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易买购(畅快买买买)

上海奉贤区易买购(畅快买买买)(1)

在上海,能否畅快地“买买买”?8月31日,市政协举行十三届三十七次常委会议,围绕“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委员们纷纷指出,尽管上海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亮点频现,但是面临挑战依然不容忽视。

一线服装品牌与国外价差一倍以上

数据显示,上海2021年电商交易额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网络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17.8%;“五五购物节”等消费节庆活动加速线上线下联动;互联网推动老字号“逆生长”重现生机活力;小程序、微视频、直播等数字化销售平台用户数量全国第一。

不仅如此,上海消费资源国际化和品质化水平不断提高,世界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首发经济”持续发力,全球首店旗舰店增量和总量均为全国第一;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第二。

此外,新消费群体为提升消费能级开拓新空间。上海90后人均消费超全国整体水平3倍。 健康服务消费占比全国领先;绿色消费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保持全国首位;医疗旅游、岛屿及邮轮度假等中高端产品成为旅游新热点;家政消费、亲子消费居全国城市之首。

但是,市政协常委严旭指出,上海消费的畅快感依然需要提升。首先,商圈智慧化、便利化硬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相当一部分商业体存在停车难、打车难以及交通系统复杂、休闲区域少等问题;特色商业街模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商业设施同质化竞争、重复性开发与分布不均衡并存。消费的体验感等“软实力”急待提升,2021年全市受理消费者服务类投诉占比57.5%,表现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配套服务有瑕疵、售后义务履行不到位等;地标性、国际化的商圈尚未形成,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商圈南京西路,人均消费额不及纽约第五大道的九分之一,国际游客比例不及东京银座的七分之一。

其次,在上海购买国际品牌的完整性、时效性和价格优势不明显,国际一线服装品牌与国外平均价差在1倍以上,距“买全球”目标尚有差距。中华老字号、上海老字号、中高端本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够,前瞻研究院调研显示,多数品牌都在全国处于消费者低认知度状态,且客户群体偏老龄化,距“卖全球”要求也有差距。

另外,消费便利化的制度供给有待全面完善。政策激励需兼顾与消费紧密相关的生产、流通等环节;通关、检验、行政审批成本需进一步压缩空间,国外化妆品新品需要1-1.5年才能在本地上市,大量进关、送检、技术审评流程走下来“新品变成淘汰品”;退免税品类不够丰富、额度不够宽松,市内免税店仅中服免税店一家且偏重香化、烟酒类商品。与消费中心相适应的国际化、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创意设计等人才较为缺乏。

建议扩大免税试点范围

市政协常委瞿秋平表示,借鉴顶级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当大力发展免退税经济。

为此,瞿秋平建议,上海可以依托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积极发展免税店,增加免税店数量,扩大免税覆盖的商品范围;同时,进一步扩大免税试点范围,例如扩大至浦东新区,积极争取在市区新设免税店。

其次,进一步扩大国际游客退税试点范围,鼓励更多符合条件、有试点意愿的优质商户加入“即买即退”服务行列,进一步放大“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效应,提升离境退税服务便利度,同时要研究退税标的物由货物向服务拓展,推进离境退税点布局完善,确保在机场、邮轮码头每个离境口岸点都有退税办理机构。

不仅如此,上海应当自上而下建立健全本地商圈统筹发展制度,协调多区域、多部门的工作部署,合力推动商圈转型发展。对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现代商圈建设不再是单纯的人力和资金的堆叠,更涉及数据、信息等要素的流通。例如在打造迪士尼商业圈时,除了迪士尼娱乐项目之外,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挖掘消费者在住宿、餐饮、演出、文创等多方面的潜在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全方面、一体化服务,这就需要商务部门与公安、交通、金融等部门合作,共享消费者出行、支付、搜索等数据,作为打造迪士尼商圈生态系统的决策依据。

数字化聚焦时尚消费业

市政协常委马益民指出,上海“十四五”重点产业首次把“时尚消费产业”纳入其中。这一领域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非常擅长也更习惯在网络上展现自我。上海需要关注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

马益民表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需要用数字原生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和“平行世界”之间消费主体、消费主张、消费模式甚至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充分利用上海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已形成的供给能力、信息内容生产能力、互联网应用场景、人才及人口红利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战略性和策略性布局。

为此,建议立足城市文化,聚焦“时尚消费”,推动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例如用足用好现有人才和企业扶持政策,让“科技 时尚”的复合型人才和企业,享有良好的政策福利。

同时,结合全球新品首发地优势,鼓励“国潮”和“老字号”首发新品以“数字藏品”形式出海,率先在全球知名虚拟空间里形成“上海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以此反哺上海实体商业经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