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乡的习俗沈阳(盛京伴手礼用沈阳味道讲好沈阳故事)

咱家乡的习俗沈阳(盛京伴手礼用沈阳味道讲好沈阳故事)(1)

咱家乡的习俗沈阳(盛京伴手礼用沈阳味道讲好沈阳故事)(2)

农博会“盛京伴手礼”玫瑰饼。廉勇摄

  由沈阳玫瑰精制的鲜花饼、八种风味的沈阳鸡架、“榛子之父”培育的“平欧大果榛子”……一系列烙刻着沈阳印象,浓缩着物华天宝的舌尖美食第一次在农博会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浓郁的中国风设计风格,典雅的木质展台,浓香扑鼻的味道将众多观众吸引到了农博会“盛京伴手礼”展台周围。

  “发掘伴手礼就像在挖矿找金子,过程虽然艰辛,但是遇见的那一刻,成就感是难以描述的……”经过4个月的挖掘、包装、设计,在农博会上呈现出16个“盛京伴手礼”,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沈阳新供销集团副总经理邹德新向记者娓娓道来……

  平欧榛子

  让中国平榛与欧榛“联姻”

  作为第一个诞生的“盛京伴手礼”——平欧大果榛子的故事就和设计封面上的照片一般,洞见“榛实”,回转万千。

  曾任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副所长的梁维坚有着中国榛子之父的美誉。经过30多年的研究,他完成了“平欧大果榛子”的杂交,让平榛子与欧榛子(美国大榛子)结合。

  听闻这段故事后,邹德新找到了平欧榛子的育苗基地——法库县种苗基地,实际评测品尝后迅速拍板,这皮薄馅大,滋味浓香的榛子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盛京伴手礼”。

  盛京好饼

  让市花玫瑰在舌尖“绽放”

  “这玫瑰饼比云南的还好吃呢!”一位女士在品尝鲜花饼后啧啧惊叹,向身旁的好友着力推荐。

  玫瑰是沈阳的市花,如何做好市花经济,是邹德新在打造“盛京伴手礼”的任务之初便接受的新命题。他多次带领团队深入辽中区、沈北新区食用玫瑰的产区,选取物料,又与多年深耕烘焙食品领域的行业精英携手,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配比的“玫瑰馅料”。

  “好吃才是王道,只有好味道才能走得远。”盛京玫瑰饼“酿造者”郭宏涛感慨道。

  沈阳鸡架

  让地域美食征服味蕾

  沈阳人无论走得再远,总会惦记着家乡那或熏或铁板或辣炒的封神美食——鸡架。

  打造沈阳鸡架一定要有独一性,难以复制但口味要绝佳。秉着这样的理念,邹德新找遍了沈阳餐饮界,最终发现了他心中的“鸡架小王子”刘炳辰。

  “这些秘制鸡架以前都是酒店专供,配方独特,味道丰富,根据‘盛京伴手礼’的要求,我们精心研制了8种口味,希望通过沈阳鸡架征服世界的味蕾……”邹德新信心满怀地说。

  “我在企业工作,最近经常有外地客户说想尝一尝沈阳的鸡架,可是没法邮寄。现在好了,这种真空包装的鸡架便于携带,太适合做伴手礼了……”在农博会购物的市民吴新一口气买了十包鸡架。

  未来愿景

  让“沈阳特产”走向世界

  “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商务交流,外地的生意伙伴或者亲朋好友送来当地的特产时,我们常常挠头,很难有代表沈阳特色并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作为回礼。”2021年,在沈阳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李浩维就提出了《以互联网思维重塑“沈阳特产”》的建议。

  沈阳新供销集团迅速行动,用新思维、新方式,以新经济成长模式赋能老的“沈阳特产”,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们一方面重新梳理和深挖了‘沈阳特产’,对规划的78款产品进行全新品牌包装,同时输出‘沈阳特产’的故事和卖点,以文化赋能的方式让藏在深闺、巷子深处的沈阳味道飘向世界的舞台……”关于未来,邹德新还有很多畅想等待实现:“唯有如此,才能在提及沈阳时,让那活色生香、可食用可触摸的‘沈阳特产’,代言有人文、有温度、有情怀、有特质的柔软城市。”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