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名人写的散文(散文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名人写的散文(散文中秋节的传说)(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期,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两字最早见于《周礼》一书。古时,先人们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称“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传说,版本很多,今说一二,希望大家喜欢。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这时,一个名叫后羿的壮汉,力大无穷,又是个神箭手。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弓弩,搭上利箭,一囗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貌美如花,性格温柔,心地善良。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嫦娥在一起,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期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心爱的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妻子保管,妻子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准备与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躺在床上。等后羿率众徒走后不久,逢蒙就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恶徒的对手,急忙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服下药后,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囗,向天上飞去。在天上,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到家里,待女们向他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又惊又怒,抽剑去杀逢蒙。谁知,逢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晚上,后羿仰望夜空呼唤嫦娥,一阵又一阵。呼唤声中,后羿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皎洁,而月中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于是,后羿为表示对嫦娥的思念之情,马上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听说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美丽,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且气氛越来越隆重。

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朝。据说,在元朝末年,战乱四起,各地起义部队纷纷揭竿而起。见状,朝庭坐不住了,派兵进行残酷镇压,导致各起义部队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中,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属下将“八月十五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并派人把月饼送到各地起义的军营中。很快,徐达的部队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后,朱元璋甚是高兴,将月饼赏赐给将士,与大家同乐。后来,为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朱元璋便把吃月饼定在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名人写的散文(散文中秋节的传说)(2)

不管是拜月还是吃月饼,都是一种情怀的寄托。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地,月饼就成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中秋节又快来了,提前祝大家佳节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