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

高考对学生来说有着重大意义,学生寒窗苦读十几载就为了这最后一搏,学校和家长都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绩变化,正因为高考很重要,所以我国大部分高中都会有一种“高考文化”。

黑板上的倒计时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倒计时以外,每年临近高考学校都会挂上各种各样的励志标语来鼓励学生学习,同时还能缓解学习产生的心理压力。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1)

硬核“高考标语条幅”走红,看得热血沸腾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高考标语都不同,高考标语存在的意义就是激励学生的同时给学生们带来欢乐,无论内容写的是什么,初衷都是希望考生能有战胜高考的决心,那些年的硬核“高考标语”,看看在高考这个舞台上,谁能C位出道!

第一种:励志型标语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2)

正如标语上所写的一样,高考就是一场有来路没退路的无声战场,在高中的学习上和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都要明白这场战争没有退路可言,所以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全力以赴。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要成功,先发疯”“今日不肯埋头,明日以何抬头”……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3)

再次看到这些励志的宣言,依然会让人回想起高三阶段的艰辛,高三的学习是很艰苦枯燥的,会有无数个想放弃的瞬间,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抬头看看墙上的标语,真的会感受到莫名的力量。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4)

第二种:趣味型标语

高考的学习非常枯燥且压力大,类似这样充满趣味性的高考标语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有趣,虽然话说的粗糙但是理不糙。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这句话咋一看仿佛三观有些不太正,不高、不富、不帅并不代表不成功,但是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普通的我们又有什么不努力的道理。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5)

有的学生的确出生在罗马,但是他所得到的是他的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几辈人的努力换来的,没有条件可以通过努力来创造条件

学习就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自己和家人能享受更好的条件。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6)

第三种:霸气型标语

脚踏实地,奋勇拼搏,题海驰骋,杀入清北”“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

这样的标语充满了学霸气息,虽然不一定每个考生都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是体现出的是高考生的霸气和勇气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7)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个好成绩,上一所好大学,甚至有的家长会去庙里祈福,或者在高考当天穿上喜庆的衣服,几点出门吃什么都有讲究,说是迷信其实就是内心的一种美好期盼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8)

第四种:文艺鼓舞型标语

有的学校会在学校显眼的地方挂上大量的标语横幅,甚至于将楼梯侧边都贴上鼓舞人心的标语,这些都代表学校对学生的美好祝愿,也是学生的动力源泉。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9)

高三学习即使再紧张,也会有松懈怠慢的时候,但是学校的励志标语随处可见,时刻给学生带来信心和坚持的勇气

高考标语背后的时代变迁

现在除了极为偏远的地区,几乎没有学生不上学,大学也已经变得很普遍,但是在50年代到70年代,高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当年只有5.9万人参加高考,那时候“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梅花香自苦寒来”类似这样的标语很常见,考上大学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考不上,也要坚持自学或业余学习,总之不能放弃学习的机会。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10)

1977年我国全面恢复高考,那时的标语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学生们在学习时是很亢奋的,他们渴望知识,更希望通过高考转变自己的人生。

全国高考第一年共有570万考生参加,最后只有28万人考上了大学,录取比例为29:1,但是那个时候考上大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11)

随着时代的转变,高考标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的网络时代中高考标语越来越有趣,但不管是什么时代,高考标语都代表了对考生的一种激励

个人观点

考生不是为了高考而高考,相信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都明白高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而已。

霸气的高考挑战标语(硬核高考标语条幅)(12)

高考是普通学生跨越阶层的机会,是人生中少有的能公平竞争的平台,上大学不是为了混个文凭。

在大学中,能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交到更多不同的朋友,扩宽眼界,积攒人脉,这些是不上大学的学生体验不到的经历,大学积攒的人脉和锻炼的能力都将成为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的优势

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高考标语?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