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

父老乡亲们,我王凤阁为抗日而死,大丈夫死得其所!大家努力,中国不会亡!

1937年4月15日清晨,一个相貌堂堂的汉子,坐在一个刚刚挖好的大坑旁边,向着围观的人群喊出了这么一句话。他的身上满是已经凝固的血渣,白色的衣服上到处都是一片片的殷红。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1)

抗日英雄王凤阁

他的身后,一个身材矮小敦实的日本军官大喊一声:“跪下!”但那个汉子冷哼一声,身体根本没有动。日本军官突然大喊一声,一刀砍在了汉子的脖颈处。随着一片血光的飞溅,一颗头颅歪在肩膀的一侧。

凤阁!”在另一个土坑旁边,一个妇女突然大叫一声,然后便抱着孩子冲了过来。就在她要冲到汉子的身体旁边时,“歪把子”发出了一阵令人心悸的哒哒声。一对母子,很快倒在了血泊之中。三个人的鲜血流到了一起,如同雪地里盛开的一朵耀眼的红花。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2)

日军歪把子

这三个人,便是抗日烈士王凤阁、张氏和小金子一家,他们在东北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抗日救亡的悲歌。尤其是小金子,牺牲时年仅五岁,后来被评定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烈士。他在牺牲前的那句:“妈妈,我不怕。”震撼了很多人的心灵。

王凤阁并非贫寒家庭子弟,他的父亲,是吉林省通化县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师。他们家在乡下有土地,在城里有买卖,生活衣食无忧。在爱国方面,王凤阁的父亲也不输于人。眼看当时军阀混战、国土沦丧的现实,这位老师痛心疾首。他经常在傍晚吟唱岳飞的《满江红》,还经常歌唱道:“拔剑起舞歌慷慨,豪气壮山河。吾少年当如何?建立大功创大业,要做地球上真豪杰。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3)

通化县今貌

受父亲的影响,王凤阁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他的学习很好,但却经常感觉做一个书生,无法为国家做更多的事。后来他经人介绍,拜著名的武术家程东阁为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毕业后,他开始用自己的拳脚来惩治恶人,同时拿出家里的钱财,帮助穷人,结交朋友。很快,他就有了侠义之名。他曾经凭借出众的武功,在东北军汤玉麟的部队里当过武术教官,但是后来因为感觉军阀无道,在1927年辞官回家。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挑起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王凤阁觉得,自己必须挺身而出。他劝说母亲,变卖了家里的田地和房产,又募捐了一批资金,购买了枪支弹药,组织红土崖大罗圈沟一带农民和伐木工人起义。这支队伍就是“辽东民众义勇军”,王凤阁亲任司令。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4)

辽东民众义勇军

1932年5月19日,王凤阁率队打下柳河县城,有了较为稳固的根据地。这之后他通电当时的国民政府,表示了自己“誓灭强寇、以雪国耻”的态度。很快,王凤阁和另一个抗日武装领导者唐聚五合流,将部队改编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王凤阁任司令。

在接下来的几年间,王凤阁的部队在柳河、金川、辉南、海龙、蒙江、临江等地,和日伪军展开了顽强的军事斗争。他凭借对山地地形的熟悉,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他们以落后的装备和人员,和强大的敌人交手了大小数百战,竟然是胜多负少。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5)

东北抗日游击队

1934年,王凤阁听说一部分伪军将在罗圈六道沟领取枪支弹药,于是他带着两个连星夜兼程,在四月的料峭春寒中趟过了十几条小溪河流,终于在敌人面前张开了口袋阵,一战截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秋天,他再次出击,在金厂村击败伪警察部队,毙伤敌人将近二百人,缴获步枪八十多支;1935年,他得知日军要对果松一带展开扫荡,立刻以极大的声势攻打通化县城,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化解了危机。

战斗之余,王凤阁还对那些缺乏民族气节、沦为汉奸走狗的人痛下杀手。通化县伪警察第一分所所长王大个,曾经是个暴戾的刽子手,后来投靠了日本人,成了一条咬人的疯狗。王凤阁命令部下张荣久,趁着王大个烧香还愿的时机,用手榴弹解决了这个汉奸;曾经和王凤阁交好的东北军旅长廖弼宸,过去也是一位抗日英雄,但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他没有经受住考验,投靠了敌人。王凤阁在小庙沟设伏,歼灭了廖弼宸部大半。廖弼宸侥幸逃生,但从此不敢再出城活动。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6)

对于王凤阁的活跃,让日伪军一筹莫展。他们曾经想过武力讨伐,但是王凤阁坚持“人不离乡,手不离枪”的策略,始终在自己最熟悉的地区展开战斗,从而牢牢地掌握着地利。日军多次发动数千人以上的围攻,但王凤阁从来都不恋战,总是趁着夜色,悄悄地从小路突围而出。浑然不知的日伪军,往往还会对着空空如也的山头狂攻数日,结果只能是空费弹药。

渐渐地,日军把王凤阁部带来的威胁,与抗联英雄杨靖宇画上了等号。不过,王凤阁在通化还有家人,日本人便把主意打到了这些人头上。他们抓住了王凤阁的岳母,对老人进行了严刑拷打。之后,他们将老人受罪的状况拍成照片,让人送给了王凤阁。王凤阁痛哭一番之后,将照片撕得粉碎,然后对来人说道:“你回去告诉日本人,我王凤阁是钢条一根,能折不能弯,抗日到底了!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7)

杨靖宇

王凤阁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他冷酷无情,也不是全是因为他一心抗日,而是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投降了日本人,自己的岳母会恨自己一辈子。很少有人知道,王凤阁的岳母,也是个铁骨铮铮的女性。她在王凤阁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的女儿支持了他,这个女儿就是后来随王凤阁赴死的张氏。

张氏也有些家学渊源,和王凤阁门当户对。原本两家也没有交集,但是在王凤阁组织民众义勇军的时候,张氏有感于民族的危亡,便也加入了队伍。后来,她开始帮助王凤阁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两人多有接触。后来,他们产生了感情,决定相伴一生。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8)

抗联剧照

在当时那个困难的时期,王凤阁的部队不仅要担负着战斗牺牲的风险,还要面临物资匮乏的考验,有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还真的未必敢让女儿嫁给王凤阁。但是,张氏的母亲却不是个一般人,她一听说宝贝女儿要嫁给抗日英雄,不但举双手赞同,还陪嫁了一部分东西,帮助部队解决了一部分物资困难。虽然历史上对她记录不多,但是可以想象,这会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王凤阁和张氏结婚后,两人感情非常好,不久就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这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出于美好的祝愿,王凤阁给他取了小名“小金子”。为了不受日本人的要挟,王凤阁夫妇始终坚持在部队里带孩子。战士们都很喜欢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经常省下自己的口粮给他吃。所以虽然小金子生长在军营,但是身体的发育却格外的好。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9)

小金子

军队这个成长环境,让小金子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他没有什么布老虎、木头刀枪之类的玩具,却对空子弹壳情有独钟。他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将子弹壳盘得锃光瓦亮,然后放在嘴唇边当哨子吹;又或者将几个子弹壳拴起来,提在手上当风铃。后来,他又对空的手榴弹壳、装子弹的铁盒子发生了兴趣,一玩儿就是大半天。

看着儿子用稚嫩的小手摆弄这些所谓的“玩具”,王凤阁夫妇的心里总是说不出的酸楚。其实,谁不希望孩子有个正常的童年?谁又希望孩子天天玩儿枪支弹药?这一切,不就是日本人造成的灾难吗?如果不是他们的侵略,小金子应该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在这个年纪享受父母的宠爱。可如今,一切都不可能了。想到此,王凤阁心里的怒火就会更加炽烈。为了孩子,他也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国。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10)

日军蹂躏下的儿童

1936年冬,日本陆军省给关东军下达了命令:尽快消灭东边道一带抗日武装,尤其是杨靖宇和王凤阁。于是很快,日军就在通化县附近集结起了大量人马,准备对王凤阁发动“围剿”。而王凤阁方面,补给已经几乎断绝,很难长久维持。王凤阁遂将部队拉到辑安老岭一带,准备和敌人决战。

王凤阁也很清楚,以自己的这点儿实力,是不能跟日伪军硬碰硬的。于是他把部队化整为零,让他们十几个人为一个单位,互相掩护,寻找生机。他自己,则带着妻子儿子,还有十几名其他战士,辗转来到了孤砬子沟。这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小村庄,虽然有人烟,但是却没有多余的粮食提供给王凤阁他们。战士们只能四处剥树皮、挖草根为生。有一次,他们很意外地找到了一块干牛肉,但是还没等煮好,敌人就来了,大家不得不一边咒骂,一边撤退。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11)

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王凤阁等人奇迹般地撑过了冬天,等到了1937年春天的到来。随着天气的转暖,王凤阁又一次活跃了起来,开始在通化、临江、辑安三县交界处活动。但是此时,日军已经在此地修建了要塞,驻扎了大量的士兵。他们发现王凤阁的踪迹之后,马上追踪前来。双方进行了三昼夜的激烈交火后,日军调来了飞机,投掷了燃烧弹。王凤阁没有办法,只能向大罗圈沟附近撤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的一个战士被敌人抓获了。

日军对这个被俘的士兵进行了严刑拷打,还剥光了他的衣服,将他放在雪地里。此时的东北大地仍然寒冷,这等折磨确实是非常人能够忍受的。最后,这名士兵忍受不了,交代了王凤阁的藏身地。不只如此,他还接受日军的命令,来劝降王凤阁。王凤阁见了他之后,也不废话,一枪就结果了这个叛徒。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12)

此时,日伪军已经围了过来,这一次他们为了对付王凤阁手下的十几个人,竟然调集了上千人来围堵,几乎所有的大小路口,都被他们所占据。王凤阁看突围无望,便决定和敌人最后拼一次。结果,王凤阁一家被俘,其他的抗日战士全部遇难。

王凤阁被捕以后,被关押在通化县城南门的日本宪兵队监狱里。日伪军在报纸上连续做了三天宣传,标题为:“反满抗日巨匪王凤阁成擒”。

从被捕之日起,日军便开始了对王凤阁的劝降。但是不管他们是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王凤阁都不予理睬。张氏的骨头也硬,甚至面对日军的侮辱,她也毫无惧色。日军没有办法,只能把主意打到了虚岁五岁的小金子身上。他们拿着饼干,糖果引诱小金子,想让他屈服。但小金子却说道:“都拿走,我不吃日本鬼子的东西!”一时间,弄得那些伪军自惭形秽。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13)

日军监狱剧照

日军一看,劝降王凤阁无望,就只能使用最后一招:杀害王凤阁一家。不过,当地有些善良的人提出,小金子刚刚五岁,不应该和父母一起受刑。如果可以,他们想要出钱保释小金子。但是,日军的口风却非常硬,一定要杀害王凤阁一家,少一个人都不行。

1937年4月15日清晨,日本宪兵队的汽车离开了监狱,朝着城东北柳条沟开去。为了震慑老百姓,日军早就发布了消息,召集了大量的群众来观看行刑。

很快,车辆到达刑场,王凤阁一家被推下了车。王凤阁一看,敌人已经挖好了一大一小两个坑,显然是给自己和妻儿准备的。于是,他走到大坑旁边,满不在乎地坐了下来,对着周围的老百姓们喊道:“父老乡亲们,我王凤阁为抗日而死,大丈夫死得其所!大家努力,中国不会亡!

张氏作为一个爱国女性,与丈夫一起赴死,她并不觉得遗憾。唯一担心的,便是仍然幼小的小金子。小金子跟着爸爸妈妈颠沛流离了5年,没有度过一般孩子拥有的童年,如今却要跟着父母一起,面对鬼子的屠刀,这让张氏如何能不心痛!但是,小金子却反过来安慰母亲:“妈妈,放心,我不怕。”一句话,说得张氏和王凤阁泪如泉涌。

抗日烈士小金子(年仅5岁的抗日烈士小金子)(14)

小金子烈士

紧接着,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一个日本军官让王凤阁跪下,但王凤阁却执意不肯,被日军一刀杀害。妻子张氏带着孩子小金子一起向丈夫跑去,结果被敌人的机关枪击倒。

张氏倒地之后,日军的射手过来检查,结果发现小金子由于母亲的保护,并未受到致命伤害。然而,残忍的日军却不想放过这个幼小的生命。他们用三发罪恶的子弹,杀害了小金子。一场感人至深的千古悲歌,就此铸成。

全国解放后,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王凤阁为革命烈士。而小金子,也和父母一样,被评定为烈士。这样一来,他就成了中国的革命历史中,年纪最小的烈士。1982年,通化市人民政府在玉皇山上,为王凤阁树立了纪念碑,永远纪念这英雄的一家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