,人家招待过你,这次人家来了,你能不招呼?你吃的每一块肉,都是要还的!

这里面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例如这次你请我,下次我请你,这叫礼尚往来,若是连续两次都不买单,对不起,你被游戏规则淘汰了。

伟哥,做瓷砖地板生意的,是乌有乡小陈的朋友,家在清溪松雅湖那边,曾带过几回土鸡和土鸡蛋给小陈老婆(怀孕时)。。。。。。这次过来乡里投标。乌有乡里有个什么工程项目招标,小陈就顺便邀请伟哥一起去水库里面吃鸡。

伟哥虽然只比小陈大几个月,挺着个肥鼓的肚腩,但是感觉老好多。小陈觉得自己已经够老的了,没想到自己看起来比伟哥还年轻几岁,觉得还是传统生意应酬太多了,不喝酒怎么做业务呢?

伟哥上车时坐副驾驶位系安全带,笑着说,安全带有点短。小陈以为是开玩笑,拽了拽,果然是有点短,问他生意好做不?

伟哥说,传统的建材行业、装修行业都不好干了,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特别是像他这个细分行业更难,表面上一年赚个三四十万,实际上怕算帐,一算就没了,员工工资、日常接待、房租水电、银行贷款。。。。。。

小陈问,有没有考虑过转行?伟哥说,天天在想这个事,但是船大了不好调头了,有几十万的库存,若是一直干下去还没什么,若是不干了,那么多库存怎么弄?处理掉就彻底赔了,不是哭穷,做老板的还真不如人家砌砖的赚钱多,你信不?!

小陈深以为然赞同,他经常跟员工讲,做老板他是新手,难免出现这或那的问题,要员工多多包涵,多多提醒,毕竟没有经验,不做老板总觉得老板挺威风,真做了老板才觉得老板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多大的耐心。

伟哥很惊讶,你还有委屈?小陈说,他平时高傲惯了,一直都是众人环绕,早已经忘了如何溜须拍马,当有人给他穿小鞋时,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他心想,按规则办事,别人怎么为难他,他怎么处理就是了,他就当一只听话的小猫,别人还能把他怎么?但这么想,就错了,他越是如此,别人就越会对付他,就会给他暗示,嫌他不会讨好人,他就很纳闷,还要怎样讨好?饭请吃了,酒请喝了,女人请找了,还想怎么办?有人希望他低头。

可是,小陈不愿意跟社会人士打交道,他想当大侠,独来独往,不想落入凡间,看着自己低头哈腰的样子,自己都觉得贱。

在乌有乡,学会讨好人,绝对是立业的基本功,老大们需要的或许不是你那两瓶酒,而是你的姿态,好像是自己养的宠物,要绝对服从,不要动不动对上面不屑一顾。这毛病不改,就没法混了!

小陈开车中途,半路下起了雨,山里有些地方还塌方了,路不好走,山路十八弯,绕来绕去,把自己都绕晕了。终于,找到地方了,水库饭店老板在抽闷烟,貌似没有客人。

老板刚一瞥见小陈,急忙喊:哥,来了。其实,他不认识小陈,顶多算是面熟,应该是喊谁都叫哥。。。。。。小陈让他搞个有特色的鸡,他就去厨房忙活去了。

过了一会,老板过来了,拿个板凳坐下聊天。小陈问,最近生意怎么样?他说,修路,一般。小陈说,当个厨师真好,想吃什么炒什么。他说,吃够了,昨天刚进城吃的火锅。老板切了些时令水果,算是送的,突然问了一句:哥,你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夜间用的强光防身手电筒吗?

小陈问,想干什么?老板说,想晚上去深山打点野味回来。

小陈说,他凑巧知道有一公众号专供这类手电筒,而且质优价廉,非常耐操,老板也很专业,买的时候就说小陈介绍的,还可以给个优惠。

老板问,具体是哪个?小陈说,你在微信搜索并关注,“财洞”。

老板,心满意足退去。搞个鸡,很费劲,时间差不多要2小时,小陈就问,伟哥有没有兴趣上山转转?山坡上有黄瓜,可以去偷点,伟哥爬不动,小陈就自己上去了,那黄瓜跟人胳膊一样粗,而且是黄色的,看着不好吃,其实很好吃。。。。。。

小陈摘了二十多根,用衣服兜着下来。一会,陆续有车子开上山来。一会,竟然还堵车了。伟哥甚是惊讶,这么偏僻的地方,竟然还这么火?这不符合常理。

小陈解释: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有时也许只是为了路上散散心,所以路途遥远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开车从县城出发到乌有乡再到水库,需要接近二小时的车程。

这时有个美女,穿个吊带,看什么都稀奇,看到小陈桌上的瓜了,问是什么瓜?小陈说,黄瓜。她说,骗人。小陈问,是黄色的不?她说,是。小陈说,这个黄瓜才是真正的黄瓜,他们平时吃的那个叫绿瓜。她竟然被忽悠住了,下坡去求助男神,男神是个金链子,过来,研究了半天没搞明白,于是小陈送了他们一人一根,让他们试吃,都说好吃。

金链子有纹身,看着挺吓人的。吃鸡时,金链子到小陈桌边拿啤酒,因为啤酒都堆在小陈旁边,小陈起身帮他拿了几瓶,他急忙接过去:哥,哥,谢谢,谢谢,慢点吃,慢点吃!原来身上满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人也挺和善的啊?

传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人情社会中的传统)(3)

小陈问伟哥,鸡如何?伟哥说,不错。小陈说,是鸡散养的好。伟哥说,看他们的招牌是自榨花生油,很香。小陈说,等下说了你别倒胃口,自榨花生油是最脏的,属于毛油系列,为什么?

小陈的大学室友兼死铁柳师傅讲的,他家就是开油坊的,而且生意做得比较大,整个县的花生都不够收购,他爸常年在省内各处采买,直接压榨的花生油要么是卖给周边乡民了,要么就是让工厂收走了,工厂收走以后再进行提纯、深加工。

毛油里有黄曲霉素,这是公认的、医学已经证实的强致癌物。伟哥问,是不是没有腐烂发霉的花生,就不会有黄曲霉素?小陈回答,也有,只是概率小一些。伟哥问,那是不是传统压榨的油更香一些?

小陈说,一样,心理作用,榨油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压榨,例如乌有乡的油坊就是物理压榨,先是把花生用大锅炒,然后用机器压缩,出油。另外一种是浸出法,豆油经常用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用有机溶剂把大豆里的油脂给溶解掉,乡民一听,靠,要用化学物品来溶解啊?那肯定有毒,其实用的是正己烷,正己烷是有毒的,乡民更不敢吃了。

实际上,正己烷沸点很低,不到70度,一加热就挥发了,而且可以反复回收利用,这么浸出的油也是毛油,要进行加热、精炼,就成了真正的油了,无论是物理压榨还是浸出法,只要是毛油经过提炼了,最终就只剩油脂了,至于说更多营养之类的,那都是忽悠消费者的。

因此,食用油的问题,一定要:选择大品牌!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心知肚明,但是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是需要科普的,例如在乌有乡,送礼依然是自家榨的花生油,甚至大超市里都在卖散装油,若是按照食品监管标准,这都属于三无产品,不应该上架的。

或许是情怀?有两个事,小陈是比较固执的,一是关于食用油,一是关于饮用水,例如小陈用的过滤的纯净水,他老婆就不想用,理由就是水过滤了,里面没有养分了,说是喝多了抵抗力会下降。水,能有什么养分?人需要的仅仅是水,明白不?虽然,你放过了一些微量的矿物质,但是也放过了一些有毒的重金属。我们口渴了,需要的只是水。

最大的骗局就是弱碱水,乡民们没有学过化学科学的中和反应,以为胃是强酸,因此想无论是什么碱,只要遇到酸,肯定马上就被中和了。就这么简单的骗局,骗了无数人。前赴后继,数不胜数啊!

每当小陈为这些问题困扰时,小陈就提醒自己:乌有乡民有半数以上,没有读过高中。那么,这一切就有了答案了。

乌有乡民没有信仰吗?不是,而是信仰太多了。什么都值得乡民一拜。。。。。。有没有看过一篇文章《他奶奶的庙》,里面不是讲了,老百姓需要什么神,就塑造什么神,例如有车神,上面挂个大方向盘,前面放个功德箱,老百姓就往里放钱。貌似大家的笑点都集中在了最后俩人对着叉车磕头。这很稀奇吗?

那是因为你没来乌有乡,在这里,新年过后要祭车,意思是每个车上都有一个车神,要给摆上好酒好菜,然后放上鞭炮,在汽车前面烧上元宝,然后全家对着车子磕头,很虔诚。新车刚买来,也要先搞这么一次。小陈的每辆车,他爸他妈以及他自己,都磕过头,很是隆重,甚至他的自行车也要享受这个待遇!

最初是一种风俗,后来变成一种信仰,你能拦住乡民吗?不能阻拦。乡民磕头你能站在旁边录小视频吗?你肯定要跟着磕。乌有乡民对一切有能量的、未知的,都要磕头,甚至开个网吧都要把电脑先搬出来祭祀一番。。。。。。

乌有乡是一个低智商社会。什么时候才会变好?等乡民孩子普遍长大,读过大学后就会变好。因此,别急。至于你说去教育乡民,教育得过来吗?最终你就被反教育了。

邻乡有个岔路口,经常出事故,后来乡长就去找仙人看了看,说是还要死七七四十九个,那乡民就很慌张了,生怕轮到自己,纷纷去烧纸。规模最大的一场烧纸活动,据说大火烧了几天几夜,真是不夸张,一个乡一个乡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烧。

县城里有些手贱的人,想去录小视频,发网络上。他们一边录,一边笑。每烧完一拨,就有人组织全体磕头,这些录小视频的呢?肯定也要跟着磕,为何?你敢站在旁边看?打不死你才怪呢!

这才是最滑稽的场面,群体催眠。你要这么想,乡民都烧了,人家都交了保护费,如果就你没烧,是不是就会去弄你?你这么一想,肯定也去烧,信与不信之间,暂且选择信。你觉得夸张?

这都是真人真事,可能现场比文字描述的还夸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又是个机会,因为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乡民崇拜的对象啊,反正他们又没有分辨力。。。。。。

---------未完待续---------

特别说明:

文章非纪实体,有实有虚,因此,切勿对号入座。

欢迎关注我:财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