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

整活儿从整术语开始,是很多品牌在宣传中惯用的套路。为了不让一脸懵逼的消费者看着满屏的英文字母发怵,今天本篇中尽量不出现更多英文缩写的专有名词。

先从远古时期的车灯说起。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1)

这是一台经过修复的奔驰290 Cabriolet A(W18),诞生于1933年的工业神作。造型和设计是可以逃脱时代的轮回的,但技术不行,就像这对大而无神的白炽灯。

在此之前,人类还经历过煤油灯、乙炔灯时代,每一次迭代的目的很明确:更稳定、更亮、更持久。而以上的诉求,早起是为了行车安全考虑,到了战后经济复苏行业蓬勃发展的年代,车灯的设计和照明功能也要考虑到整体设计中。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2)

所以灯厂之名,不只是描述大灯的功能性,而是对整体性能、造型、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新的时代需求,让“能亮就行”的够用派们也得加入车灯大战里。

当消费者对大灯技术的概念还停留在“卤素/LED/激光”、“自适应远近光、随动”这些功能性技术应用时,各大车厂已经摁着供应商的脑袋,成吨成吨得丢出了“ADB、IFS、DLP、DMD...”这些名词。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3)

说灯是汽车的眼睛,其实也符合发展规律:先是保证能看见,再考虑如何让自己更好看,但新时代下这双眼睛还要能互动,要目光如炬、要顾盼生辉,总之要能传情达意。

回到智己的DLP技术这边,这是一种数字投影灯光技术。技术首次亮相于2018年TI德州仪器在CES展上带来的高分辨率DLP车灯解决方案。核心特点简化主要是:可编程以及高分辨率,其他附带的优势为高亮度、快速刷新图像、光源兼容性等。

如果无法体会到这些核心优势能带来多少应用上的可能性,请自行脑补一下下面这两个东西: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4)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5)

新款的iMac也只是比古代电视机多了亿点点可编程、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数字信号兼容性等的优势而已。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6)

DLP机构的主要包含:光源、颜色管理系统、散热系统、照明及投影元件。光源通滤色、裁剪后照射到DMD芯片,DMD芯片是一个包含上百万反射镜面的半导体光开关,接受处理数字信号(下图中0/1),通过这上百万的反射镜面反转投影,实现百万级别像素的呈像。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7)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8)

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过程集成度高,并支持编程。两者合二为一,为车人交互、车车交互提供了技术基础。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9)

当然,要真正秀起来,智己选择和TI德州仪器以及大灯总成供应商华域视觉一起堆配置,使用更高规格的硬件和控制芯片,心甘情愿为次世代的智能大灯和灯语功能买单。

相比TI刚刚推出DLP时主打的100万像素水平,智己L7的DLP像素高达260万,并配备了独立的Linux操作系统和TI提供的芯片。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10)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11)

那么ISC这时候可以登场了,官方名称智能交互尾灯,实际上是前大灯的DLP技术补充,ISC技术可以做到对前后方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信息展示,如DLP在提示行人优先通过车头时,尾部的显示区域可以把“行人通过请避让”打在公屏上。

控制前后总计5000颗LED显示灯组的是TI最新的汽车级48通道 LED驱动器TLC6C5748-Q1,也是目前最贵的产品之一,标准采购价格就达到300美金,还处于常年缺货状态。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12)

最后我们来想想,在启用DLP和ISC技术后,灯光可以给这个时代甚至下个时代的智能汽车带来什么。

uni-t自动大灯怎么用(DLPISC扒光术语看看智己大灯技术到底是什么)(13)

是从功能定义场景转变为场景定义功能,也就是说厂商在汽车生产出厂时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供编程和OTA升级的灯光基础硬件,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发展,各个交通参与者都有新的交互需求,车辆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匹配自身的角色。

而目前来看,光是承载人、车、路三角关系中,最合适的媒介。

但最后依然要表达一个很实际的担忧,从智能化提出伊始,法规几乎都是跟着技术跑。TI拿出DLP方案也是2018年的事,就相关技术应用而言全球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太激进会成为影响道路安全的干扰;太保守会成为美好的技术泡沫,法规的推进给技术以合法的身份也是极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