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河北历史名人(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

甘肃省,省会兰州。对于甘肃省这个地名,是取甘州与肃州二地的首字而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甘肃省一方面因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另一方面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立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截至2019年末,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其中,就镇原县来说,人口超50万,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南界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靠庆阳市环县。介于北纬35°27′~36°16′,东经106°44′~107°36′之间。在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胡遵,就出自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一带。

曹魏河北历史名人(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1)

首先,镇原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456米,最高点海拔1767米(三岔老爷山),最低点海拔1011米(上肖毛河),相对高差756 米。黑河、蒲河、交口河、茹河、洪河、潘杨涧河6条自西北向东南流。镇原县大体分为三个区域: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约148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8.9%。5条塬面均为东南走向,中部较为平坦,周围梁、峁、岘高低起伏,坡度约为15°~20°;黄土残塬沟壑区,总面积129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34%,塬面破碎,沟谷纵横,相对高差350米左右;黄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约62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7.1%。山丘绵延起伏,山谷深陡,最大坡度在30°~40°之间。就镇原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义渠国的疆域。

曹魏河北历史名人(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2)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国消灭义渠国,设立北地郡和义渠县,今甘肃省镇原县一带属之。秦朝这一历史阶段,今庆阳市镇原县一带属北地郡朝那县东部、彭阳县西部及安武县。东汉,该地区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朝那县、临泾县、彭阳县辖。抚夷县、安定县并入临泾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镇原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

胡遵(?~256年),安定郡临泾县(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一带)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任卫将军。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胡遵出身安定胡氏。景初二年(238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司马懿派遣胡遵等人击破其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年)冬十一月,朝廷下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正元二年(255年)七月,曹魏晋升胡遵为卫将军。甘露元年(256年)秋七月己卯,胡遵去世。

曹魏河北历史名人(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3)

隋朝建立后,该地区属泾州安定郡秋谷县、宁州北地郡彭原县,大业元年(605年),设立湫谷县。大业十二年(616年),废湫谷县,复临泾县。北宋建立后,今镇原县一带属原州临泾县及宁州丰义县。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丰义县为彭阳县。至道三年(997年),彭阳县从宁州划归原州。金大定二年(1162年),原州属金,仍领临泾、彭阳2县。元至元七年(1270年),称镇原州。至顺元年(1330年),镇原州西北部东山县及三川县西部置开成州。临泾县、彭阳县及三川县东部属镇原州,废临泾县、彭阳县归州。至元二十三年(1283年),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镇原州属陕西行省巩昌都总帅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镇原州改为镇原县,初属巩昌总帅府,后属平凉府。由此,就镇原县这一建制,始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曹魏河北历史名人(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4)

最后,清初沿明制。康熙八年(1669年),析陕西省庆阳、平凉、巩昌、临洮4府,复置甘肃布政使司,镇原县属平凉府。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镇原县改属泾州。到了1913年,镇原县属陇东道。一年后,镇原县改属泾原道。1928年,镇原县直属于甘肃省。2002年,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地级庆阳市,镇原县属之。如今,镇原县属甘肃省地级庆阳市。截至2019年底,镇原县南北长91.2千米,东西宽78.3千米,总面积3506平方千米。镇原县下辖镇原县下辖13镇、6乡,总人口约为52.69万人。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甘肃省的各个县中,镇原县是一个人口较多,面积也较大的县。对此,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