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

每年“双十一”的时候,线上线下的广告促销,都是花样百出。尤其是一些线上的电商,更是会重金聘请知名主播,一些低价的促销方式,让一些年轻朋友非常着迷。

其实这些促销方式,并非现代人的原创,而是古已有之。并且,我们中国的古人创造出来的促销手段,比起如今的这些商人来,只多不少。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1)

按照屈原在《天问》里面的说法,早在商朝的时候,《封神榜》里面的那位姜太公,在当街卖猪肉的时候,就会把骨刀剁得当当响,以此来打广告。

同时,中国古代的商人还创造了非常多的“购物节”。这些古代的“双十一”,基本上包括了古代所有的节假日。

除此之外,古代的商人还专门开辟了“重日”(即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以此类推),举办各种“购物集会”。当时还叫做“集市”,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赶集”。

一、古人在促销中的才艺

在广告促销方面,战国时候的宋人,就已经懂得“挂酒招”了。到了北宋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份印刷广告了

如今的电商主播促销带货,不外是靠着靓男美女“直播”,用超快的语速,超高的音量,讲出蛊惑人心的话语,然后再打一打价格战。

宋朝商人促销,比当代主播们的“硬广告”,显得更有“文化气息”。从北宋时期开始,中国大范围流行“吆喝”。商贩通过吟唱有趣的韵文,来达到宣传货物的目的。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2)

这种可以“吆喝”,且又有趣的韵文,既要求押韵、通顺,又要求简洁、易懂。一切标准和如今的广告文案,几乎没有大的区别。

古代普通人的文化较低,编不好这些广告词,还需要专门请人来“代写”。有卖花的广告词写得好,城市里的年轻女子争相模仿,又变相替商家打了广告。

到了元朝时期,吴渭写的《月泉吟社诗·戴东老》,诗中说:“谁家子女群喧笑,竟学卖花吟叫声。”可见,当时这种促销效果之好。

古代“吆喝”和“吟叫”的形式不同于唱歌,其实就有点像现代流行的“rap”。这种吆喝声,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某些城市还能够听得到。

古代人还把这些“吆喝”的广告词,集中编写成了一本书,叫做《燕京货声》。并且还分门别类,有配喇叭、唢呐的,有干唱的,种类繁多。

二、古人的促销方式

除了“才艺”超过今人,古代人的“双十一”促销花样也不输今人。有一些促销方式,竟然让人产生了一种“穿越感”。那么,古代人究竟有哪些“超越时代一千年”的促销方式呢?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3)

1、“先货后款”的赊账

宋朝时期,中国就有了“赊销”货物的方式。这种方式讲就是“先货后款”,和如今一些平台的操作方式很像。我们都知道,有些平台可以先消费后付款,但是需要用户的信用等级来支撑。

如果一位用户想要采用这样的付款方式的话,那么他必须要在该平台注册登记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然后该平台会通过大数据核对该用户信用等级的高低。

等待平台核对完成以后,就会决定该用户是否可以进行“先取货,后付款”的操作。假如用户购物之后不付款,那么是会被追究相关责任的。

古代是没有银行征信系统,也没有身份证的,更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平台做保障。所以古人采取“赊销”的方式来促销,全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所以,对于买卖双方而言,卖家要承担的风险其实还是非常大的。万一买家跑路了,卖家就颗粒无收了。但是古代人淳朴,赊账不还的人,毕竟是少数。

2、古代的“试吃”

如今,我们到超市去购物的时候,比如想买烤鸭等熟食,或者买一点水果、点心,甚至是火锅底料,商场一般都会提供一些试吃品,让我们先尝过味道,再决定要不要购买。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4)

其实,这种方式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南宋的《梦粱录》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有卖食药香药果子等物,不问要与不要,撒与座客,名曰‘撒暂’”。

这种行为就是先让顾客品尝,觉得味道好再来购买。自宋代以后,中国市民经济崛起,城市里的商贩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商人格局和眼界都和过去大不一样。

假如你现在去看明代的小说,你就会发现当中涉及市民生活的部分场景,乃至小市民的一些思维方式,都和如今惊人地一致。

3、宋代的“锦鲤”

每当“双十一”来临的时候,一些电商经常会发广告,叫大家购物,满多少之后可以抽奖,或者是返券。或者动不动就抽一条“锦鳃”,中奖者“清空购物车”,不花一毛钱。

像这样的销售方式,在宋朝的时候曾非常流行,那个时候它叫做“关扑”。不过宋代“关扑”的商品主要是不值钱的零嘴儿为主,并且商贩非常大方,“关扑”的时候不玩儿套路。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5)

假如你去买他的吃食,他给一枚铜钱,猜正反面,猜中了就白吃。说到电商的“反券”儿,也是宋代人玩儿剩下的,当时叫做“红票”。你买东西商家送你一张,再买就可以降价。

4、打名人牌

如今有的人搞促销,会花大价钱请一些明星来打广告,其实古人也会这样做。古人非常重视文化,所以在销售图书的时候,经常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宣传。

比如说著名的《三言二拍》,它其实是有两个作者的。一个是三言的作者冯梦龙,一个是二拍的作者凌濛初。凌濛初本来是一个状元,论学历比冯梦龙还要高一些。

可是因为冯梦龙的《三言》出了名,于是书商为了多赚一些钱,就硬拉凌濛初出来,硬凑了一个《二拍》,然后把冯梦龙、蒙初二人的书进行“捆绑销售”。

明朝时期,中国的市民经济和出版业也比较发达。书商为了赚钱,还大量翻版了古代的一些小说。大家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就是冯梦龙他们搞出来的。

这些书商既想出版那些老书,又想赚更多的钱,于是他们在书的名字上大做文章,故意把一些社会名人和这些名著进行挂钩。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6)

比如,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字文长,很出名。有书商想出一本《英烈传》,这本书原来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书商嫌这本书不够出名。

于是书商先把书的名字,改成了《云合奇纵》这种武侠小说的名字,然后再在书的封面上印上“徐文长先生编辑”,然后就卖出去了,销量还非常不错。

那个时候,金圣叹也非常有名,于是书商就又把《西游记》,专门弄出了一个“金圣叹点评本”。有了名人的加成,最后这本书大卖。

如今,我们常看到有人质疑,为什么网络小说的名字越起越长。如果你在网上写过小说,网站编辑会告诉你,因为书名越长,向读者提供的“关键词”越多,系统推送的效果就会越好。

因为不同的“关键词”,对应了不同的阅读、消费群体。关键词越多,可以覆盖的潜在群体就会越多。其实,这个问题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被书商们发现了。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7)

原来在更早一些的时候,《三国演义》就叫《三国演义》,《水浒传》就叫《水浒传》,如今却叫了个《水浒全传》。

可是,到了明朝的那些书商手里,那些书的名字全部都改成了什么“新刻”、什么“绣校”,再加个“忠精”XXX的“全传”。

在书名前面加个“精忠”,我们可以理解为,书商是为了想要吸引喜欢看忠臣传记的读者,那么他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一个“绣像”呢?

这是因为,这些书商出版的小说里面有插图,卖故事随便把“绣花图案”一起给卖掉了,这些图案还可以被女读者们拿去描下来“绣花”。可想而知,书商是想“男女通吃”!

结语

俗话常说:无商不奸。古代“奸商”们的促销花样,其实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少。而且在花式促销的同时,古代的商人们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似乎比当代人还更有“技术含量”。

如今的“双十一”带货主播,只会在直播间化着浓妆,声嘶力竭地大叫“买它,买它!”。古代商人的“吆喝”的广告词,其创作过程,以及类似“rap”的吟唱表演,没点本事是真学不来的。

双11武林秘籍主题(古人如何玩双11)(8)

可是,就是这样一项文化遗产,结果却差不多已经失传了。因为这样的广告词,创作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对于如今的商业而言,价值又太低了。

另外,古代的那些商人其实也有“大格局”。因为他们敢于在没有“平台担保”的情况下,就让顾客“先取货,后付款”。这说明当时赖账的情况很少出现,古代市民的素质很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