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1)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2)

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前提条件,血型鉴定实验和交叉配血是检验科和血库最基本的实验,也是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出现差错造成错误输血,后果则不堪设想。

造成血型鉴定实验错误和交叉配血不符的情况也有很多种,及时辨识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血型鉴定出错率,保证安全输血。

案例经过

某日值班期间,小编接到一份急查血型标本,按照常规标准操作后,开始判读结果,拿起玻璃试管,摇匀震荡几番后结果如图1、表1: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3)

图1

表1 第一次鉴定结果

抗A

抗B

RH

第一次初测

凭我多年经验,抗B管弱凝集,为了保险起见,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更可靠,结果显微镜下也是凝集,如图2: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4)

图2 抗B管显微镜下

显微镜下验证过后,随即发出了血型鉴定结果:AB型,RH阳性。报完结果大约三十分钟左右,值班电话响了,“喂,我是输血科,刚才你报的那个患者的血型与我们不符,我们的结果是A型,你再复查一下”。

“刚才血型是AB型,而且还在显微镜下再次确认过的啊!”一边回复,一边迅速找出刚才的血型实验管,再次拿起一看,刚才的抗B管凝集现象已经几乎看不出来,如图3,显微镜下也是均匀分布,如图4: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5)

图3 第一次鉴定后约30min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6)

图4 显微镜下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怎么会有这种情况?随即跟临床沟通,要求重新采血,复测血型,结果显示如表2、图5:

表2 复测血型结果

抗A

抗B

RH

第一次复测

-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7)

图5 肉眼无凝集

抗A管凝集,抗B管不凝集,RH阳性,A型,RH阳性,显微镜下确认:抗B管红细胞均匀散在分布,无凝集,如图6: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8)

图6 抗B管镜下无凝集

案例分析

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造成前后两次血型不一致的情况,带着这个问题,赶紧查找资料寻找影响血型鉴定的原因。

影响血型鉴定的因素很多,试剂效价、标本因素、红细胞悬液浓度、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干扰、抽错血样、实验环境(温度)等等,造成这份标本出现鉴定错误的原因到底是哪种呢,我们逐项排查如下:

1、血型试剂问题?查看当时试剂均在有效期且保存得当,排除试剂问题。

2、是否是标本问题?该患者的信息码正确,两次抽血均无误。

3、红细胞悬液浓度浓度配置合理,排除钩状效应。

4、同一位送血护士,排除外在人为因素。

以上环节都没有问题,只剩实验环境影响有待排查,实验环境因素中温度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最大,冬季室外温度较低,而实验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温差较大,且第一次的标本在放置了一段时间后抗B转阴,这样看来,冷凝集是本例造成血型鉴定错误的“真凶”

经过查阅资料后才发现,造成血型鉴定“AB”假阳性的原因中冷凝集的可能性最大,国内报道屡见不鲜: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9)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10)

故事到这仿佛已经水落石出了,是冷凝集现象导致此次血型出现差错事件。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第一次的标本由于冷凝集造成抗B出现阳性,为什么第二次血样的标本没有呢?

在确认别的环节都没有问题之后,经过仔细询问送血护士才得知,在送第一次的标本时,她同时还要取药送药,导致血样在冷空气中留置太久,加之最近晚上温度都在4℃左右,气温太低,出现冷凝集现象。而在第二次送血的时候,她把血样握在手里径直送到实验室,并无耽误。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11)

总算弄明白了,真假血型之谜终于水落石出。那检验同道们应该如何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呢?解决办法如下:

确定是否出现冷凝集现象:做自身对照实验判断(具体方法:患者自身红细胞和自身血清在冷环境或室温下凝集,经37℃孵育10分钟后散开或凝集减弱,在4℃时明显增强)

判定凝集是冷凝集,将标本置30℃-37℃水浴箱10-15分钟后再做血型鉴定实验。

如遇高效价冷凝集素,用37℃-43℃温水洗涤红细胞5-6遍后,再做血型鉴定实验。

总结

血型鉴定关乎输血安全,应当慎之又慎,对于常见造成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检验者应当明白相应处理措施,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平时加强学习,对于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出现异常检验结果,能迅速做出合理分析解释。

检验必须加强跟临床和护理人员沟通,尤其注重检验前环节的各种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最大化减少其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常红.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干扰及处理方法[J].中国处方药,2018,12:152-153.

[2]王佳.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干扰及处理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9-20.

[3]黎红梅.冷凝集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7:2253.

[4]万军,王幼兰.临床ABO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学,2017,10:1184-1185 1188.

[5]邓俊,李一柯.冷凝集素综合征疑难血型鉴定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19,06:588-589.

[6]熊超秀,郑玉强.正确判断冷凝集素引起假阳性反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02:63 65.

a-和a+血型的区别(A型orAB型到底什么型)(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