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鼓师邓立明(鼓在手曲在心)

自贡网记者 张才

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又称自贡市川剧团)名角荟萃、誉满全川,与成都、重庆呈三足鼎立之势,是川剧“资阳河”流派的中心。

川剧鼓师邓立明(鼓在手曲在心)(1)

川剧界素有 “三分唱,七分打”和“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国家一级演奏员、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司鼓王远文,先后在大型川剧《杜兰朵》《潘金莲》《易胆大》《还我河山》等剧中担任川剧打击乐(司鼓)演奏工作,2022年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锣鼓)代表性传承人。

自幼学艺,组家庭坐唱队

王远文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父亲王元玉为川剧票友,幼年时便随其在镇上茶馆“坐唱”,7岁左右正式学艺。

“大哥打大锣,二哥打大钵,五姐打小锣,自己年龄最小打堂鼓(又称二鼓)……”回想起来,王远文认为“干活走路都要唱两句,爱川剧爱到骨子里”的父亲可能觉得自己一个人唱不过瘾,加上家里兄弟姊妹比较多,就产生了自建乐队的想法,于是“下血本”从县上请了一位老师传授打击乐,组建了当地第一支以家庭为单位的川剧坐唱队。

川剧鼓师邓立明(鼓在手曲在心)(2)

“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开练,当时没觉得累,就觉得好耍!”王远文称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因此,只要锣鼓声一响起来,家里便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日复一日的练习加上专业老师指导,家庭坐唱队名声渐响,成了周边红白喜事以及庆典仪式上的常客。

在密集的锣鼓声和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川剧唱腔中,王远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1984年,刚满18岁的王远文顺利考入江津县川剧团,担任堂鼓演奏兼修司鼓,1988年进入四川省川剧学校自贡班,在洪显松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司鼓。

“当时在省川剧校,88级自贡班整体水平比其它班级要高出一截。”王远文表示和学校其它定向班级相比,自贡班38名学生(其中打击乐学生5名)都有一定基础。底子好加上勤奋好学,王远文在校期间曾两次获得四川省“桃李杯”赛一等奖。1992年,王远文从四川省川剧学校毕业,进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任司鼓,成为川剧资阳河流派第四代鼓师。

川剧鼓师邓立明(鼓在手曲在心)(3)

了然于胸,剧团挑大梁

“鼓师首先是一名演奏者,是一名指挥者(指挥打击乐和弦乐),还要做一名观众,整部戏从头到尾要了然于胸。”王远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专业鼓师不但要熟悉各种乐器——常用的包括小鼓、堂鼓(兼铰子)、大锣、大钹、小锣等,记住上百个锣鼓曲牌;除此之外传统的川剧乐队没有专任的指挥,鼓师在当中起指挥的作用,通过手势、打法以及鼓板的点子调动、促进、激发演员的演出情绪和创造热情,因此业内就有了“三分唱,七分打”和“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

“连台上演员记不住台词都要问鼓师。”王远文表示鼓师一定是“最清楚整部戏的那一个人”不但要熟读厚达几十上百页的剧本,还要记住每一位演员的台词,这样打击时要有一定的预判,不然等演员开口唱出来再落槌就来不及了。

据了解,王远文从1992年进入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至今,参与排练和演出的剧目超过了200台,其中包括魏明伦的大戏《杜兰朵》《潘金莲》《易胆大》《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以及廖时香的《人迹秋霜》《还我河山》《惊蛰》《刘光弟》等等。

川剧鼓师邓立明(鼓在手曲在心)(4)

“到现在都觉得‘学不完’。”王远文称小时候老师教自己曲牌时,只要求记下来“今后慢慢理解”水到渠成,后来理解能力提高了,掌握的东西越多才发现学无止境。王远文表示目前部分资阳河流派帮腔曲牌正面临失传,在着手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他发现其中有不少自己是第一次听见。

2023年春节刚刚结束,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紧锣密鼓开排了《芦花荡》《毛遂自荐》《挂画》《打店》等多个折子戏。“等响排开始,锣鼓进场后,就又要忙起来了。”据了解,王远文在春节期间也没有闲着——利用假期给中心招收的一批川剧打击乐学员“开小灶”,积极培养资阳河流派川剧锣鼓下一代传人。

川剧鼓师邓立明(鼓在手曲在心)(5)

王远文近年获得的主要奖项

1994年大型川剧《杜兰朵》剧中担任川剧打击乐(司鼓)演奏工作获“94小百花艺术节”金奖。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

1999年大型川剧《易胆大》担任川剧打击乐(司鼓)演奏工作 该剧荣获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

2000年大型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担任川剧打击乐(司鼓)演奏工作,获得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

2001年至2003年大型禁毒川剧《人迹秋霜》担任川剧打击乐(司鼓)演奏工作,该剧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曲银奖”。

2005年大型原创川剧《刘光第》担任川剧打击乐(司鼓)演奏工作,荣获四川省新剧目展演“优秀新剧目奖”和“优秀伴奏奖”等七项大奖。

2015年大型川剧《还我河山》,该剧10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2月获得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剧目类“最佳剧目”奖和第八届四川巴蜀文艺奖•戏剧类作品奖。

2019年型原创川剧《惊蛰》获国家艺术基金支助项目。大型川剧《还我河山》获国家艺术基金支助项目,到嘉兴、杭州巡演。

编辑:钟小璐

编审:舒旭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