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大家族简介(刘氏三祖遗训)

年轻人总会在长辈那里接受教训,长辈训诫晚辈是我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一个习惯,在西方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年轻人都非常厌恶这个习惯,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因为年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相互交流起来也会有代沟,老一辈的道理,到了下一辈有一些就不太适用了,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祖训,而且这些祖训都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说说刘氏,刘氏祖训成就了三位帝王。

刘氏大家族简介(刘氏三祖遗训)(1)

汉高祖刘邦遗训

根据《史记》和《汉书》所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与一班大臣谈论起能够在“楚汉相争”中战胜项羽、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氏大家族简介(刘氏三祖遗训)(2)

汉光武帝刘秀遗训

刘秀继承和发扬了刘邦的传统,广纳天下之士,广听天下之言,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创建东汉百年基业。刘秀是一位聪明而踏实的忠厚之君,勤于治政,严于律己,反对夸夸其谈的奢华之风和好高骛远的言行。刘秀给后裔子孙留下一段训诫: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刘秀这段话告诫子孙:反对好高骛远,反对见利忘德,反对贪人财物。一味好高骛远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顾,徒有一番不切实际的空想,到头来只是“劳而无功”;见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择手段,将为人的道义都抛掉,到头来只会遭人唾弃;贪人财物者即使东西拿到了,也无法心安理得,君子爱财但应取之有道。

刘氏大家族简介(刘氏三祖遗训)(3)

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

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杀戮,深得百姓爱戴。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大势力中间周旋而不灭,使他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而处处备受欢迎。刘备之德赢得了关羽、张飞的生死追随,赢得了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告诫太子: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历代刘氏宗谱都记载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经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

上述"三祖遗训",("三帝遗训"),在国内外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赢得了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

附:刘氏祖诗

前八句诗

我家刘氏受尧封,累祖传来世世同;

木本水源须追念,宗功祖德报深从。

婴生死葬名天下,留得亲疏记脉中;

惟愿后人代代继,汉苗家族永辉雄。

后八句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内八句诗

源湶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

汌浪波河深同腹,历传五子是从杨。

源湶汌渊水有源,海中浪涌接波涟;

江淮河汉无边广,祖德浩深要念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