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手法总结(古诗词鉴赏赏析语言风格)

古诗词鉴赏手法总结(古诗词鉴赏赏析语言风格)(1)

赏析语言风格

一、熟悉古诗常见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的是,我们往往给某位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种风格。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是应当就诗论诗。

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从表格后选相应的符号填入表格中)

诗句

语言风格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无题》)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A.沉郁顿挫  B.悲壮慷慨 C.清新自然

D.委婉含蓄 E.平淡质朴  F.华美绚丽

G.婉约缠绵 H.雄奇豪放 I.明快简洁

答案 ①C ②E ③F ④D ⑤G ⑥I ⑦B ⑧H ⑨A

二、掌握判断语言风格的技巧

(2021·全国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任务。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鉴赏 本词作于作者罢官闲居之时,全词皆为告诫溪边白鹭之语。诗歌标题“赠鹭鸶”即点明题赠对象。上阕开篇直接言说题赠对象。作者告诉鹭鸶溪中鱼儿已经很少了,劝告它学会怜爱鱼儿,学会和宇宙万物和谐相处。其中“溪边”既指出鹭鸶的栖息之所,又暗指作者隐于山林。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是全词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下阕前三句,作者建议鹭鸶去“远浦”“别渚”觅食,指出那里虾鳅较多。最后两句写作者听凭鹭鸶去远处觅食,表现出对鹭鸶的喜爱。鹭鸶饱食归来,它头上的一缕羽毛被风吹着,从视觉上书写了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全篇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显得通俗易懂,亲切自然。

精做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答案 D

解析 “听觉”错。“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是听任、听凭的意思,作者并未从听觉上书写鹭鸶饱食后的状态。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

1.分析五角度

(1)观题材:如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等。

(2)找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

(3)品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

(4)析情感:诗歌的情感体现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如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其语言风格一般沉郁顿挫。

(5)联作者:如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白居易平实质朴,王维清新雅致,李商隐缠绵哀婉,苏轼豪放旷达,辛弃疾雄浑壮阔,陆游慷慨悲壮等。

2.答题规范

(1)概括。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

(2)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随堂练习

(2019·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答案 B

解析 “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根据第三句“田塍望如线”可知,田埂一眼望去如线般笔直,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水光闪烁。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运用典故,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而本诗截然不同,诗歌采用民间俚曲的表现手法,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流畅,勾勒出田野风光和农民的劳动场面。

巩固学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空囊①

杜 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②,吾道属艰难。

不爨③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②卤莽:同“鲁莽”,苟且偷安。③爨:烧火做饭。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食“翠柏”“晨霞”来表现自己乱世中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节。

B.颔联运用对比手法,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是诗人坚守“吾道”。

C.颈联描写了百姓晨炊无米、夜寒难御的贫困状,传达出对百姓的同情。

D.尾联诗人说自己已是身无分文,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

答案 C

解析 “颈联描写了百姓……”错。颈联描写的是诗人自己一贫如洗的境况。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

6.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登高》沉郁顿挫,深沉蕴藉。诗中“风急”“落木”等意象营造苍凉意境,“天高”“万里”等意象营造壮阔意境,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之感。(2)《空囊》语言平实,诙谐幽默。诗人以“无衣床夜寒”平实的语言叙写了贫穷的状况,以“留得一钱看”幽默诙谐之笔调侃自己沉重悲苦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注]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瞥起:骤起。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戏赋云山”的标题来看,这是一首谐谑之词,表现了词人幽默、机智的一面。

B.平常日日可见的青山,突然消失,词人猜测应该是那四面的浮云把它“推”走的。

C.“走遍溪头无觅处”,表明词人将青山当作知心朋友,对青山有深厚的依恋之情。

D.云散之后,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为词人的这一发现拍手叫好。

答案 D

解析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这两句是说老僧拍手笑着夸赞,是在高兴青山依旧在这里,并非老僧为词人的发现拍手叫好。

8.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清新明快。将浮云作为交谈对象,以第二人称“汝”称之;“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以浅近通俗之语营造出轻松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②使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想象大胆、夸张,将浮云拟人化,将浮云遮住青山说成浮云将青山推走,颇有意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