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

前言

根据埃及学者艾哈迈德·爱敏在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中的说法,在伊斯兰教1400年的历史上,穆阿台及勒派(又译穆尔太齐赖派)才称得上伊斯兰之光,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90%是由穆阿台及勒派人创造的。

然而,这个名字似乎早已销声匿迹,今天的穆斯林恐怕九成以上都没听说过穆阿台及勒派,更不知道它的辉煌历史。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当今伊斯兰两大主流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千年教派之争的来龙去脉。平心而论,艾哈迈德·爱敏对两派的评价都不高。埃及学者认为,如果穆阿台及勒派在政治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成为伊斯兰正统教派,伊斯兰文明的成就会比今天高千百倍。说实话,这一观点我十分认同。

这第七篇文章,我打算介绍穆阿台及勒派由盛转衰的前因后果,对伊斯兰文明做出的各项贡献,该派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及在背后支持他们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

我还是要强调:本人并非穆斯林,无任何宗教信仰,故而是站在无神论者立场写文章。如果文章里有任何冒犯伊斯兰教的地方,请穆斯林们包容与谅解。愿真主保佑你们!谢谢!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

正文

在解读穆阿台及勒派之前,我想先说说基督教光照派

光照派,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的总称。这个教派,一方面如今经常被指控合谋世界事务,是阴谋论中常见的组织;另一方面,又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源头,是人类最终能从中世纪进入近代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

要知道,在16世纪的欧洲,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都是光照派成员。正因为光照派实力日益壮大,罗马教廷感到了威胁,才用杀戮的手段迫使这些科学家向宗教屈服。因为教皇绝对不会允许这样一个宣扬科学、反对教会的组织继续存在。

然而,光照派人没有屈服,即便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最终,科学战胜了教会,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2)

我想说的是,伊斯兰教的穆阿台及勒派,就好比基督教的光照派。只不过,前者失败了,后者胜利了。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穆阿台及勒派,在学者与思想家眼里,永远是热门话题;但在政治家那里,是需要被忽视、掩盖,乃至遗忘的历史对象。

可历史毕竟真实发生过,即便被刻意隐瞒,总会有人牢牢记住它们,并且代代相传。我想,这才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最难能可贵的闪光点。正因为这样,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而不至于倒退。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3)

关于穆阿台及勒派的历史,第五篇文章曾简单介绍过,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

阿拉伯人用武力征服周边民族,他们虽然无奈臣服于阿拉伯帝国,但基督徒、犹太教徒、拜火教徒等却在不断攻击伊斯兰教。为了捍卫伊斯兰教,伊斯兰学者开始研究古希腊哲学,用古希腊哲学武装自己,用于对抗异教徒的学说。穆阿台及勒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穆阿台及勒派形成于倭马亚王朝。倭马亚人自称其掌权乃天命,此与穆阿台及勒派教义相悖。所以,穆阿台及勒派视倭马亚人为敌人,倭马亚人亦是。

阿拔斯人要推翻倭马亚人的统治,不仅要联合一贯敌视倭马亚人的什叶派,还要打出“还政于先知家族”的旗帜,以求合法的名义。穆阿台及勒派,既有反对倭马亚人的立场,又没有全盘否定代表阿里家族什叶派的极端态度,故而深受阿拔斯人推崇。

事实上,穆阿台及勒派是得到阿拔斯王朝官方庇护、支持的教派。尽管穆阿台及勒派也分巴士拉派与巴格达派,但相较其它教派而言,穆阿台及勒派的支派宗派分歧最小,穆阿台及勒派人可以说最团结。在阿拔斯王朝麦蒙、穆阿台绥姆、瓦提克这三代哈里发时期,穆阿台及勒派发展至鼎盛期。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4)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哈里发麦蒙(又译马蒙)。我觉得,麦蒙是阿拉伯帝国乃至伊斯兰教1400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哈里发,没有之一。

通常情况下,历史学家们会这么认为,欧麦尔(第二任正统哈里发)、穆阿维叶(倭马亚王朝开创者)、曼苏尔(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才是阿拉伯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几位哈里发。

这三位哈里发都是各自王朝的奠基人,这么认为并没有错。但是,在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明做贡献这件事上,麦蒙无疑是万分伟大的。其伟大程度,仅次于先知穆罕默德。如果说先知的伟大,是因为他开创了伊斯兰教,那麦蒙就是创造伊斯兰文明,乃至将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第一人。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5)

我将麦蒙视为最伟大的哈里发,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智慧宫与百年翻译运动。

大力扶持并且赞助学者,是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国策,而哈里发麦蒙就是其中的登峰造极者。伊斯兰文化取得的所有学术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都有麦蒙的功劳。

麦蒙时期,是百年翻译运动的鼎盛期。麦蒙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一所宏伟的学术中心——智慧宫。智慧宫,集图书馆、科研院、翻译局、教育场所等功能于一身,可谓现代大学的雏形,让百年翻译运动迎来高峰。麦蒙时期,翻译出大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大贤的著作。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6)

第二,强迫各界承认“《古兰经》被造说”。

阿拔斯王朝前期,是思想开明的社会,各方学术交流很频繁。哈里发麦蒙颁布政令,强迫各界承认穆阿台及勒派学者的观点——“《古兰经》被造说”,那就是代表官方要求全体穆斯林拥有理性头脑。这点很难得,并且用心良苦。

第三,欲将哈里发位让于什叶派人。

为了缓和与平息什叶派人的长期反抗与斗争,麦蒙想立什叶派首领阿里·里达(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第八任伊玛目)为哈里发继承人。

这份大公无私,太伟大了。如果每任哈里发都像麦蒙一样,每任伊玛目都像贾法尔·萨迪格(什叶派第六任伊玛目,上一篇文章有详细介绍)一样,那伊斯兰教1400年历史上,绝对不会出现政治斗争引起的流血事件。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7)

麦蒙时期的阿拔斯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可谓“麦蒙盛世”。那么,麦蒙的功绩为什么后来会被伊斯兰历史学家们集体忽视呢?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学家眼里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几位皇帝之一。能与之比肩的,似乎只有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大帝。

那么,汉武帝真的是大汉王朝第一皇帝吗?

站在肯定方立场的朋友,一定会说汉武帝彻底解除了匈奴对大汉王朝的威胁,是我们汉人武力值的历史巅峰。

没错,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确高。但大家别忘了,是因为“文景之治”让汉武帝有钱去打仗的。如果没有文帝、景帝两代皇帝用老庄的无为思想修养生息,汉武帝哪来的钱去打仗?没钱硬打的话,结局估计就和隋炀帝杨广一样。

可见,文帝、景帝对大汉王朝的贡献极大,甚至可以说不亚于武帝。可为什么文景二帝如此没有存在感呢?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的儒生们自然要拔高他。

同理,作为穆阿台及勒派最大的支持者,后世的逊尼派历史学家们,自然不怎么待见哈里发麦蒙。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8)

我们回到穆阿台及勒派的历史。

公元833年,是伊斯兰世界的转折点。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麦蒙过世,伊斯兰文化由鼎盛时期开始下滑。

由于害怕阿拉伯贵族造反,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历任哈里发,都很是重用波斯贵族。包括麦蒙在内,多任哈里发都是阿拉伯、波斯混血。后来因担心波斯贵族势力过大,开始重用突厥贵族。从麦蒙的继任者——穆阿台绥姆(第八任哈里发)开始,哈里发都有突厥血统。

波斯本是文明古国,波斯人拥有高度文化。突厥人则不同,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没有什么文化。自打哈里发有突厥血统开始,伊斯兰文化由盛转衰。到穆塔瓦基勒(第十任哈里发)继位后,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不再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学术贡献最大,代表理性与思想的穆阿台及勒派被镇压、清除,即发生在穆塔瓦基勒执政期间。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9)

麦蒙当年颁布政令强迫各界人士接受“《古兰经》被造说”,这给社会造成巨大动荡与不安。以罕百里(伊斯兰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的罕百里学派创始人)为代表的“圣训派”人士,誓死不从。

穆塔瓦基勒废止“《古兰经》被造说”,转而支持圣训派人。穆阿台及勒派的唯理思想,又过于深奥,古希腊哲学不是人人可以理解的,故而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在失去政治靠山后,便大势已去。其政敌得势后,对穆阿台及勒派大肆报复。穆阿台及勒派从此一蹶不振。穆阿台及勒派没有多少著作流传于后世,几乎都被后来的逊尼派人焚烧殆尽。

从此,伊斯兰文化不再有理性思想,各个学术领域虽然仍在蓬勃发展,但创新思维不在,只有对前人成就的总结归纳,伊斯兰文明从此原地踏步。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0)

让我们看看穆阿台及勒派的政治思想宗教主张究竟是什么:

关于神学,穆阿台及勒派与逊尼派(正统派)最大分歧在于“真主前定”问题上。穆阿台及勒派人推崇理性,明确表示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穆阿台及勒派最重要的主张。尽管在今天无神论者的我们看来,这简直就是一句废话。但1200年前能提出这句“废话”,就已经让穆阿台及勒派的思想遥遥领先于其它伊斯兰教派。

关于教义学教法学,穆阿台及勒派更是崇尚理性。凡违背理性的圣训当断然拒绝;否认先贤显灵说,否认精灵现身说;将“奇迹”限定于狭小范围内;视妖术魔法为骗人的把戏。

关于自然科学,穆阿台及勒派人思考甚深、甚广,可谓已接近现代科学,更令人称奇之处在于将自然科学纳入教义学中。

关于伊玛目职位问题,穆阿台及勒派人承认四大正统哈里发(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该派大部分学者认为艾卜·伯克尔与欧麦尔的贡献胜过阿里。

关于圣门弟子犯错问题,穆阿台及勒派人认为圣门弟子绝非圣贤,难免会犯错。

上述即穆阿台及勒派人的基本思想。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1)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穆阿台及勒派尊崇理性,想用古希腊哲学去解释伊斯兰教义,但其出发点还是站在宗教立场上的,其根本目的是让自己能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国教、伊斯兰教的正统。

当然,提出“《古兰经》被造说”,的确是向宗教权威发起的一次挑战,并且取得了暂时性胜利。

倘若这一理性思想能被全体穆斯林普遍接受的话,或许将来也有学者质疑穆罕默德是否真的是真主的使者,甚至质疑究竟有没有真主的存在。如果真的这样,那近代文明或许可以提前800年到来。

当然,对于历史而言,假设是毫无意义的。穆阿台及勒派终究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政治斗争的失败方,没有机会成为基督教光照派那样了。

可不管怎么说,穆阿台及勒派倒台后,伊斯兰文明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仍然是穆阿台及勒派理性思想,以及阿拔斯王朝前期开明政治环境的功劳。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2)

我举个例子类比一下,大家就能明白。

穆阿台及勒派鼎盛期所在的阿拔斯王朝前期,就好比中国的春秋时期,政治环境最为开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的环境,最适合文化与文明发展。

先秦、秦汉,乃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成果最丰富的朝代。当时的中国人,思维活跃,充满智慧,学术成就最具创新意识。隋唐至两宋时期,虽然文化成果仍丰,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已然减弱。宋朝以后,中国人的文化成果几乎都是总结归纳前人的成就,再无任何创新与突破。

事实说话。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发明时间分别是什么?

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北宋制成指南针;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成形;火药,隋朝发明,唐末用于军事;印刷术,雕版印刷唐朝出现,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3)

看到了吗?宋朝以后的中国人,再无发明创造。这得归结于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彻底禁锢了国人的思想。

古代中国人,以技艺与技术见长,工匠能人比比皆是,哪怕博物学家都不少,就是鲜有科学家。可大家或许不知道,墨子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鲜有的科学家,并且和欧几里得比丝毫不逊色。但战国以后中国再无科学家。

归根结底,还是思维的禁锢。儒家,绝对不是为中华文明贡献最大的学派。先秦时期比儒学出色的学派多得是。儒家只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

毫无疑问,中华文明能取得璀璨的果实,是春秋时期开明政治环境的功劳。就如同,伊斯兰文明所取得的璀璨果实,是穆阿台及勒派理性思想,以及阿拔斯王朝前期开明政治环境的功劳一样。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4)

下文列举穆阿台及勒派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瓦绥勒欧拜德,可谓穆阿台及勒派开创者。然后是胡载勒,最早将古希腊哲学原理与穆阿台及勒派原则结合从而创制教义。再往后,则出现奈萨姆贾希兹两位超巨贤。这五人均属巴士拉派,乃穆阿台及勒派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特别是奈萨姆与贾希兹,艾哈迈德·爱敏在文中花了不少笔墨叙述二人的功绩。

奈萨姆是胡载勒的学生,在教义学与文学方面均有建树。奈萨姆用实验求证一切,将理性思维凌驾于一切之上,其成果已可用科学去为之定义。奈萨姆还长期研究古希腊哲学,并敢于反驳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贾希兹师从奈萨姆,既是文学家,又是教义学家,一生著书甚多,可谓更胜其师。贾希兹之著作堪称百科全书,包含当时各学术领域。此人有穆阿台及勒派“喉舌”之称,并能将教义学与文学融合,所写的教义能让普通大众都读懂。

贾希兹是穆阿台及勒派历史上最杰出的学者,或许也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杰出的学者。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5)

巴格达派的穆阿台及勒派学者稍逊一筹,艾哈迈德·爱敏在书中特别介绍了素玛迈杜阿德

巴士拉派热衷于教义理论,巴格达派则参与政务。素玛迈、杜阿德二人,深受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信任并且位高权重。穆阿台及勒派能成为穆斯林世界的“国派”,二人可谓功不可没。

此刻的穆阿台及勒派春风无限。艾哈迈德·爱敏认为,每一位穆阿台及勒派著名学者,都可以称得上该派的派别分支。

然而,随着哈里发穆塔瓦基勒支持圣训派人,最终逊尼派诞生并且崛起,穆阿台及勒派走向衰亡。可即便是在穆阿台及勒派衰落时期,仍出现过不少知名学者,如祝巴伊克尔比穆朵里等。

此外,阿巴德阿米德,既是布韦希王朝的重臣,又是文学家。贾巴尔是布韦希王朝大法官,又是教义学家,还是文学家。宰麦赫舍里是大教长,同样也是文学家。宰麦赫舍里是穆阿台及勒派最后一位杰出学者,此后无人再有超越。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6)

最后,我们看一下穆阿台及勒派对伊斯兰文化各个领域的贡献。

伊斯兰教义学,由穆阿台及勒派开创。艾什尔里,师从祝巴伊,本是穆阿台及勒派嫡传弟子,脱离穆阿台及勒派后,才有如今逊尼派(正统派)的教义学。

伊斯兰教法学的创制思想,源于穆阿台及勒派的理性思想。穆阿台及勒派倒台后,伊斯兰教法再无创制。

若非穆阿台及勒派研究古希腊哲学,穆斯林根本不知哲学为何物。伊斯兰哲学之所以出现,并且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代表,是穆阿台及勒派的功劳。路世德、伊本·西拿(又译阿维森纳)、法拉比、比鲁尼、拉齐等伊斯兰哲学家,均是古希腊哲学与西方近代哲学的承上启下者。

穆阿台及勒派对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天文、地理等)的贡献就更大了。路世德精通医学与天文学;伊本·西拿精通自然科学,更被成为“世界医学之父”;法拉比是医学家;比鲁尼在地理、天文、数学、医学等领域均有造诣;拉齐是医学家与物理学家。可见,中世纪的伊斯兰哲学家们绝大多数都擅长自然科学,都是贾希兹那般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几位哲学家,不是穆阿台及勒派人。但没有理性思想,又岂能有自然科学,他们几位都深受穆阿台及勒派理性思想的福泽。

穆阿台及勒派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很大,为阿拉伯文学带来理性。在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贡献,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7)

随着穆阿台及勒派这盏伊斯兰思想明灯渐暗直至熄灭,伊斯兰文化也慢慢走向黑暗。

在与圣训派人的政治斗争中,穆阿台及勒派人终究是失败了。用古希腊哲学去解释伊斯兰教义,普通民众理解不了深奥的哲学,导致穆阿台及勒派的失败,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归根结底,穆阿台及勒派并没有像基督教光照派那样,以推翻教会为目的。

光照派是基督教诞生1500年后成立的,光照派人经历过欧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穆阿台及勒派则不同,成立时伊斯兰教才诞生100年。此时的伊斯兰教如日中天,伊斯兰文化蒸蒸日上。穆阿台及勒派人处在伊斯兰文明的巅峰期,又怎么会想要去推翻教会呢。

理性思想,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可它终究是远离伊斯兰文化了。但东边不亮西边亮,基督教光照派将古希腊文化传承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从而让欧洲迎来文艺复兴,让人类文明迎来曙光。穆阿台及勒派,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能成为古希腊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的中间力量,就已经无愧为伊斯兰之光。或许,光照派当年读到的古希腊典籍,不少就是从伊斯兰百年翻译运动的果实中转译过去的。

欧洲本土文明的发祥地(穆阿台及勒派伊斯兰之光)(18)

本篇文章介绍穆阿台及勒派,大致就写到这里了。随着理性思想的远离,之后的伊斯兰世界一片晦暗。然而,在这个晦暗的世界里仍出现了一丝光亮——苏菲派(苏菲主义)。

最后一篇文章,我打算写苏菲派,伊斯兰教中真正像教士的教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