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文字学的感悟(文化需要创新学习可以不累)

学习古文字学的感悟(文化需要创新学习可以不累)(1)

“今天好囧”“你真槑”“嘦巭深,铁杵磨成针”“兲嫑跑”……这些句子中含有的很多中国人都不知怎样念的生僻古汉字,目前受到华人网络社区中广大网友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

这些“复活”的古汉字通常具有象形或者两字组合的特点,在网络中往往被赋予新的含义。这些字既生僻又不符合以往使用习惯,却在网络上颇受欢迎,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与关注。

在不少网民看来,这股“古字新用”之势是从一个“囧”(读jiǒng)字开始的。这个生僻古字本意是“光明”,但在网络世界里,由于“囧”里头的“八”和“口”与人难过时的眉眼及嘴形相近,于是就被网友们赋予了“郁闷、无奈、悲伤”等新含义。

“囧”字由于表达起来方便而又形象,深得网友喜爱。不仅有为数众多的“囧”论坛和“囧”网站纷纷涌现,还有向日常生活渗透的趋势。运动品牌李宁推出了“囧鞋”,台湾导演杨雅哲拍摄了电影《囧男孩》,国家话剧院在改编法国喜剧《波音-波音》时,特意将名字改成了《都市囧人》。“囧”字一马当先,也带动了其他类似的古字“投胎转世”。

“不仅有‘囧’,我还认识‘圡’(读tǔ)是觉得自己很土而惭愧流汗的意思,‘烎’(读yín)表示霸气、斗志昂扬,‘火’‘炎’‘焱’‘燚’四个字连在一起用则可表示越来越红火。”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生刘宇希说起这些有趣的古字如数家珍,他平常在网上聊天时经常使用。

除了“囧”为人熟知之外,“槑”(读méi),表示双倍的呆,呆到极点;“兲”(读tiān),原是“天”字的古体,现常被用于在网络上“问候”讨厌的人,如“我的兲啊”;“氼”(读nì),古文字版的“溺”,现在则在网上专门用来指“救火”的和事佬;“嘦”(读jiào)和“嫑”(读biáo),是“只要”和“不要”的快速连读,也分别代表了这两个意思。(马立峰 任沁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