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

来源:新闻晨报

5:50,叮咚

6:30,盒马

23:50,美团

……

是你每天的生活吗?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1)

记者注意到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一些

“封控小区挖野菜攻略”“野菜大图鉴”

引导市民在小区绿地里寻觅野菜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2)

网上流传的文章,本意是为了科普,但逐渐被“包装”成了“封控小区挖野菜攻略”

对此,沪上多位植物专家

发出紧急提醒:

不要擅自挖取小区内的

野菜、树根、竹笋、种植土等

不仅破坏自然环境

还有相当高的安全风险

↓↓↓

野菜“身世”不明风险高

据统计,上海的野生蔬菜约有120多种。其中有许多品种因为消费者喜爱、食用量大,比如荠菜、草头等,已像蔬菜一样,实现了长年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而市民游客在野外(含小区绿地)、公园内采摘的野菜,其生长环境和过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比如,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又比如,长在路边的野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

许多公园和小区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或清除其周边野草,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专家还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希望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不要“瞎掺和”。否则,很容易导致腹泻或中毒。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3)

草头和白车轴草(右图)很相似,虽然白车轴草也可以食用,但常作为药用,所谓“是药三分毒”,当成草头这么大口大口地吃总是有风险的

即使清楚野菜的来历和安全性,也不建议市民过多食用野菜。多数野菜性寒、味苦,吃多之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

部分野菜含有可致敏物质,某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4)

荠菜和蒲公英(右图),乍一看很难分辨

不擅自采食木耳、野果

除了野菜,一些绿化规模较大的小区还可能有木耳和野果,同样建议不要擅自采摘和食用。

上海林业部门的专家表示,木耳是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类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所寄生的树木。如果树木有毒,那么木耳的生长过程多多少少会吸收树上的毒素。

比如香樟木,含有烷烃类、酚类、烯类和樟醚等成分,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香樟木上的木耳不能食用。

就算是没有毒素的树木长出的木耳,刚采摘时,也不能食用,因为其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等症状。

只有木耳经过充分晾晒后,卟啉在阳光下分解,再经过泡发和清洗,才能放心食用,整个“去毒”过程需要一定的食品加工经验。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5)

而野果并没有太多食用价值。专家表示,未经驯化的品种可能有毛刺、味道显得比较涩,未成熟时可能含有令人过敏的物质;而驯化过的口感、外形会改善,令人体不适的物质也会减少。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6)

垂丝海棠的果,酸涩到“怀疑人生”,胃溃疡及胃酸过多患者忌食

所以,“吃野菜”当个段子就好

不要真的去食用哦

除了不要吃野菜

朋友圈刷屏的接龙买菜

你可能也要小心了

↓↓↓

有不少市民反映,近日一个“Costco帮买全城配”的“接龙买菜”活动刷爆朋友圈。但不少市民在下单付款后,既无人配送到家,又无法联系上客服,让他们十分着急。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7)

接龙买菜,客服失联

市民季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微信群中看到了一个“接龙买菜”的链接。“最近由于小区封控管理,不少人买菜不便。因为‘开市客’的名字出现在活动标题中,我第一反应这是一个网上买菜的‘福利’,便立即转发了其他几个群,以及亲朋好友。”很快,即有亲友向季女士反馈,他们在此接龙链接上购买了不少蔬菜和食品,消费金额普遍在数百元。

然而,随后季女士发现,该活动页面上所留的几个联系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持续忙音。她逐层询问转发此链接的一个个“上家”,对方均表示是“别人转发来的”。季女士询问身边朋友,不少已下单付款的人都反馈,“没有收到买的菜。”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8)

挖野菜的比吃野菜的人还多(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9)

图:微信群聊

申请退款,还要等待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多位市民反映,朋友圈被这则“接龙买菜”刷爆。人们一开始纷纷转发,后来变得疑虑重重。记者询问了多位下单付款的市民,他们的态度各有不同。

有的表示理解,“可能活动太火爆了,一下子超出了活动方的承受范围。估计消化订单所需时间会有所延长。我买的菜还没送到,就再等等吧。”

还有的提出疑问,“活动方失联,我们付的钱怎么办?”为此,他们还致电开市客,但电话都没能接通。

还有的市民不愿在猜测中等待,于是申请退款。记者了解到,提出申请较早的市民都已经顺利退到了款;而目前如申请线上退款,则会收到这样的反馈:需3—5个工作日。

电话忙音,微信难加

3月23日中午,记者打开“接龙买菜”的链接。页面显示,活动已于3月22日22时19分结束,参与人数有12228人,活动门槛是“满99元配送”。

记者发现,小程序链接上的上架商品,有各种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活动方名称是“乐客兔”,为一家社区新服务平台,打出的活动名称是“Costco帮买全城配”。页面中有一则通告:由于口碑相传造成平台订单激增。非常抱歉地通知各位,订单将在3—5日期限内进行配送,若无法接受配送时间,可直接退款或联系乐客兔。

记者拨打页面上的3个手机号码,始终是忙音;添加客服微信,显示“操作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记者又辗转问到开市客上海闵行店的电话,但一直无法拨通。

“乐客兔”到底怎么了?对此,不少市民也理性表示,或许活动方遭遇“意外爆单”,应该多给些处置时间。但他们也希望活动方及时畅通联系渠道、发布通告,给予消费者应有的回应。对此,记者将继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