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

在文章的一开始,请您先猜一猜,这位高奶奶有多大年纪?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

70?80?都不对!

其实,她已经102岁了!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2)

高奶奶耳不聋、眼不花,腰板挺直,步履矫健,在小区里有着“风神腿”之称。

她不仅自己买菜做饭,闲暇时还和邻居们打麻将,甚至还可以帮忙照顾生病的家人。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3)

可以说,奶奶不仅长寿,还生活得非常有质量!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继福赵老,一起来探寻高奶奶的长寿秘诀!

01

适度娱乐、笑口常开

高奶奶的卧室整洁干净,东西都摆得整整齐齐。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4)

五代同堂的她,业余爱好就一个字——玩!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5)

她的家里有一台麻将机,平时家里人会陪她玩。她打麻将时反应极快,每次都能打1-2个小时。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6)

除了打麻将,奶奶还喜欢遛弯儿,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每天都乐呵呵的。

心胸开阔、笑口常开,也是长寿的必备条件之一呀!

02

老年人血压高、压差大

多为气虚血瘀

高奶奶长寿、精气神好,但也有一些健康的烦恼。

奶奶40岁怀孕的时候出现了妊娠高血压,生产之后血压也还是高,就一直在吃降压药,到现在60多年了。

她有一个专门的药盒,每天早中晚要吃什么药,都在小盒子里放好了。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7)

我们现场测量血压,看到奶奶的血压为137/65mmHg,控制得很标准。

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继福赵老指出,老年人的高血压常常表现为压差大(相差60mmHg以上),而年轻人则更多见压差小的高血压。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8)

压差大的高血压,一般都是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变差导致的。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9)

在中医看来,这属于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循环,容易出现供血不足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0)

所以气虚血瘀型的高血压经常出现乏力、胸闷、气短、心慌、心前区不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1)

经过赵老号脉,高奶奶的脉象正符合这个证型。但整体来看,奶奶的身体还是挺不错的。

03

高奶奶喝了几十年的养生茶饮

为什么高奶奶多年的高血压,身体还能保持得这么好?

这得益于奶奶几十年来每天都会喝的一杯养生茶饮——黄芪和西洋参!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2)

赵老说,黄芪是补气要药,可以帮助推动血液的运行,所以气虚的人离不了黄芪。特别是长白山一带出产的北黄芪根须多,药用价值更高。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3)

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老人吃了特别好。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4)

针对血瘀的问题,赵老在奶奶茶饮方的基础上加了一味药,组成了“升级版”,起到了更好的补气滋阴、活血化瘀的效果,对调理老年人气虚血瘀型的高血压很有好处。

高奶奶茶饮升级版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5)

组成:西洋参3克、黄芪5克、三七粉5克或藏红花1克(二选一)。

功效:补气滋阴、活血祛瘀。

方解:

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老年人常见气虚、血瘀和阴虚,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

黄芪:托疮生肌,补气功效强,可以推动血液循环,气虚的人最适合用。

三七粉和藏红花:都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二选一即可。

适宜人群:压差过大、气虚血瘀型的高血压老年人。

用法:日常代茶饮,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建议喝一个月后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看看身体的各项指标是否有好转。

04

睡前搓脚心100下

补肾健体

除了每天喝前文说到的养生茶,高奶奶每天晚上睡觉前,洗了脚后,还要搓揉脚心100下,这是她自己自创的养生法。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6)

赵老对奶奶的习惯表示认可,他告诉我们,脚心的位置是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重要的穴位,经常刺激涌泉穴有补肾的作用。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7)

中医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肾气足了,人自然延年长寿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8)

赵老说,我们可以先搓脚心20下,再点按涌泉穴(稍微用点力,要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力度以个人能承受为宜),再搓脚心20下。循环往复,左右脚各搓100下。

养气血的养生茶配比 人活百岁有妙法(19)

按照赵老说的这样做,补肾效果会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