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一、官渡之战和最后五分钟定律

公元200年,决定三国走向的“官渡之战”,在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之间爆发。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竟然败给了曹操。

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站在“上帝视角”分析。如曹操早就霸气指出,袁绍性格中的致命弱点。郭嘉抛出《十胜十败》论时,就注定了结局……但只要细看一下历史记载就会发现, “无能”的袁绍,在官渡之战的表现丝毫不亚于曹操。

那么袁绍到底因什么败给了曹操?其实,就在官渡之战中,出现了两次“最后五分钟定律”,他一个都没有抓住。

所谓 “最后五分钟定律”,就是强调在困难面前咬牙挺住。最终的成败,比的就是谁更能硬挺。只要抓住这条定律,往往就意味着你是最终的胜利者。故而又被称为:坚持最后五分钟。下面我们就一面复盘“官渡之战”,一面细谈这两次“最后五分钟”……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1)

二、从关羽斩颜良到徐晃劫粮

白马坡之战中,关羽斩颜良,堪称是官渡之战的开端,结果一战成全了关羽。不过,这一战对袁绍的影响,仅是损失了一员大将,并未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哪怕随后,文丑和刘备在延津再次被击败,文丑也被杀,也是如此。

初战连损两员大将,史书上说让袁军士气丧失。可实际却是袁绍继续碾压曹操,“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而行……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

袁绍紧挨着曹营,筑壁楼,堆土山,向里面射箭,搞得曹营中的兵士想出去,就必须要拿着盾牌掩护,可谓给曹操造成了巨大伤害。

这叫“士气低落”?只不过是曹操最终胜了,故而夸大局部细节,用以掩盖过程的难堪罢了。曹操明白再这么搞下去,就全完了。于是令于禁统兵,必须要再打赢一战,提升士气。

故而“(于)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于禁为啥被曹操那么重用和喜欢?投降关羽之前,于禁就这么猛!当别人都不行了时,他能撑起来。这就是为啥关羽水淹七军时,曹操谁也不用,就用于禁的原因!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2)

于禁这一战,算是暂时稳住了曹军士气,给曹操争取来了时间,造“霹雳车”破了袁绍的“土山射箭”战术。可袁绍更狠,空袭不行,我走地道。又开始挖地道。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仅是袁绍正面碾压曹操。

同时袁绍还展开了多线作战。

有刺杀战!这就是“徐他刺曹操”,亏得“(许)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即,许褚“第六感超强”,回营后总感觉事不对,于是又返回曹操营内,察觉到徐他的企图这才救了曹操。这只能说,老天爷偏爱曹操了。天知道,许褚为何突然有了“第六感”。

还有“外围合击”,袁绍派出多路人马,去联系其他势力,联合起来搞曹操。刘备就是其中一位,“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操应袁绍,绍遣刘备将兵助辟,郡县多应之”。

同时还骚扰、破坏曹操粮道,“贼数寇钞绝粮道”,让曹操军营陷入了缺粮绝境。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3)

这就是官渡之战初期的情况。曹操四面楚歌,近乎崩溃,靠着老天爷帮忙才硬挺了下来。于是曹操给荀彧写信,表示打不过要回家。被荀彧劝阻。同时他又找贾诩问计,贾诩哪有好办法?跟荀彧一样,也只能给曹操打气——顶住最后五分钟,就有奇迹!

人生中的战役何尝不是如此呢?最难的不是真刀真枪地去干,而是等待或隐忍。其精髓就在于,先立足不败,在坚持中寻找对方漏洞,或对方出错。

在曹操坚持这第一个“最后五分钟”同时,袁绍却画风突变,他眼见多线作战被曹操顶回来后,竟然下令停止,想依靠正面压迫,要耗死曹操。

这就是袁绍没抓住的第一次“最后五分钟”。倘若他继续多线作战,立体攻击。以曹操当时的绝境来分析,很快就崩盘——缺粮、人心浮动、士气低落,他自己都要崩溃了,这犹如一间破屋,再吹一阵狂风必倒塌。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4)

可惜袁绍却没抓住。他这一放弃“多线作战”,算是让曹操有了喘息之机,腾出手来就给了袁绍一次打击。啥?徐晃劫粮!

当探听到袁绍有数千运粮车,要到达官渡袁绍大营后,曹操听从荀攸建议,派徐晃半路劫粮。于是袁绍这数千车军粮,全被焚烧掉。一下子也造成了袁绍大军,暂时缺粮的窘境。

这既是曹操提升士气的一战,也让曹操有了资本吹牛画大饼:“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再给我十五天,我必干掉袁绍!估计曹操说这话时,应是咬着后槽牙。连他自己都不信,但却不得不如此。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5)

三、许攸和乌巢

徐晃劫粮,让袁绍意识到了命根所在,启动了“乌巢粮仓”战术。

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这是袁绍的一手妙招,让曹操的反击从此失效。因为当时曹操能做的,就只有骚扰和破坏袁绍的粮道,曹操已经没有任何能力跟袁绍正面作战。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沮授提出建议:让蒋奇领人马在淳于琼(乌巢)外侧驻扎,既拱卫乌巢粮仓,也防止曹操孤注一掷偷袭。

许攸也跟着补充道:既然手里有粮了,就应再次开启“多线作战”,去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拿下许都,正面硬顶的曹操,就等于插标卖首了!

这两条建议,只要有一条被采纳,曹操根本没法翻盘。可袁绍却脑子短路一般,全都否认了!

同时,由于官渡之战,超乎袁绍预期的作战时间,他的大本营邺城却起了内讧,审配把许攸的家人给抓起来了,理由是许攸家人犯法。许攸大怒——我在前线玩命,你们在后面搞我家人?最可气的是袁绍,还不闻不问。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6)

于是引发了著名的“许攸投曹”,许攸献计,奇袭乌巢!曹操意识到了这是自己唯一的希望,亲自带队奔向乌巢,过程异常惊险。

淳于琼跟曹操,当年同为汉灵帝的“西园八校尉”之一,能力超强,并非《三国演义》所写的那般是酒囊饭袋。

突闻曹操偷袭,立刻做出正确部署,坚守核心大营,摸清对方情况再说。曹操攻击受阻。如此到了天亮,淳于琼一瞅——呦呵?好你个曹阿瞒,就这么点人马,却敢来打我的乌巢,看我怎么教育你做人,故而出营攻击曹操。(明至,(淳于)琼等望见公(曹操)兵少,出陈门外。

乌巢这里打成一锅粥,袁绍早得到通知了。哪料袁绍却反其道行之,非要攻击曹操大营,只派一队轻骑救援乌巢。

即便这样,这队轻骑兵也差点让曹操灰飞烟灭。曹操正跟淳于琼硬刚呢,有人就喊:“坏啦,后面出现了敌兵!”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7)

又一次“最后五分钟”到来!

曹操当即拔剑在手,大喝:“不要管后面!敌兵都在前面,都给老子冲——”

曹操、曹兵,在这最后五分钟内,爆发出了全部潜能,一举击败淳于琼,攻入乌巢大营。

反观袁绍,听闻曹操偷袭乌巢,却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次“最后五分钟”。道理很简单,你既然知道了是曹操亲自出马袭击乌巢,那你袁绍是不是也应亲自出马,带兵决战乌巢?只要能干掉了曹操,官渡就胜了!

就算赶到后,曹操在乌巢得手了,但只要有你袁绍在,是不是就能立刻反攻乌巢,而作战目标也则改为:擒杀曹操!结果袁绍却安坐大营内等消息。而他那队轻骑兵,看到曹操得手后,竟然毫无作为。

须知,当时曹操已经血战乌巢一夜了,还有啥战斗力可言?结果这第二次最后五分钟,袁绍又没有抓住—— 乌巢本能成为曹操的坟墓,却反而变成了袁绍的“绞刑架”。

曹操打败袁绍的地方在哪里(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8)

四、总论分析

这就是“最后五分钟定律”的巨大作用!无论强,还是弱,倘若没有这种“死顶硬抗”的气魄,就无法通过这条定律的考验。

只有能通过“最后五分钟定律”考验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牛人。

就如袁绍败给曹操一样。故而从这层意义上来言,“最后五分钟定律”,就是强者或牛人的试金石!不要因有阻力或困难就放弃,或干脆“躺平”!

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顶一顶,坚持一下,或许你就会发现“最后五分钟定律”的神奇,让我们犹如曹操一样,笑傲于风雪之中,哪怕之前那些吹过的牛皮,也都仿佛成了名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