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古老的渭南方言)

渭南方言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汉语,又是周秦汉唐时期的雅言、官话因此,在古代典籍文献,诗赋文章中,都能见到渭南方言的身影下面仅以先秦到西汉时期的部分书籍中的语句,与渭南方言作以比照,感悟渭南方言的古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渭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渭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古老的渭南方言)

渭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渭南方言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汉语,又是周秦汉唐时期的雅言、官话。因此,在古代典籍文献,诗赋文章中,都能见到渭南方言的身影。下面仅以先秦到西汉时期的部分书籍中的语句,与渭南方言作以比照,感悟渭南方言的古老。

  先看《尚书》:“用劢(mai 努力)相我国家”;他工作很劢力。“善敹(liao,缝缀)乃甲胄敿,乔攵(jiao,系连)乃干”;衣服烂了敹几针;用铁丝把三根竹竿乔攵紧。“庶绩其凝(成功)”;任强事弄凝了,百万元的小车开上了。“祖考来格(到)”;她来格,又走了。“尚桓桓(健壮),如虎如貔”;我桓桓的,不用吃药。“亦唯助王宅(推测、揣测)天命”;他不吃饭,我就宅宅的:原来他吃了羊肉泡。

  《周易》:“履虎尾,不咥(die,吃、咬)人”;咥一口馍。“悔吝(艰难)者,言乎其小疵也”;让你帮个忙,看你吝成啥了。“揲(she,按等量分)之以四以象四时”;没揲住,想分四份,却分成了三份。

  《诗经》:“关关(合合)雎鸠”;我俩关关抬水,你俩关关扫地。“行道兑(通达)矣”;路修兑了,明天通车。“稙(zhi,早种)稚(方言 ci,晚种)菽麦”;种了一亩稙苞谷,还种了三亩稚苞谷。“捄(jiu,方言音 diu,盛土于器)之陾陾(reng)”;陾陾一会,捄满一车土。

  再看《老子》:“揣(zhui 捶打)而锐之”;用砖把土揣实。“善结无纆(mo 古音 mei,绳索)约而不可解”;方言把粗麻绳叫缧纆绳。“傫傫(疲劳)兮,若无所归”;今晌午干傫傫了。

  《论语》:“丘何栖栖(忙碌)者与”;我忙得栖栖的,来不了。“食饣壹而饣曷(e 食物腐败)”;一瓮小麦饣曷完了。“奔而殿(最后)”;殿窝子猪娃大,长得也快。

  《国语·吴语》:“夫差不贳(shi 宽纵)不忍(狠心)”;他忍心骗你的钱,你不告发,心也太贳。“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勇敢无前)”;干工作就要往前拾。“荒(空)成不盟”;苞谷长荒干了,一个棒子都不结。

  《晏子春秋》:“无委(积、聚)积之氓,与之薪橑”;给炕里多委些柴。“明所恶而邪僻(she pi 品行不端的人)灭, 是以天治平”;张飞是邪僻,离他远些。“古者有纟失( 缝 ) 衤挛(缝)领而王天下者”;衫子剐个口子,纟失上几针,裤缝际开了衤挛住。

  《左传》:“君惠徼(jiao 求)福于敝(bi 又 bie 破旧)邑之社稷”;想徼你帮个忙。这烂敝衣服不穿了。“文公擐(huan 穿)甲胄”;擐上新衣服,在去上学。“寡君又朝,以蒇(chan 完成)陈事”;啥事都蒇了,就剩享福。

  还有《礼记》:“不侵侮,不好狎(xia 古音 ha 亲昵)”;他俩可好狎了。“怒不至詈(li 责骂)”;老师詈刮邱海哩,咱不要去。“有曲而杀(减少)也”;衣服太贵,杀上一半价。

  《荀子》:“屑(琐碎众多)然藏千溢之室”;我有一屑个小人书,你看不?“食共胾(zi 切成块的肉)焉”;肉块胾吃起香。“靡之儇(xuan 渐渐)之”;娃大了,日子儇儇就好起来了。

  《孟子》:“吾不忍其觳觫(hu su,方言音wu su,恐惧)”;我看见蛤蟆,心里害觳觫。“无处而馈之,是货(贿赂)之也”;要人办事,先上货。“诐(bi ,方言音 pi 偏邪不正的话)辞知其所蔽”;你尽说些诐话,不给工钱谁干?

  《墨子》:“其事诟(gou 责骂)天”;你诟讼,整天不务正事。“问焉(他)则言”;我再叫,焉不来。“而犹欲粜(tiao 卖出)”;粜上二百斤小麦,给娃报名。

  《庄子》:“播糠眯(mi 杂物入目)目”;眼里眯上土了,睁不开。“虞人逐而谇(sui 责骂)之”:一句话说错了,他就墩谇。“瓮盎(wang,陶器)大瘿说于齐桓公”;面盎盎里没面了。

  《韩非子》:“辞言无所系縻(拴)”;把两条麻绳縻住。“饕(tao 贪)贪而无厌”;老人有些积蓄,让你饕吞完了。“王又以和为诳(kuang 欺骗)”;我诳地跟他说,我数学 100 分。

  《吕氏春秋》:“鸡卵多毈(duang 卵内败)”;鸡蛋贕(du)毈(方言音 dong dan)了,吃不成。“夫水性清,土者抇(gu搅动)之,故不得清”;水一抇扌同就稠了。“酒醒而诮(qiao,方言音tiao,责)共子”;你迭爱诮人的疵。诮即谯。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迟缓)兮”;你走路淹的, 没有老汉快。“何桀纣之猖披(chang pi,方言音 zhang pi 狂妄)兮”;飞天是个大猖披。“謇朝谇而夕替(废弃)”;替他旧车买新车。

  最后看《史记》:“鸟兽字(生育)微”;多留几头猪母字,专繁殖猪娃。“纣发兵距之牧野(地名)”;方言称以娃氏命名的地方为其野:程野、张野、郭野。“乙(艰难)者言万物生轧轧也”;作业乙暇(xia 方言音 ha)不得完。

  《淮南子》:“若夫以火熯(han 烤干)井”;三伏天没雨,苞谷苗熯干了。“暍(ye 方言音re,中暑)者望冷风于秋”;夏天干活,小心受暍。“甚淖而滒(ge 多汁)”;饭(左黍右刃)汤滒水的。

  《哀二世赋》:“通谷豁兮谽谺(han xia 古音 han ha,空)”;搬到新房住,老房谽谺了。“拾(shi 升)九天而永逝”;雾拾不上去,晴不了。

  《治安策》:“若夫束缚之,系緤(xie 拴)之”;这把葱用细绳緤住。“一二指搐(chu 方言音cu,抽缩)”;手指头搐成一疙瘩,掰不开。

  这些古人之言,是2000多年前的雅言,也是我们渭南的方言。可见,方言古已有之,并传承到今天。然而,不少人认为方言有音无字,就以音借字,假字表义,结果,渴里杩槎成了克里马擦,髽角夫妻成了扎脚夫妻,大霈雨成了大白雨,扌州呼卢成了肘葫芦,篚笼成了粪笼,地(上为草字头中为而下为大)包子成了地软包子,肉胨成了肉冻,喧喤成了喧荒,骚卿成了骚情,灸柴禾成了救柴禾,辶勿 达成了乌达,秩达成了制达,悝姗人成了亏先人,瞀乱成了木乱,泥墼成了泥基,噬嗑成了试火,……举不胜举。在报刊杂志、影视剧、 电视节目、地方小戏、店面招牌,甚至有关方言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些臆想出来的词语。

  渭南方言是古老的汉语,是汉语的活化石。我们应该抱着对汉语文化、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研究探讨渭南方言,还古老方言的真实面目,让真正的方言立于世人面前,为当今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