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

作者 | 阿季

来源 | 蜂氓

ID | fengmeng2019

老子曾说:“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为人守拙,不是愚笨,而是精明的涉世之道。

处事守缺,不是缺憾,而是顺应了道之根本。

倘若一个人懂得做人守拙,做事守缺,便会成就更好的自己,亦能在这浮世中寻觅美好,过好这一生。

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1)

做人守拙,抱拙而成

常言道:“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

守拙是一种高级智慧。就如很多人一样,表面上看似糊涂,实则心里却似明镜。

做人,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一个人倘若一味追求完美到极致,必会招来祸乱。人无完人,做人守拙,不仅是高明的涉世之道,也是顺应了天道法则。

在赣州和南昌的平叛战争结束以后,王阳明并没有真正受到朝廷的嘉奖,反而因此受到各种各样的猜忌、诬陷和诽谤。

面对这些恶意中伤,侮辱的言语和行为,王阳明深知爬得越高则可能跌得越重,于是他主动请求放弃官职,回归故乡。

曾国藩曾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任何人无论是处于得意时,还是失意时,都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最坏的打算,才不至于丢掉性命。

越王勾践在灭吴国时,范蠡、文种两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帮助勾践打败吴国后,范蠡选择急流勇退,抛弃功名富贵,经商去了。

他离开之时,给文种一封信说:“敌国破,谋臣亡。若不赶快离开,将有大祸临头。”

文种不以为然,没有将范蠡的话放在心上。

可是,有一天,勾践借故来咨询治国之法,却在离开之时留下来一把“屡镂”的利剑。

文种顿时才明白勾践已容不下他了,便自刎而死。

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菜根谭》有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生而为人,总会经历起起落落。在志得意满时,选择退而保身,这不是懦弱,不是愚昧,而是拥有大智慧的立身处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若狂妄,必有祸。

自古有大成之人,必以拙朴为伴。曾国藩自诩是一个“庸才”,考进士,屡次不中。

于是他给自己立一个规矩:不读完一本书,不碰下一本;不完成一天的任务,坚决不睡觉。

终于,有了钝拙的加持,他在官路上畅通无阻。

以拙破巧,以拙而进,为人守拙,天道亦酬拙。

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3)

做事守缺,缺则实满

古语有言:“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留余地,凡事不要做得太绝对,这是做事的根源。

天道忌满,物极则必反。若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即便不会发生内乱,也会招致外患。

隋朝末年,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揭竿而起。为了镇压起义军,隋炀帝派遣张须陀率领两万军士攻打起义军。

翟让曾经被张须陀打败过,这次听说是张须陀为帅,不由心生胆怯。

但李密对他说:“须陀勇而谋,兵又骤胜,既娇且狠,可战也。”

交战当天,李密率一队人马埋伏在密林之中,翟让则率本部与张须陀抗衡。

张须陀料定翟让不是他的对手,便莽撞地带人马杀过来。翟让抵挡一阵后,佯装败退。

可张须陀紧追不舍,誓要全部歼灭翟让军队。于是,命全部大军追击,追了十多里,仍不肯放弃。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

就这样,张须陀毫无察觉地进入了李密的埋伏圈,最终全军覆没。

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人生在世,若事事求整求美,则会殚精竭力,反之,凡事留有余地,才会恬淡适宜,福自来。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缺角的圆,因为残缺不全,滚得很慢,很是苦恼。

于是,它决定出去寻找完美。路过平原,它向蝴蝶问好;路过高山,它向松鼠问好;路过小溪,它向鱼儿打招呼。这一路,它开心地放声歌唱着。

终于,它遇到了那所缺的角,补完整之后又上路了。

这次,它滚得越来越快,可它却迷失了方向。

再三考虑之后,它放弃了那个角。恢复原来的残缺的模样,它又可以慢慢地走,享受周围的风景和唱歌的乐趣。

常言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诚然如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人生在世的乐趣,也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

真正完美的人生,本来就是缺陷的,人活一世,要能够认清人生实相,不完美的人生才最完美。

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顺心顺意,残缺不仅是美,也是不圆满的圆满。

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5)

不偏不倚,人生常理

《百喻经》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场主,养着二百五十头牛,他每天将牛赶到水草富足的地方放养。突然有一天,一头牛被老虎吃掉了。

在悲痛欲绝后,他想,已经失去了一头,破坏了整数,那还要牛做什么?于是,他把牛驱赶到深坑的边缘,一个个杀死。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真正的愚蠢就是追求完美。

深以为然。农场主失去一头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追求完美的心理,因为这失去了全部的牛。

做人做事谨守的两个原则(做人守拙做事守缺)(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中庸》有言:“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意思是说,崇尚中庸的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不及,而平常的道理,是天命所定,算是精妙至极。

在世为人,倘若一味地追求事事圆满无缺,保不定会有跌落的那一天。

正所谓:“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自然悠久矣,自有深固之基矣。”

做人, 不自傲自大,懂得收敛,学会低调,谓之守拙。

做事,留余地,不强求圆满,谓之守缺。

生于寰宇,要自省,为人以拙为进,以拙为本,亦要明理,处事以缺为满。

浮生一世,愿你我守住本心,护其根,过快意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