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

之前写了明清两位“孝庄皇后”,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清两位“孝贞皇后”,不知道提起“孝贞皇后”,你会想到谁,我猜一定是清朝那位,因为她比较有名。那么她们到底是谁?

其实清朝的这位,我们一般不称呼她“孝贞皇后”,而是习惯称呼为“慈安太后”。不过“慈安”只是她当太后时的徽号,她的谥号应该是“孝贞显皇后”。

至于明朝这位,则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任皇后。说起朱见深,我们一定会想到,比他大17岁且深受宠爱的万贵妃,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说他的皇后有名无实了。这位皇后姓王,她的谥号为“孝贞纯皇后”。

两位皇后谥号中的“显”和“纯”,都是她们系丈夫的帝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位皇后的生平。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1)

孝贞纯皇后

孝贞纯皇后王氏,父亲名为王镇,成化初期授金吾左卫指挥使,后来女儿当了皇后,他晋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后又封瑞安侯。王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第二任皇后,那么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

其实明英宗朱祁镇,早就开始计划为太子朱见深选妃一事,而且经过千挑万选,定下吴氏、王氏、柏氏三位太子妃候选人。但没想到,朱祁镇还在犹豫期间,就生了重病继而驾崩了。

临终前,他对钱皇后和朱见深生母周贵妃说,他更加属意吴氏,让她们再观察一下,如果也觉得吴氏最好,那么就选她。朱见深即位后,将嫡母钱皇后和生母周贵妃都尊为太后,两位长辈经过观察,最终决定选吴氏为皇后,王氏和柏氏则封为妃子。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2)

但众所周知,朱见深喜欢的是自己幼年时期的保姆万氏,可按照万氏的身份和年龄,是不可能当皇后的,朱见深也只能被迫接受了吴氏。为了安抚万氏,朱见深将她封为贵妃。

万氏宠冠后宫,这让吴皇后很不舒服,有时候见到万氏,她便以皇后身份惩治对方。有一次她杖责了万贵妃,事后被朱见深知道,后者心疼万贵妃,不仅同样杖责了吴皇后,还下旨废了她。此时距离吴氏当上皇后,仅仅过去一个月。

吴氏被废了,朱见深就要再立一个皇后,他心里自然还是想选万氏,但深知并不可能实现。于是,他只好在之前输给吴氏的王氏和柏氏中选择,最终王氏被选中,成为朱见深第二任皇后。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3)

朱见深之所以选中王氏,就是因为她的性格,说白了就是比较听话,不会添乱。事实也的确如此,王氏吸取吴废后的教训,之后任由万贵妃在后宫多么猖狂,她也都当没看见。这令朱见深十分满意,因此王氏的皇后之位坐得很稳。

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和朱见深相继去世,太子朱祐樘继承皇位,即明孝宗。王皇后完全不受朱见深宠爱,所以她没有生儿育女,朱祐樘是庶子。不过身为嫡母的她,顺理成章被尊为皇太后。

朱祐樘驾崩后,太子朱厚照继承皇位,即明武宗,王氏又被尊为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王氏去世。当时有大臣认为,王氏并非朱见深原配,所以谥号不该系帝谥。但又有人认为,原配吴氏已经被废,所以王氏理应系帝谥。

最终,朱厚照采纳了后一种建议,为嫡祖母上尊谥“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与朱见深合葬茂陵,祔太庙。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4)

孝贞显皇后

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我们熟称的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其八世祖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钮祜禄氏出自额亦都第三子彻尔格一脉,这一支虽然不是最为显赫的,但也是一等世家。清朝不像明朝,选皇后不看重出身,因此钮祜禄氏这样的出身,给她带来天生的优势。

咸丰帝奕詝的原配妻子,在其即位前便去世了,所以咸丰即位后,就要另外册立皇后来执掌后宫。咸丰二年,钮祜禄氏通过选秀入宫,诏封为贞嫔。实际上,钮祜禄氏是以皇后备选人身份入宫的,在此之前的身份,只是一个过渡罢了。

所以被封为贞嫔一个月左右,咸丰又下旨将其晋为贞贵妃。又过了十余日,钮祜禄氏便被正式册立为后。如此一来,钮祜禄氏成为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继后,当然,本来选她进宫就是当皇后的,这么快的升迁速度也只是走过场。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5)

一直以来,只要提到慈安太后,就必然提到慈禧太后。很多人都以为,咸丰宠爱慈禧而不宠爱慈安,所以慈安一直被慈禧压制,最后甚至被慈禧害死。然而实际上,咸丰最宠的不是慈安,也不是慈禧,而是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

他他拉氏长相貌美,深受咸丰喜爱,又为其生下唯一的女儿,之后备受宠爱。反而慈禧刚进宫时只是兰贵人,过了两年才封为懿嫔,生下长子载淳才母凭子贵,被封为懿妃,接着封懿贵妃。总的来说还是靠儿子上位的因素居多,因此她是不可能像传言那样,因为受宠敢压制慈安的形象。

咸丰临终前,将象征权力的两枚印章,分别交给皇后钮祜禄氏和独苗儿子载淳。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慈禧的身份是不可能和慈安相比的。只不过由于载淳年幼,她才能暂时帮儿子保管印章。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6)

之后载淳即位,尊嫡母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便形成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事实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什么事都由慈禧说了算,慈安只能明哲保身。其实恰好相反,慈禧只能决定一些小事,真正遇到大事,必须要经过慈安同意才能处理。

像辛酉政变,虽然慈禧是组织和策划者,但也必定经过慈安同意后才进行的。只能说慈禧很能干,可以在这件事上得到慈安的支持,提前拉拢了她。像同治帝立后这等大事,两宫太后意见不同,最终同治还是选了慈安支持的阿鲁特氏为后,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慈安在当时的影响力。

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可慈安要下令诛杀安德海时,慈禧也无能为力。这一切都表明,慈禧是不可能压制正宫慈安的,反而慈安在的时候,她才要小心翼翼。

光绪七年,慈安病逝,享年45岁,光绪帝为其上谥曰“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后经宣统加谥,全谥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葬于普祥峪定东陵,祔太庙。直到此时,慈禧才可以说是独揽大权,没了后顾之忧。

孝慈仁皇后历史有这个人物吗(明清两位孝贞皇后)(7)

今天这两位“孝贞皇后”,有两个相同的地方,其一都不是皇帝原配,其二都没有子嗣。不过一个不仅没有子嗣,还有名无实默默无闻,而另一个虽然没有子嗣,却稳坐中宫之位。

王皇后算是朱见深临时拉上来的替补,她的作用就是占个皇后的位置,但有名无实,后宫实际上还是万贵妃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王皇后只能掰着指头过日子。而她顺利熬过朱见深和万贵妃,活到了正德朝寿终正寝,也算是不错了。只是因为她的处境不易,所以在后世默默无闻,不太有人知道她。

慈安太后的情况就不同了,她家世显赫自身有能力,得到咸丰的认可,拥有绝对的权力。虽然她没有子嗣,但无论是受宠的庄静皇贵妃,还是生了儿子的慈禧,都无法撼动她的地位。慈安是一位贤后,也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软弱,只是遗憾,她没能熬过慈禧,死得还是有些年轻了。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清实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